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里,我遇见很多飘在空中的人,而在离岛上,我遇见很多扎根于土地的人。他们让我看到一种充满养分的人生。在城市里,人们早已默认成为机器上的一枚齿轮,并且努力获取更多金钱和物质来适应生活,但在离岛上,人们从雏形和轮廓上改变生活,他们真的在建设一种‘他们认为是正确’的生活。”
库索在新书《离岛:于偏僻之地重建生活》中详细记录了她在这些离岛上的所见所闻。
在城市化的浪潮中,我们的视线常常被东京的繁华和京都的古韵所吸引。然而,在日本这个四面环海的国度,还有一片鲜为人知的天地——那些散落在大海中的离岛。这些远离主岛的小岛屿,静静地展现着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
从冲绳到石垣岛,再到五岛列岛,库索亲身体验了离岛那种与世隔绝却又充满生机的生活节奏。她在书中写道:“离岛是城市生活的正反面,当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想要逃跑的时候,他们总是去离岛喘一口气。离岛是世外桃源。”
不过,离岛并不是一个完美的避风港。库索也提到,尽管一些岛屿因为旅游发展而兴盛起来,但大多数离岛正面临着诸如人口老龄化、经济衰退等严峻问题。对此,日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离岛振兴法》,旨在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和吸引人才来重振离岛经济。
对于那些选择放弃都市生活、移居离岛的年轻人而言,这并非是“逃离”,而是一种主动选择。他们有的被离岛的自然风光所吸引,有的渴望过自给自足的日子,还有的则是为了寻求全新的职业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表面上看离岛与大都市截然不同,但实际上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库索注意到,许多离岛都在积极与东京这样的大都市建立联系,通过多种渠道推广它们的地方特色和文化。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城市年轻人选择前往离岛生活,寻找一种与城市生活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离岛的存在,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个重新审视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机会。
本期《如此城市》,我们跟随库索老师的脚步,走进这些被太平洋环抱的离岛,探寻重建生活的可能。
——本期嘉宾
——本期主播
在离岛,寻找城市缺失之物
如此城市:城市通常遵循着集聚的原则,当我们谈论日本城市时,仍会关注其都市圈的繁荣,与国内的广佛都市圈、京沪都市圈相比较。你所书写的离岛,则是一种反其道而行之的经验。
库索:最初的想法和契机其实非常简单。在我来到日本的前几年,我写了一本书叫做《纵深入山海》,记录了我在日本各地游历的经历。
那时,我曾前往冲绳,这是除了一些主要城市外,另一个受到中国游客喜爱的地方。疫情之前,甚至有过只要首先抵达冲绳就能获得三年或五年签证的政策,因此冲绳在中国游客中非常受欢迎。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我阅读了一些资料,发现了冲绳本岛以外,其南部还有一个名为石垣岛的地方,而石垣岛周围分布着许多更小的岛屿,这些岛屿被称为“离岛”。
“离岛”这个词可能听起来“太日本化”,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这本书的名字时可能会感到困惑。简单来说,离岛就是远离主要岛屿的较小的、类似孤岛的存在。对这些资料的兴趣使然,我踏上了前往石垣岛及其附近离岛的旅程。
想要到达这些离岛,一般先得搭乘飞机抵达石垣岛,再转乘各类船只,因此旅途并不轻松。突如其来的恶劣天气也让每一次出行充满了未知数。我前后大约访问了三到四次,每次不是因为突然的变化而被迫提前返回,就是因不可抗力不得不延迟计划,一旦海上风浪加大,按时返程便成了奢望。
尽管每次造访都伴随着这样或那样的挑战,但岛上的生活却始终保持着一种从容不迫的节奏。那里的海非常美丽,许多人前来潜水观鱼。我在岛上遇到的所有人,他们的生活节奏都非常缓慢。
生活在京都这样繁华的城市中,时常会感受到一种向往慢生活的渴望————晚上可以仰望星空,学习星座知识,聆听天文馆馆长的讲解,观赏十字星;白天则可以骑着自行车四处闲逛,品尝当地美食,偶尔下海游泳。这种无忧无虑的生活方式让人觉得生活本应如此。这是我最初对离岛产生兴趣的原因之一。
后来我发现,许多日本的年轻人,特别是东京人,非常喜欢到冲绳的离岛上度假。一位在北海道完成工作后的朋友,利用周末的短短两天时间,直接飞往离岛度过了短暂假期,然后再返回东京。这样的地方似乎能够让人们的心灵得到片刻的转换。
我的这份对离岛的好奇始于疫情之前,那时我萌生了一个念头,想要撰写一本关于离岛的书籍,书中第一章将会介绍五岛列岛中的一个岛屿。这个岛屿因为历史上潜伏基督教的故事而闻名,随着远藤周作的小说改编电影《沉默》在国际上获奖,吸引了广泛关注。这座岛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讲述了日本的一段独特历史。当我看到许多展示海边木造教堂的照片时,不禁为之惊叹——这些教堂不同于西方风格,而是采用木质结构,古朴典雅,让我非常想去亲眼看看。
夕阳映照下的墓碑群 ©海岛摄影师黑岩正和
© 《沉默》剧照
2020年我即将出发之际,因为疫情日本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所有的旅行计划不得不取消。这次取消反而成为了我深入了解离岛的契机,因为无法亲自前往,我开始大量阅读有关日本离岛和地区的历史资料。像冲绳那样以旅游业为主的离岛只是个例。旅游业发达营造出了悠闲的氛围,但这更多是为外来游客所设的度假胜地。它与当地年轻人的生活以及这片土地的历史联系并不紧密。
我在书中提到,日本目前有400多个有人居住的岛屿。在这400多个岛屿中,可能只有十几个可以通过旅游业实现梦幻般的景象。更多的岛屿正面临着日本社会的严峻挑战——人口流失。这些岛屿上现有的居民老龄化严重,经济陷入困境,地方政府财政紧张,甚至有可能逐渐变成无人岛或荒岛。
为了不让这些小岛迅速衰落,甚至消失,当地政府和居民们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与近年来日本推行的乡村振兴策略相结合,旨在吸引新的外来人口,尤其是年轻一代移居到这些小岛上。在这个过程中,我了解到离岛更为真实的背景,这也促使我调整了写作方向,最终形成了现在这本书的内容。
©库索拍摄于下五岛
我认为这正是吸引书中那位美国人的原因之一。他受雇于一家面向全球高端游客的东京公司,但他选择在五岛列岛定居,这反映了小岛的国际化趋势,预示着未来会有更多外国游客来访,需要能够用英语向他们介绍小岛历史的人。
这位美国人很早就来日本旅行过,后来他来到日本,当了一段时间英语教师,之后回归了他的本行——自行车运动。通过自行车赛事,他留在了小岛上,并开始向人们介绍小岛的故事。同时,他用美国人的视角审视日本公司的运作和社会现状,思考是否有更高效的方法来进行工作。他也是一个在小岛上探索个人独立性的旅居者,试图在日本成为一名独立的文化传播者,通过自己的方式介绍日本的文化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美国青年Will©库索
我最初了解五岛列岛是从一部美国电影《沉默》开始的,这部电影改编自远藤周作的小说。后来我重新阅读了这部小说,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明治时代以来,日本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很多地方的价值往往是通过外国人的发现和推广才得以广为人知。即使当地人再怎么赞美,也不及欧美人的宣传来得有效。这一点在五岛列岛的例子中得到了体现。
我们中国人较为熟悉的例子还有白川乡,那里著名的“合掌屋”建筑令人印象深刻。我认为,对于生活在这些地方的人来说,很难自发地认识到其中的价值所在。这一点与我们讨论离岛为何需要吸引大量城市人和外来者的原因是一致的——即这片土地能够焕发怎样的生机,以及它真正宝贵之处何在。
对于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的人而言,这些地方已成为日常的一部分,因而很难察觉其独特之处和潜在价值。然而,从城市来的外来者却有所不同,他们怀着寻找城市中缺失之物的愿望来到这些岛屿,反而更容易发现这里的魅力和价值所在。
日本白川乡合掌村 ©中华遗产
如此城市:你会了解到五岛列岛与大阪城、与东京之间存在的政治关联,你会感到这些离岛和城市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库索:确实,这是我亲自踏上岛屿后感到非常意外的一点。原本我以为,如果一个人选择了与城市截然相反的生活方式,那么他应该会天然地排斥城市。但实际上,我去过的这三个岛屿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岛上生活着大量来自城市的人,他们身上已经融入了一些城市元素。
此外,无论是隐岐岛还是五岛列岛,它们都将宣传的重点放在了东京。毕竟,东京作为人口最集中的都市,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前几天,朋友还给我发了一份资料,显示隐岐岛在东京开设了一家名为“离岛厨房”的餐厅,不仅出售当地的食材,还以此作为一种推广手段,宣传他们的岛屿。
你会发现,在这些岛屿上,一些新颖的事物是由城市人创造出来的。我认为他们非常重视这种连接。他们意识到,仅仅依靠封闭、固守旧有的方式是行不通的。传统文化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日本有一个词叫“不易流行”,意思是不变的东西与流行的东西相结合。真正的传统是不断演变的,成为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样子。如果我们一直固守过去的状态而不加以更新,那么这些传统可能早已被淘汰了。
于偏僻之地重建生活
如此城市:你在书中也有所提及,有一些外国人来到这里经营葡萄酒餐厅,或者东京人来岛上做小生意。我们可以观察到无论是在小地方还是在离岛上,都存在一种城市或者全球精英的流动特权。他们有时候与地方的关系是非常悬浮的。
库索: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本末倒置。一个人选择去到岛上,并不是为了在那里开餐厅赚钱,而是首先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生活环境。以那家葡萄酒餐厅为例,这对夫妇的生活本身就比较复杂:一位是日本太太,另一位是法国的自然派酿酒师。
他们选择佐渡岛的原因是为了让孩子在日本的传统文化环境中成长。
首先,他们要找一个富有传统文化的地方。其次,这对夫妇在法国时就居住在一个远离巴黎的葡萄种植区,从事葡萄酒酿造工作。他们深知城市生活的局限,不愿生活在城市中,希望找到一个自然条件优越、能够从事健康农业种植的地方,同时在那里能够继续他们热爱的葡萄酒酿造事业。基于这些考虑,他们考察了日本各地,最终选择了佐渡岛。
他们认为佐渡岛农业发达,且因为有朱鹮,环境优美。在岛上生活后,为了维持家庭收入,每个人都需要承担多项工作。在此基础上,他们考虑是否可以在从事农业的同时,开设一个每周只开放两三天、实行完全预约制的小餐馆。这样一来,他们不仅能提供自己种植的食物和酿造的葡萄酒,还能创造一个交流的场所。但这一切的前提是,他们要在岛上生活。
一个人如果选择在一个新的环境中生活,尤其是在岛上这样的地方,完全孤立是不可行的。在东京或许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孤立生活,但在小岛上,与周围人的联系至关重要。
我观察到,选择去岛上生活的人,往往是出于对城市冷漠的人际关系感到排斥,或是认为自己需要更多的人际交往。因此,他们在岛上会积极地与当地人交流和建立联系。
特别是在我写的最后一个案例——隐岐岛,如果不在当地人中间建立联系,是很难做成任何事情的。你会发现,隐岐岛上的每一件事都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协作的结果,是外来者与本地人融合得很好的例子。
这也是我在隐岐岛能够与那么多外来者和本地人交流的原因,因为岛上的居民意识到,要让一个地方重新焕发活力,交流是最关键的。只有通过不同思想的碰撞,才能产生新的、有趣的东西。
海士町的海岸集市 ©库索
我也对那些从都市移居到离岛的日本年轻人感到十分好奇。尽管他们并非来自国外,但却渴望找到一种迥异于城市喧嚣的新生活方式,并出于各种复杂的原因选择定居离岛。这些年轻人在岛上同样面临着谋生的压力,那么他们是如何适应并融入这里的呢?此外,日本实施了《离岛振兴法》,旨在推动离岛的经济发展,缓解其衰退趋势。这一政策与离岛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联,以及它如何具体作用于当地社会,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其实,《离岛振兴法》更多是在政府层面的投入,重点在于硬件设施的建设。而近年来,无论是离岛还是乡村地区,更吸引年轻人的是一些其他的措施。例如,我在书中提到的“地域振兴协力队”,它以国家的名义每年招募一批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派遣他们到各地的理想农村或离岛工作一到三年。这些年轻人的任务是运用他们的年轻思维和城市经验,为当地带来新的想法并付诸实践。这类项目在我走访日本各地的农村时都有遇到。
另外,当地政府提供的一些政策也值得关注。
例如,在佐渡岛,政府会提供免费住房。只要你来到这里,可以提供一到三年的免费住宿,并且水电费全免。这样你可以在居住的同时,可以探索在此地开创一番事业。此外,佐渡岛还有渔业和农业的研修生政策,允许40岁以下(或30岁以下)的年轻人参加几年的研修,之后选择是否继续从事农业或渔业。
然而,免费住房与研修生政策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了不少困难。许多从城市来的年轻人发现,这些工作并不像他们想象中那么简单。当代都市年轻人可能怀有一种浪漫化的观念,认为从事农业或渔业是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因为他们平时主要在办公室和电脑前工作,觉得农业生活更有吸引力。但当他们真正来到这些地方后,却发现工作的艰苦程度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能力,因此很多人最终选择离开。
关于免费居住政策,我在书中也提到,有些人开始利用这一政策漏洞,频繁更换居住地点,而没有真正打算在当地扎根。还有一些人确实有长期定居的意愿,但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实际上,在离岛上最困难的问题就是就业。
为什么离岛会出现大量年轻人流失?这与乡村地区的困境相似,因为这些地方缺乏工作机会,而传统的农业和渔业收入较低,导致年轻人纷纷涌向城市。对于外来者来说,在这里找到合适的工作也同样困难。
我在书中提到,这些人实际上是想提供一个样本,说明为什么每个人都需要找到自己独一无二的方式。例如,我在书中提到的那位酿酒的人,他成功经营了一个酿酒作坊。但如果再来一个酿酒作坊,可能就难以维持生计了,因为岛屿很小,一个酿酒作坊的收入也许足够,但两个就未必了。因此,每个人都必须找到自己独特的方式来生存,这确实是很有挑战性的。
此外,在隐岐岛,当地政府采取了非常具有创新性的措施来吸引年轻人。他们从高中生的导流教育开始做起,吸引岛外的高中生来此就读,使学校恢复了生机。现在,他们还推出了针对40岁以下成年人的导流计划,为这些人提供三到十二个月的工作机会,并根据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安排不同的工作岗位。
岛上的许多工作是以助手的形式存在的,通常是季节性的零工。例如,海洋业可能集中在冬季,农业则在春夏季节,林业则在另一段时间。由于这些行业的规模有限,无法长期雇佣固定员工,因此岛上的机构负责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和分配。
我在书中提到,今年有70位导流学生来到了隐岐岛,体验岛上的工作。如果在这三到十二个月的时间里,他们能够找到可以长期从事的工作,并且愿意长期留下来,那么便可以在岛上定居。实际上,参与这一计划的大多是修学的大学生或大学应届毕业生。
“成人岛留学”项目体验©库索
年纪较大的人可能不会考虑这条路径,而这些年轻人往往是出于对农村和岛居生活的好奇而来。很多人可能只待了三个月就回到了城市,重新找工作。我在书中提到,70个人中可能只有两三人会选择留下,但这已经是该计划的最佳效果。
那么,为什么他们会投入这么多资源只为留下少数几个人呢?这是因为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为小岛建立“关系人口”。按照日本的说法只要在这座岛上生活了三个月,你就与小岛之间建立了联系。回去后,你可能会向周围的人提起这个地方,推荐他们去体验,甚至持续购买岛上的海产品或农产品。如此,你与这个地方的关系就一直存在。
这些经济上的微小联系固然重要,但更为关键的是,这些年轻人大多还在求学阶段,对城市生活还没有太多了解。他们可能在城市工作几年后,意识到城市生活并不适合自己,仍然渴望在岛上的地方生活。这时,他们已经有了城市的工作和生活经验,和更成熟的眼光。
他们可以用更成熟的思维去思考,如果回到岛上,可以做些什么;并带着更成熟的方案回到岛上,这样的方式非常符合日本人的思维方式。从一开始,他们就预设了要花时间来培育和等待,直到某些事物生根发芽。
去离岛是主动选择,而非“逃离”
如此城市:最近在国内也有一种流行的趋势,即人们倾向于前往成都或者去大理等西部城市当数字游民。之前在某个平台上看到过攻略分享,例如在四川的峨眉山或乐山这样的小城市,租一间不错的酒店公寓,一年只需花费多少钱。如果你能够远程办公,那么在这些地方的生活质量会非常高,这种低成本且低欲望的生活方式与你在日本社会的观察有何异同?
库索:我觉得有一个特别不同的地方是,我不喜欢“逃离”这个词。
在国内,如果你选择去到这些地方,人们常说是在“逃离”,给人一种非常被动的感觉,甚至让目的地变得很弱化。但我书中描述的那些选择离岛的人,他们是主动选择离岛的。首先,他们会把离岛作为首选,因为知道这个地方有他们生活中所需的一切。
其次,他们知道自己去这个地方能做什么,并且有非常现实的规划。这里指的是那些最终在岛上扎根的人,当然也有一些年轻人去了之后很快就回来了。第三,他们真正实践了如何在这些地方实现可持续的生活,而不仅仅是在某个地方租一个公寓住一年,然后换个地方,与之没有建立起长久的关系。
因此,我认为他们与数字游民不同,他们并不是游民,也不是被动地逃离某个地方,而是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出于内在的选择来到这里。他们可能是在城市中长大,接受了所谓的主流和精英教育。
但在某个时刻,他们意识到城市并不是他们想要生活的土壤,城市中的一切与他们所追求的生活理念不符。于是,他们开始思考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而这种生活可能包含丰富的自然元素,可以实现自给自足,或是接近自给自足的状态。
海士町的稻田图书馆 ©库索
去往隐岐的船票 ©库索
——制作团队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