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一个放牛娃,为了改变家里贫困的生活,他贷款20万元发展肉牛养殖。4年来,为了养好牛,苏永鸿吃在牛棚、睡在牛棚,跟牛成了“一家”。苏永鸿积累了一套丰富的养牛经验,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从原来的800多平方米发展到现在5000多平方米,从原来的20头发展到现在的100多头。一个人牛不算“牛”,要一群人牛才是真的“牛”。富裕起来的苏永鸿没有忘记贫困的父老乡亲,他通过入股分红和用工优先的方式带动其他贫困户发展。目前已有25户贫困户以扶贫资金入股的形式参与到肉牛养殖,同时还聘用贫困劳动力5人在其养殖场常年务工。还在摆所镇创建了分场,正在启动以牛肉为主要经营特色的农家乐,提高养殖附加值,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和辐射带动效应。昔日的放牛娃,今日的牛老板,真的“牛”!
山旮旯里的“牛状元”——王启忠
如果不是养牛,他可能走不出生活的困境;如果不是钻研养牛技术,他不会发展起一个产业;如果不是感恩,他不可能带领贫困乡亲增收致富,他就是被乡亲们称为山旮旯里的“牛状元”。 2017年多次向村委会申请脱贫后,自发成立长顺县万家红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整合产业扶贫项目资金,养牛百余头,主动带领12户贫困户参与入股分红,解决6名贫困群众就业增收,实现脱贫致富。
七指匠人——彭贤红
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带领更多的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先后辗转都匀、浙江等地苦学仿古实木家具加工技术。因学技术,不慎被切断3根手指,仍然拼搏前行,于2016年回乡创业,筹措资金建设厂房,购买设备,开拓市场。经过2年的努力,彭贤红用残缺的双手,实现加工厂年产值突破100万元,带动贫困劳动力7人实现增收脱贫。
脱贫路上的追蜂人——陈明富
母亲、妻子身患重病,家庭的重担压在这个不惑之年男子身上。为了改变穷苦的命运,他冒着生命危险,精心琢磨胡峰养殖技术通过艰苦的学习过程,掌握了胡蜂养殖的技术,于2016年开启了胡蜂养殖的创业之路。经过不懈努力,2017年养殖纯收入1.5万元;2018年实现养殖纯收入5万元,顺利脱贫。在自身得到发展的同时,积极响应脱贫攻坚号召,通过入股分红模式,带动25户贫困户参与发展胡蜂养殖,每户分红1000元以上,实现稳定增收脱贫。
斗贫“独臂侠”——杨殿华
5岁那年的意外事故让杨殿华失去了右臂,面对生活的困难磨砺,他学会自立自强。2008年婚姻破碎又将他推进痛苦深渊,为了养活两个孩子,杨殿华到贵阳务工,求职数次被拒,最终靠坚持和努力挣到了第一桶金,2010年,杨殿华有了创业的念头,承包工程,跑销售,只要能挣钱的“活路”,他都不会错过。现在,杨殿华有了自己的工程队,还带动10多个贫困群众,在他的带领下,大家的生活也渐渐好了起来。多年的贫困户身份让杨殿华坦言很羞愧,深思熟虑后,2018年,杨殿华向村委申请退出精准扶贫系统,不当贫困户。
从农民到蓝领的华丽转身——雷尊红
因为家里有三个读书郎,2014年雷尊红因学致贫,家庭长期生活在贫困线之下。早年,雷尊红长期在外务工,艰难维济家里的生活。2016年雷尊红返乡后,进入该村的养鸭合作社之后,刻苦学习养鸭技术,短短几个月便全面掌握了养鸭的各项技术指标,成功被聘为但家食品厂养殖技术员和管理员,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升聘为但家食品厂的养殖场厂长。从普通农民到打工仔到鸭厂长,实现了从农民到蓝领的华丽转身。一人富不算富,脱贫的雷尊红把同村的15名贫困群众培育成养殖能手,实现年人均增收2万多元。
脱贫攻坚“二人转”——程荣华、罗金花夫妇
程荣华、罗金花是极贫乡镇——代化镇纳傍村人,他们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在脱贫路上唱起幸福的“二人转”。丈夫程荣华围绕家庭增收致富,依靠在外学到的一技之长,在县城干起房屋装修工程;妻子罗金花围绕勤俭持家、相夫教子,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在顺城国际做清洁工人,照顾正在读书的孩子。在夫妻俩共同努力下,2017年成功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走出大山的“城里人”——柏加学
长期生活于深石山区敦操乡打召村草果组,积极响应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号召,主动带头搬迁的同时,走村串户动员邻里乡亲30余户群众走出大山,搬到广顺。2018年,他利用在贫困户实用技术培训中学到的技术,在广顺新车站附近开起餐饮店,做起了特色小吃,每月收入6000多元,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景区里的创业移民——李汉辉
于2017年6月从长寨街道牛坡村赶麻组搬迁至神泉谷移民小区。从小生活在大山深处,仅靠外出务工的微薄收入贴补家用。搬迁后,借助旅发大会后,旅游井喷式增长,游客增多的商机,在威远创业开起烧烤店,月收入上万元。在自身实现脱贫的同时,还带动随同搬迁乡亲共同发展。李汉辉还主动组织群众参与搬迁点公益活动,团结邻里,乐善好施,成为移民小区里的贴心人。
大山追梦人——韦国华
韦国华家住敦操乡斗麻村达海组,高高的大山、破碎的土地、闭塞的信息,让他难以实现心中的理想。2014年,韦国华踏上了外出务工之路,4年来,他一边打工,一边苦学技术,积累创业资本。2018年搬迁到广顺移民安置点后,利用金融扶贫政策,筹集资金10余万元租场地办工厂,做起了洗涤剂生产加工,带动10余名贫困移民群众就业。
残疾脱贫典范——张敏文
他,两岁时一场高烧让他失去了正常人的生活,成为了聋哑人。成家后智障的妻子,幼小的孩子让家庭生活极度困难。面对艰辛与磨难,张敏文没有屈服。2016年开办了包子店,为了给乡亲们做好吃的包子,他每天凌晨3点就要起床。生活很苦,干活很累,每天叫醒张敏文的不是闹钟,而是心中的信念——我要脱贫!他每天可以卖500多个包子,加上卖豆腐,每个月纯收入约7000元。他用无声的语言,在脱贫的路上发出了无声的呐喊,更用实际行动给还没有脱贫的群众树起了榜样。
单手养活一家人的快递小哥——杜克勇
杜克勇是一个不服输,敢于不断与命运抗争的人,更是残疾人身残志坚的模范。他拒绝等靠要,自立更生,送快递4年,用单手养活了一家人,让曾经是贫困户的家庭光荣地脱贫奔康。他发扬不惧辛劳、脚踏实地的新时代贵州精神,加倍努力、苦练本领,单手送快递的速度不亚于正常人,一直保持着“零差评零投诉”的纪录,最终得到了公司和客户的一致赞扬。在他身上,我们看到,即使身体残缺,即使生活被乌云笼罩,也要用自己的力量扼住命运的喉咙,赢得别人的尊重。
美丽乡村的推动人——班成江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干部,村庄美不美,依靠组管委。班成江既是贫困户,又是摆王组组长和组管委主任,依托“五个一”项目,利用在外学到的管理经验和技术,亲自发动、亲自带动群众参与村庄综合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为开辟群众增收致富路子,他又带领群众兴建垂钓池,发展紫王葡萄、油菜等种植,让摆王组群众逐步撕掉了贫困的标签。如今,走进摆王组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村庄环境,家家户户一派舒适的景象。
拖着残躯去战斗——梁成保
在长顺脱贫攻坚战役中,有这样一名老党员,不甘落后,始终拖着残疾的身躯冲锋在脱贫攻坚第一线。敦操乡敦操村摆架一组组长梁成保,8年前因不慎摔伤脊柱骨折,行动不便,仍心系群众脱贫。凡是有新的脱贫政策,他都会第一时间给群众讲解,动员群众积极参与脱贫;有新的脱贫任务,都能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第一时间带头落实。他在县残联的帮助下,经营起了自己的便利店,在服务村民的同时,增加了自己的收入,2018年实现脱贫。
大山深处发“羊财”——罗二房
2014年罗二房进入贫困系统,儿子女儿读书要用钱,家里收入全靠传统种植和打零工赚取,生计难以维持。在帮扶人员的鼓励和帮助下,罗二房养起了羊,期初养羊的时候,因为缺乏经验,购入的羊防疫不过关,营养没跟上,造成羊只疾病频发,罗二房四处寻找养羊“方子”,一年后,他的羊由最初的18只变成了30多只,只只膘肥体壮,大大提高了家庭收入,还解决了孩子上学的费用,2016年他家成功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养羊的成功,激发了他的信心,2017年他种植了20亩辣椒,成功解决贫困户务工6人,年收入达3.5万元。2018年,罗通过办理特惠贷,又种下了20亩的大白菜,解决贫困户务工4人,这批白菜将在春节期间集中上市,预计能产生经济效益6万元以上。
乡村梦想播种者——韦金才
斗省村地处麻山深处的极贫乡镇代化镇。这里自然条件恶劣,但村里人却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脱贫致富。为了实现这个梦想,韦金才到外地学习蔬菜种植技术,回乡后闹起了“产业革命”,铲掉了玉米在地里种上了菜芯。为了种好蔬菜,韦金才将在外务工的两个儿子和媳妇叫回家一起发展蔬菜种植。因为种得好,管得当,韦金才的菜芯品质特别好,被采购商作为供港蔬菜;一年六季,韦金才在土里捞到了“金”,在村里第一个吃到了“螃蟹”。在韦金才的带动下,木厂组200多亩土地全部种上了蔬菜,全组27户贫困户除1户无劳动力外全部种植。如今,200亩的蔬菜生长正旺,梦想的种子在地里已经生根发芽。
多品种植能手——杨崇笔
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住白云山镇改尧社区戈先组。2018年初,在村支两委动员和帮助下,积极参与产业扶贫行动,发展蔬菜、瓜果多品种植30余亩。仅辣椒、西瓜、蔬菜种植实现年收入4万余元,2018年实现脱贫。同时,带动周边贫困户发展多品蔬菜种植30余亩,拓宽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睡在鸡舍里的养殖能手——吴小平
2017年以前的吴小平还一直在外打工,靠着微薄的工资维持着一家七口人的生活,日子过得困顿不堪。吴小平暗下决心,一定要闯出一条致富之路。2017年吴小平利用政策扶持的“特惠贷”贷款5万元,租用村集体绿壳蛋鸡养殖小单元与天农公司合作养殖,并购进了第一批绿壳蛋鸡,为保证存活率,晚上住在鸡舍,当好鸡管家,其养殖的鸡品质特别高,出栏均价比其他养殖户高0.5元/只以上,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养鸡能手。2017年底吴小平家出栏近两万羽,销售鸡蛋1000余斤,增收5万余元,当年实现脱贫。2018年已出售肉鸡近4万羽,纯利润达15万元。
标准化养猪能手——陈玉洪
为了能早日摆脱贫困,过上小康生活,陈玉洪鼓足了干劲,在“藤缠树”产业扶贫模式引领下,在龙头企业闽融公司的带动下, 2016年自筹资金建成了洪高养殖场,进行生猪标准化养殖。2017年养殖收入达1.5万元,2018年养殖收入达到6万元,成为当地标准化养猪能手。
誓不低头的贫困户——姚小进
今年31岁,上有年迈的父母,父亲患股骨头坏死,20多年来不能行动,下有2个幼小的孩子,妻子也因家庭贫困离他而去,但他并没有因此消沉,反而变压力为动力,不向贫困低头,积极谋求发展。为了照顾老人和小孩,发展了生猪养殖,通过艰辛努力,取得明显成效,2018年出栏生猪100余头,成功实现脱贫。同时,他还聘请部分贫困群众到自家养殖场务工增加收入,并热心给周边贫困群众传授养猪技术,竭尽所能的带动贫困群众发展,姚小进成了村里有口皆碑的致富能人和乐于助人的热心人。
黔南骄傲候选人——梁取秀
2014年的一场意外让梁取秀失去了右腿,也让这个本来就不富裕的家瞬间变成了贫困户。但她没有心灰意冷和“等、靠、要”的思想,而是下决心借脱贫政策走出一条致富之路。在亲朋好友的帮助及“特惠贷”政策的扶持下,共筹措到了18万元资金,盖起了200平米的圈舍,养起了母猪、肥猪共50头。2017年底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养殖规模由原来的50头发展到80余头。经常主动上门给予贫困群众家庭讲解生猪的科学喂养及猪粪有机利用,带动贫困群众共同脱贫致富。
勤学技术巧脱贫——罗文武
罗文武家9口人,因为没有技术,导致收入有限。进入贫困系统后,罗文武感觉很没面子,自己家人口众多,却不如别人,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脱贫致富。后来帮扶干部上门走访介绍罗文武到养殖场学习养猪技术,还能拿工资,他踏实又勤奋好学,在养猪场一干就是2年。到了2015年,罗文武已成为一个养殖能手,工资从最初的2500元加到了4000元每月,年收入达到4万元,且他家当年收入已达到脱贫标准,经过和父母商量后主动要求脱贫。2016年罗文武回家修建了猪圈,购买设备、猪仔,开始独立创业,恰逢当年生猪价格上涨,养猪场当年为他创收8万元,从最初3头猪,发展到今天的45头猪,2018年实现销售收入12万元,成为纪堵村靠双手脱贫的典范。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