2024年第一个网红城市,无疑是地处东北的哈尔滨。“饭店里冻梨摆盘”“给中央大街铺地毯”“三亚没想到这个冬天败给了哈尔滨”等话题频频登上热搜……伴随这些话题的持续升温,哈尔滨成了今冬旅游业的新晋顶流。
据哈尔滨市文旅局测算,元旦假期,哈尔滨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9.14亿元,游客接待量与旅游总收入达到历史峰值。景区、酒店、饭店甚至洗浴中心、早市、菜市场全面爆满,网友惊呼“哈尔滨被重新发现”。
去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尔滨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凸显东北的重要战略地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强化东北的战略支撑作用。”
哈尔滨,这回真的要迎来逆袭了吗?以哈尔滨为代表的东北城市,又该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
“泼天富贵”降临冰城
相比淄博、榕江等去年以来爆火的网红城市,哈尔滨这次的开局其实并不理想,追溯源起还是一桩“危机公关”事件。
12月18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园,不到3小时,预约人数就达到4万。由于入园人数远超游乐园承载量,游客被迫在零下20℃的户外“罚站”数小时,最终也没能玩上想玩的项目,惹得不少游客高喊“退票”。此事经过短视频的集中引爆,很快冲上热搜。
照理来说,出现这种状况对冰雪大世界的口碑将是一次严重打击。联系到之前的“雪乡宰客”事件,整个哈尔滨的旅游形象也将再次受到冲击。不料这回当地却上演了教科书般的危机应对——不仅冰雪大世界大方退票,连哈尔滨文旅局局长都亲自入园督导,第二天还发布了一封道歉信。这一波操作,直接逆风翻盘,变危为机。
此后,趁着冰雪大世界的热度,哈尔滨进一步借力打力。又是在机场玩快闪,花式迎客,又是在地铁站大方派发免费的景区摆渡票。游客想拍带月亮的雪景,当地就在圣索菲亚大教堂上空用无人机升起了一轮圆圆的人造月亮;游客因点了68元的锅包肉而质疑宰客,店家险些被当地人和监管部门“清理门户”,哈尔滨政府甚至推出了“投诉不过夜”的规定。
所有这些,不仅打破了外界对于东北的刻板印象,令外来的游客惊喜不已,一声声“尔滨”叫得不亦乐乎,就连本地人都被整不会了。有网友说,自己在东北待了30多年,从来没见过这阵仗。
“讨好型市格”的确立,带来的是立竿见影的效果。海量人流的涌入使得当地90%的民宿被订空,就连周边城市如佳木斯、大兴安岭、牡丹江的民宿预订量,也同比增长了500%到1000%。
在低调、沉寂多年以后,泼天的富贵终于再次砸到了东北的头上。
哈尔滨能否走出转型新路?
过去20年,东北可能是被diss、吐槽次数最多的地方,其中哈尔滨也不例外。作为七普期间全国唯一一个人口负增长的省会,哈尔滨常住人口从最高点的1100万一路下降,2021年跌破千万大关,东北也因此再无千万人口大城市。
甚至令几代哈尔滨人引以为傲的哈工大,近些年也因为其深圳校区的招生分数线超过哈尔滨本部,屡屡被人们拿来当作东北衰落的佐证。
曾几何时,哈尔滨可是被誉为“东方小巴黎”的繁华存在。后来,哈尔滨又作为全国解放的第一座大城市,一度成为中央直辖市。哪怕到今天,它也是全国15座副省级城市之一,行政级别超过郑州、合肥、福州、长沙等网红省会。
不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重心南移,包括哈尔滨在内的东北城市经济排名一路下滑。1980年代之前,哈尔滨GDP一度跻身全国10强;到2000年前后回落到20名;2017年下行到30,至2022年底已经跌出50名开外。在15座副省级城市中排名垫底,甚至不及绍兴、嘉兴、金华等一众长三角的三线地级市。
经济下滑、人口外流的背后,是哈尔滨经济结构的变化。
作为曾经的共和国长子、重工业基地,黑龙江这些年饱受资源枯竭之苦。在国家公布的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县、区)名单中,黑龙江就有6地入围,包括鹤岗、双鸭山、伊春等。而随着资源枯竭,加上全球产业链转移,黑龙江的工业优势不复当年。
即使是省会哈尔滨,如今第二产业占比也已下降到23.4%,不及苏州、无锡、宁波、东莞等地的一半,工业增加值更是只有苏州的十分之一,锡甬莞的六分之一。在世界500强企业、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等主要榜单上,黑龙江常年挂零。
但这回哈尔滨的爆火,让人们看到了扭转东北发展形势的另一种可能。
事实上,东北的旅游服务业已经不是第一次出圈了。此前,沈阳的澡堂、吉林的雾凇、东北的烧烤和直播,也都火过一把。对此人们不禁要问:文旅产业真的能帮助东北改头换面,走出转型困境吗?
东北全面振兴迎来新机遇
2004年,中央提出“东北振兴”战略。如今20年过去了,虽然东北振兴依然在路上,但抛开单纯的经济数据,作为中国重要的地理板块之一,东北还是有很多得天独厚的优势的。
除了传统的工业底子还在,旅游经济日渐兴盛,农业上,东北拥有中国最肥沃的黑土地,特别是哈尔滨所在的黑龙江省,其粮食产量已连续14年高居全国之首,扮演着确保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的重要角色。
前阵子,“10万俄罗斯人涌入东北吃早餐”曾登上热搜,而这只是中俄人员往来、货物贸易热络的一个缩影。得益于对俄贸易的激增,2023年以来,东北三省外贸增速集体跑赢全国。其中1-11月,黑龙江以41.9%的出口增速,位居全国最前列;而省会哈尔滨的出口增速更是高达67.3%。
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哈尔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特别提到东北在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工业安全“五大安全”中的重要使命。可以看到,东北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大有可为。
当然,当前东北最重要的任务还是发展经济,提升区域竞争力。虽然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光靠旅游业是不现实的,它的经济带动效力有限,但可以借此吸引关注。毕竟随着人口总量下降,城市之间的抢人争夺愈演愈烈,这种背景下眼球经济的作用日益凸显。正所谓“酒香还怕巷子深”,为什么如今所有城市都争着做网红,原因正在于此。
盘点这些年的网红城市,多数是像淄博、榕江这样红一阵的,但也不乏杭州、长沙、成都等长久红的。而要想实现从红一阵到长久红的蜕变,除了不断开发、丰富本地的旅游资源,更重要的还是升级政府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这点对于东北尤其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反复强调,东北“要进一步优化政治生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市场意识、服务意识,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在这个意义上,此番哈尔滨的爆火,虽然持续性尚需观察,但其中所展现的服务理念、城市姿态却值得其他地方学习借鉴。如何使“讨好型市格”内化为东北的城市基因,不仅“讨好”外来游客,也“讨好”本地市民、民营企业,这是冰雪季过后,哈尔滨乃至全东北应该思考和回答的课题。
海报设计 郁斐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