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加强“三项”建设,引导离退休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大力宣传离退休干部先进典型,激励广大离退休干部积极发挥独特政治优势,不断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为浦东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浦东新区离退休干部工作委员会、区委老干部局,在全区离退休干部中开展了2018年“最美老干部”评选活动。
现将张云飞等21位最美老干部候选人的简况和事迹,通过浦东老干部、浦东文明等微信公众号予以发布,请您选出十位最美老干部。
每个“最美老干部”背后
都有着一个温暖而感人的故事
候选人物事迹简介
1
张云飞,男,67岁,退休干部,原浦东新区纪委监委纪律监察室主任,正处级调研员。推荐单位:新区纪委
张云飞同志原是浦东新区纪委监委纪律监察室主任,正处级调研员。因长期从事党风廉政反腐败工作,对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党的纪律条款十分熟悉,任职期间办案思路清晰,实事求是,从未发生冤家错案,都得益于勤学习,勤思考,受到上级纪检系统充分肯定。
张云飞同志在职时勤奋工作,热心为民。2011年退休后,老冀伏枥,志在千里。平时除了帮助老爱人料理家务,带好双胞胎孙子。政治理论学习仍不放松,一有时间就学习和翻阅各类报刊杂志,学习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文件,学习习总书记讲话精神,还很用心的摘抄书中经典用语,写下学习心得体会文章,向老干部局积极投稿。凡是离退休党支部布置的阶段性学习任务,他都率先学习领会,在党支部活动时积极发言。积极参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支持改革,助力发展”等主题活动。他常说:我们虽然退休了,但坚持学习,牢记使命,才能与时俱进,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
在同事心目中他是一位出名的热心人,他不但对工作任劳任怨,认真负责,对任何有求于他的同事都会热情帮助。离退休支部中有一位身患绝症的女同事,其丈夫也患有迫金森疾病,女儿女婿远在海外。老张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多次上门探望慰问,精神鼓励,使病人树立与疾病抗争的信心。还多次开车送患者求医看病,以亲人般的关爱为该同事排忧解难。
张云飞真诚的待人风格和自身的良好形象赢得了同事们的一致称赞,离退休党支部组织推荐浦东新区2018年度“最美老干部”会议上,党员同志十分赞同,普遍认为老张是平凡当中见真情。
2
陈传越,男,90岁,离休干部,原上海市五三中学副教导主任。推荐单位:新区教育局
陈传越同志是浦东新区五三中学的离休干部,终身胸怀革命报国理想,积极追求进步;离休以后仍积极贡献余热,讲党性讲奉献;目前年过九旬的耄耋老人虽身患多种疾病,但熟悉他的人,常常会被他的“好学、乐观、友善”的精神折服。
1964年9月,陈传越在组织安排下,来到江镇中学任教并担任副教导主任,对于这一新工作,陈传越又一次从头学起,学校安排他担任初一年级的劳技教学工作,为培养孩子对劳技课的兴趣和动手能力,没有教材,他自己动手编写,手把手教学生剪纸、贴纸,做纸浆塑、泥塑、浮雕,学生上他的课时忙的不亦乐乎,收获满满。连续三年,陈传越所任教的学生在原“川沙县中小学美术、劳技作品比赛”中荣获冠军,1979年被评为川沙县先进工作者。1981年9月调入五三中学任教,并于1985年底光荣离休。
陈传越同志光荣离休后,继续留校任教两年半。离开讲台后,又积极参加川沙县老干部局的各种活动,帮助编写“川沙年鉴”,参加老干部合唱队、桌球队、拳操队、歌咏队、书画摄影组等一系列活动,陈传越又像上班时一样,每周日程排的满满当当。
陈传越同志如今住在闵行莘庄的女儿家,因身体不适,外出时不时要小便无法乘坐公交地铁,每次到川沙老干部活动中心参加学习,只能乘出租车而每次来回车费多达三百多元,在一些人眼里这一出行成本太高了,他却说“我是共产党员,参加党员组织生活是党章规定的党员责任,其他支出可以节省点,用于参加组织生活的出行成本可不能省,其他社交活动可以不参加党员组织生活,只要能行走,我都要参加。”
如今陈传越同志除每月一次组织生活外,因身体缘故基本上不外出活动,他在家中做到“报刊天天读、日记天天写、电视新闻天天看”。
3
黄文辉,男,70岁,退休干部,原南汇区民防办副主任。推荐单位:新区建交委
黄文辉同志退休后10年来,始终把拓展公益活动视为己任,以其之长,服务社会,成为传递正能量的践行者和带头人。
黄文辉同志退休后便主动请缨,义务担起他的居民楼创建特色文化楼道之重任。通过调研,将楼道定位为“信息政策楼道”,得到认可后,动员居民参与,每户签约,组建起楼道创建工作小组,还负责每两个月在楼道的宣传栏里出一期小板报,至今出刊60期。小板报虽"于无声处",却让居民足不出户看世界、解民生。他成功创建“信息政策楼道”后,又创建成“卫生保健楼道”,他的居民楼已被命名为惠南镇文化特色楼道。
他是建交委离退休第四党支部书记,坚持服务老同志,服务党组织,确保支部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有创新,带头宣讲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他支部在“争当六大员”活动中有特色,10名党员认当32个“六大员岗位”,其 “‘一员’是底线,‘多员’不下线”的做法得到新区老干部局肯定。他还担任惠南地区7个镇、45个新区委办局离退休支部的联络员(志愿者),多方协调,悉心服务,奉献社会。
他义务协助居住地的北门居委党总支开展党建工作,设计的党建工作品牌项目——“夕阳红乐园”广受欢迎,因而被惠南镇党委评为“优秀社区在职党员”。他是红十字志愿者,协助会长落实“三救”职能,义务撰写涉及红十字会的宣传文章69篇(24万字),提出有创新成果的“采取心肺复苏等院前救护”的急救方法。
4
徐秀芳,女,73岁,退休干部,原浦东新区中医医院办公室主任。推荐单位:新区卫计委
徐秀芳同志2000年退休后,热心社会公益的志愿者。现在是川沙新镇妇联的特色项目——城南社区“佳偶天成”红娘工作室的总联络人。
2011年,川沙新镇妇联为了给区域的单身男女搭建一个沟通的平台,拓展交友渠道,早日寻找属于自己的缘份,告别单身生活,创建“佳偶天成”红娘热线。这时,一家民营医院以高薪聘请她担任办公室主任。热心公益事业的徐阿姨毅然婉拒民营医院的高薪聘请,自告奋勇志愿当起了“红娘”。
这以后,又有18位志同道合的老姐妹加入团队,与她一起爱上了这一甜密的事业。
红娘团队成立后,徐秀芳同志带领团队尽心尽力,一边广泛穿针引线,收集信息资料,一边建立规章制度,规范有序地开展“红娘”工作,还制订工作计划。几年来,在徐秀芳同志的不懈努力下由她带领的团队促成199对有情人喜结良缘,徐秀芳同志带领的红娘团队促进了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徐秀芳同志之所以能无私奉献甜蜜事业、欢乐事业,除了政府妇联领导的重视、支持、关心外,离不开老伴的鼎力相助。她老伴把所有家务全包,还十分关心年老多病的徐秀芳阿姨身体。徐阿姨和老伴的兄弟姐妹多,双方共有20多人都成了得力的志愿者、助手。
5
俞剑飞,男,82岁,退休干部,原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审判员。推荐单位:新区法院
俞剑飞同志是1950年抗美援朝第一批参加志愿军的转业老兵,1997年9月光荣退休。身为老志愿军、老法律人,他一如既往地资助贫困失学儿童,免费代写诉状、提供法律咨询,默默延续着爱的接力。
1994年,出于对贫困失学儿童的情感,俞剑飞立志尽自己微薄之力,毅然参加“希望工程”,捐出1000元资助了2名失学儿童进入小学读书。1996年退休后的10多年来,他又先后资助了6名失学儿童入学读书。这些孩子中有的升上了中学、大专、本科,他都给予一定额度的帮助。俞法官对受助者很大方,而对自己却很吝啬,留给自己每月的零花钱仅在100元左右。每次寄钱寄物连电话也不留,仅写公司的地址。受助者和他们的亲人多次想当面致谢,都被婉言拒绝。
随着法制社会的进步,公民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邻里之间、家庭矛盾、社会关系等引起的纠纷日趋显现。退休后的俞剑飞,虽忙于企业的顾问工作,但依然乐意帮助代写诉状、法律咨询,被誉为知心人、热心人、好心人。近年来,先后为10多个家庭办理遗嘱,为40多人提供了法律帮助,被称为“知心人”。遇到分家折产、继承、伤残补偿、婚姻、财产等起诉状,他都会热心指导他们到区、镇、乡村、劳资等部门查找收集有利诉讼的证据,被称为“热情人”。不少当事人很有体会的说:别的律师开口就要交费,而到老俞这里什么话都可以讲、什么事都一样做,却什么费也不让我们出,真是碰到了“好心人”。
俞剑飞同志在日记中写道:我的成长是党培养出来的。在岗位上退休了,但做好事的思想意志不能退,我免费代人提供帮助,做些对党和人民有益的事,既是我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个人的一种乐趣;既是对自己锻炼和学习,更有益于提高人的思维能力、预防老年痴呆。所以坚信:人活着就是要为人民多做好事、善事!
6
黄建根,男,65岁,退休干部,原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副调研员。推荐单位:新区人民检察院。
黄建根同志是1979年的从部队转业的军转干部,2003年从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退休后,动迁入住张江镇华顺居民区。
退休后,他积极参加小区的党员学习和各项志愿者活动,发挥从事司法工作的专长,热心为小区居民开展义务法律咨询,帮助居民解决家庭和邻里纠纷,为小区和谐出力,在他的建议下和居委会领导的支持下,很快成立了华顺“老娘舅”工作室,义务为居民开展法律咨询服务,从2011年7月成立至今共接待居民群众112批146人次,做到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层面化解家庭之间、邻里之间、房屋租赁之间的矛盾和纠纷,成为小区里名符其实的“老娘舅”。
他发扬部队的优良传统,乐当志愿者,收集汇编《以案说法》有关案例29例,分发给居民阅读,普及法律知识;自2012年10月起参加镇党建办、镇道德讲堂送教进社区志愿者活动,给36个村居委及单位讲课,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知识,先后讲课共143场次,参与听讲人数6708人次;接待居民来访、法律咨询112批146人次,为社区和谐、社会稳定做了大量工作。
2012年老黄参加了张江镇社区学校讲师团,深入到各村居委讲课37场次,参与听讲人员1500余人次,主要宣传改革开放和学习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的体会以及法律知识等。
7
赵相如,男,90岁,离休干部,原上海市委统战部调研员。推荐单位:陆家嘴街道
退休后,赵相如同志积极参加街道内的社区活动。1994年,陆家嘴街道隧成居民区成立隧成居民区老干部活动室,赵相如同志任老干部联谊会会长并参与订立了《隧成居民区老干部联谊会章程》,明确了联谊会的总则、任务、服务项目和管理办法。成员由离休干部、本市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科级以上干部组成。
2001年,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赵相如同志发起了老干部征文活动。街道范围内投稿踊跃,活动后由居委电脑打印后装订成册,“出版”了《光辉的历程》一书。每个人都书写自己的战斗历程,歌颂党的领导。2007年,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赵相如同志向小区内居住的退役军人发起征文号召,赞扬强大的人民军队。街道老同志踊跃投稿,又“出版”了《在战争中成长》。
在生活中,赵相如同志对社区内行动不便的老干部多次上门探望,或通报信息,或送上小礼品慰问。他的信念是用宝贵的生命践行共产党人的价值观。我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还要更努力的学习进取,紧跟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步伐!
8
唐洪刚,男,71岁,退休干部, 原上海港煤炭装卸公司党委办公室秘书。推荐单位:潍坊街道
退休前,唐洪刚同志是上海港煤炭装卸公司党委办公室秘书,2002年起担任潍坊新村街道源竹居民区、张家浜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在企业和社区一直搞政工工作,从事思想政治理论宣传和文字编辑工作。退休后,他华丽转身,成了潍坊新村街道社区党校兼社区学校志愿者老师,为居民区党员、机关离退休干部、普通居民上课。十年来,唐洪刚同志风雨无阻,不计报酬,积极奉献。他的课程内容受到党员、学员们的好评,多次被浦东新区教育局和潍坊新村街道评为优秀志愿者老师。
为了讲台上一个半小时的课,他往往要花上十倍,甚至更长时间去备课,每次上课以后,还要听学员反映,在下一次课中补充调整内容,以便把课上的更生动。在他的努力下,社区党校巡讲团授课以及时政课成了党员、学员的热门课。据不完全统计,从2008年至今,他在社区学校已上了300余堂课,社区党校巡讲团上了近200堂课,在潍坊社区造成一定的“人气”。
退休后,唐洪刚同志在体检中被查出患有白内障,视力只有0.1,手术后医生叮嘱他要少接触电脑屏幕,平时不能长时间用眼,特别是晚上更不能多看书,以免眼睛受伤。医生的话他不能不听,但是备课需要查阅大量资料,怎么办呢?要不要继续坚持下去?面对亲朋好友的善意劝诫,他没有丝毫动摇,认准了一条路就一定要走下去。不能看电脑,那就多看书,多看报,从平面媒体接受信息;不能打字,就用手写备课稿。十几年下来,手写稿叠起来足足有一个成年人那么高,撰写的讲稿课题有150余个。
唐洪刚同志常说:当你从精致的利己主义中超脱出来,就意味着活出了人生的真正意义。他还讲:只要党员和居民需要,自己愿意一直“志愿”下去!
9
李文祺,男,72岁,退休干部,原《解放日报》驻京办事处主任,高级记者。推荐单位:塘桥街道
李文祺是浦东走出去的名记者、老干部。1966由中共上海市委把他从川沙县调入时任中共中央华东局机关报兼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工作。在党的培养下,曾担任《解放日报》农村部负责人、科教部书记、驻北京办事处主任。高级记者。全国科学大会代表,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参加过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等采访报道。
2006年,李文祺退休后返回家乡,志不休,在塘桥社区当志愿者。现任东方居民区离退休干部理事会、塘桥街道离退休干部理事会常务理事,街道”五老”讲师团团长。还担任上海老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会长助理等职。
退休13年来,李文祺在报刊上发表通讯、评论文章近百篇。2009年12月《科学》杂志,发表他的长篇文章《中国极地考察向强国迈进》。2011年,精心主编了《抓斗大王包起帆---感动中国的人》,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65万字。2015年,为纪念我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他参与主编了《新闻老战士与抗战》一书,组织退休的老记者采写抗日战争中我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中至今活着的新闻老战士以及己经故世的新闻老战士后人。上海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后,读者反响极大,並受到时任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董云虎的高度评价。
10
金永兴,男,87岁,离休干部,原洋泾街道党工委党党务工作者。推荐单位:洋泾街道
金永兴同志是洋泾街道机关离休干部。他1931年11月19日出生于上海松江,1954年12月24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洋泾街道长期从事党务工作,1992年1月离休。离休前,他废寝忘食,忘我工作,离休后,他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感,淡泊名利,乐于奉献。
离休以来,他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近平同志十九大报告精神,学习党的方针政策。虽然金永兴同志虽然是一个87岁的高龄老人,但是他仍然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每次组织生活他都早早出发,从家里步行到会议室。他说:”共产党员这个称号,是一个组织称号,参加组织生活是我的义务,现在我还走得动,在组织里和大家交流一下思想,对我是大有益处的。
多年来,金老每年都写一二次见闻或者回忆,尽己之力去传播社会正能量,让晚年生活格外充实且有意义。他的文章被多种刊物录用。目前金老正在撰写自传《无悔人生》一书,该书约16万字左右,分为20个章节。上海市及浦东新区老干部局的征文活动,金永兴同志都积极参与,多次获得征文活动的先进个人,他的文章也多次获奖。
除了写作,金老还有很多兴趣爱好,包括集邮、健身、绘画等,他的晚年生活过得幸福而又意义。他本人也多次获得“洋泾街道优秀共产党员“洋泾街道离退休党总支十佳文明老人”等称号。
11
王德秀,女,88岁,离休干部,原沪东中华造船集团公司原科二支部书记。推荐单位:沪东街道
王德秀同志1947年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入党,参与“妇救会”、“土改”、“支前”等方面的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县团委干事、七区、三区团委书记,1953年9月调任上海沪东造船厂(现为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任保密委员会、科二、科三机关党支部书记。直至1982年离休。
王德秀同志铭记入党誓言,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和本色,她政治坚定、思想常新、品德高尚、热爱国家、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一身正气。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博大情怀,全身心的参与“六大员”、社区治理及关心下一代、帮困助教等方面的活动。她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以来方针、政策,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党核心地位,时刻牢记共产党员身份,展现共产党员政治风采和楷模作用。自担任“六大员——社会风气监督员”以来,认真行使党内监督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发挥余热,无私奉献。
王德秀同志非常关注社区公益事业,小区环境治理、社区安全保卫,邻里矛盾协调等方面的工作。平时生活上非常节俭,但每年社区及居民区“蓝天下的挚爱”捐款活动,她总是积极带头主动到居民区捐款,当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向她表示感谢时,王德秀同志只是简单的说了:“没什么,这是我应该做得”。无论是“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还是帮学助困等各项公益活动,她都会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她常叮嘱居委的同志,“我年纪大了,记性不好,你们搞募捐活动时记得打电话通知我”。
王德秀同志常说:“离休多年,党和政府及各级组织一直关心我们,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为社区公益事业服务,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12
龚玲芳,女,66岁,退休干部,原上钢新村街道党工委书记。推荐单位:上钢街道
在上钢街道的两弹一星的老功臣中,抗美援朝的老同志中,老伤残军人中,老劳模中,大家都会翘起大拇指,赞不绝口地夸奖早已退休的原党工委书记龚玲芳。那是因为龚玲芳书记在她退休后的10多年中,始终牵肠挂肚心系着这些老同志,千方百计、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全心全意地关爱这些老同志,服务着这些老同志,使这些老革命、老功臣、老伤残军人、老劳模们退休后的晚年生活更充实、更舒心、更丰富、更精彩。
龚玲芳同志虽然人退休了,但思想从没退休。在她心目中仍然十分清楚地知道有70多位居住在上钢新村的老功臣们。面对这70多位的老功臣,龚玲芳同志一次又一次地向上钢街道党工委的有关领导反映,对他们需要格外的关心和帮助。在她的努力和争取下,得到了上钢街道领导的认可和支持,拨出有限的专款为这些老功臣提供服务。于是龚玲芳就不辞辛劳地组织家政员到这些老功臣家里为他们清洗脱排油烟机,清洗空调,拖地板,擦玻璃窗等等,减轻了他们的家务劳动,改善了卫生环境。龚书记还组织技能好的理发师,扦脚师定期为他们理发,泡脚,扦脚等等,还组织他们外出学习参观,文艺联欢活动等,使这些老功臣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做家务的负担,得到了照顾。丰富了文化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特别是使这些老功臣内心深处得到了安慰,得到了温暖。
龚玲芳同志的大爱之心还体现在,她刚退休时,新区有关领导要求她组建浦东新区家政服务行业协会这一工作上。当时(2007年)上海市任何一个区县都没有家政服务行业协会,市里要求浦东新区率先建立家政服务行业协会。龚书记在这项工作中非常投入。她在一没有经验,二没有样板参考,三没有资金支持的情况下,抱着一股热情,一颗爱心开始筹建浦东新区家政服务行业协会。她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把6—70家家政公司凝聚在一起,在2007年10月建立了浦东新区家政服务行业协会,成为上海市第一个家政服务行业协会。为上海市建立家政服务行业协会提供了经验,为浦东新区赢得了荣誉。
在龚玲芳同志的奋发拼搏和辛勤耕耘下。浦东新区家政服务行业协会在成立的第二年就被评为全国优秀家政服务行业协会。以后又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家政服务行业协会、上海市优秀家政服务行业协会、上海市家政服务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浦东新区社会组织优秀党支部等等。
13
徐淑英,女,89岁,离休干部,原中国人民解放军61398部队子弟学校校长。推荐单位:高桥镇
徐淑英,4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47年入伍参军。曾参加过胶东保卫战役、济南战役、莱阳战役、洛阳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88年离休后,她始终坚守党的宗旨,不忘初心,继续献出热情与爱心。主动融入社区,到部队、到居委、到学校、到爱心暑托班等传承红色基因,讲好中国故事,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先后荣获浦东新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上海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浦东新区“增添正能量,争当六大员”活动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
徐淑英同志退休后积极参加“少年爱浦东,共筑中国梦”、“勿忘国耻 圆梦中华”、“ 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等主题活动。先后到潼港小学、学前小学、高桥镇小学、高桥实验中学等学校,她语重心长地说:打败日本侵略者是成千上万革命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切记贫穷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要懂得、体会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树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远大志向,热爱学习、学会学习、主动学习、勤奋学习,争当热爱祖国,追求上进、有远大理想的好少年,中小学生备受教育。
在社区,徐淑英同志主动融入关心支持居委工作。积极参与居委各项活动。每年扶贫帮困慈善一日捐时,她都会慷慨解囊聊表心意。89岁的徐淑英同志以实际行动,践行一名老共产党员晚年的崇高追求。
14
周秋兴,男,70岁,退休干部,原三林镇社发科科长。推荐单位:三林镇
周秋兴同志现任三林镇老干部党总支第二支部书记,他政治觉悟高,时刻牢记党的宗旨,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他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宣传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是党的思想政策的宣传员。
他热心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作为支部书记,他积极开展老干部工作,认真抓好支部一班人及支部全体成员的学习和活动,是老同志心中公认的好书记;他努力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是非分明,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周秋兴同志始终保持退休不退志的干事创业热忱,忠于党的事业,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为公益事业发挥余热,克勤克俭,不辞辛劳,一心扑在党的事业上,他受到了党和人民群众的好评与肯定。
15
范家龙,男,84岁,退休干部,原周浦镇党委书记。推荐单位:周浦镇
84岁的范家龙同志是原南汇地区知名度十分高且德高望重的老干部,曾担任过县委宣传部长,多个乡镇的党委书记,从周浦镇机关领导岗位上退休后,仍十分热心地关心着党、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践行一名老共产党员的初心。
退休后,范家龙同志被党员连续推选为县和镇的党代表,他认真地履行党代表的责任,经常深入基层、走近群众,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是党代表中的姣姣者。
随着年龄的增高和身体状况,他主动提出不再担任党代表,但周浦镇每次人代会和党代会都应邀列席会议,他是特邀代表团的老团长,他尽心尽责地担任好这个“团长”职务,认真地组织好代表团的各项活动,积极带头献计献策,谈体会、提建议,他的建议总是能高屋建瓴、有深度有水准,每次都能受到大会的重视和代表们的肯定。其实,他在许多场合都能为周浦地区的发展献计献策,成了领导的“高参”。
范家龙同志还是一位积极关心社会活动的积极分子,他虽然生过大病开过刀,长期需要服用进口的自费药,他说他的退休工资基本上都花在了药上,但支援贫困地区毫不吝啬,每次捐款都是在支部内最高的一位,他不仅在支部内捐款,还要在社区捐款。
年逾古稀的范家龙同志热心公益,乐于奉献,争当六大员的事迹,有口皆碑,成了周浦地区精神文明建设中一颗老而弥坚的明星。
16
周明昌,男,74岁,退休干部,原宣桥镇人大主席。推荐单位:宣桥镇
周明昌同志于2003年12月退休,当得知宣桥镇尚未建立离退休支部后,他主动提出协助党委把离退休干部工作挑起来,围绕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排出活动计划、组织外出参观、开展专题调研、协助信访接待,使老干部在政治上有了家的感觉,发挥了老干部的积极性,为宣桥镇社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尽管没有分文的交通补贴和通讯补贴,却一干就是10多年。2006年被评为宣桥镇优秀共产党员。
他除了帮助镇里做了大量公益活动外,还先后被区纪委聘为行风监督员;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国家税务局聘他为“政风行风监督员”;区政法委聘他为督察员;被区公安局、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聘他为执法执纪特邀监督员;区关工委聘他为网吧游戏机房老同志监督志愿者。他都积极认真踏实地进行工作,乐于奉献。
2017年宣桥镇正式成立离退休党总支。周明昌同志出任第一任总支书记。在抓离退休支部工作中,能聚焦党委政府工作中心,积极谋划、创新载体、体现特色、有效开展正能量主题活动。尽管刚建立党总支,办公场所和条件都比较简陋,有段时间连吃饭都没有地方,但他都不计较,以身作则带领一班人开展工作。他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轮到他值班不管是天气炎热和寒冷、刮风下雨,都能做到每周安排一天时间,用电话联系高龄、大病和体弱多病的老同志,送去组织温暖,了解他们身体康复情况。对其他同志也经常用电话联系,了解近况。每当有退休同志生病,他每次都会亲自前去探望慰问,使老同志在政治上有归属感、生活上有幸福感。
周明昌同志经常说:“只要他在支部工作,一定要用心、用情做好离退休老干部工作,让党委放心、让党员满意”。他作为一名离退休干部党员,有着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的博大情怀,为时代树立了一个当代老人发挥余热、奉献社会的典范!
17
赵林妹,女,75岁,退休干部,原康桥镇人大主席。推荐单位:康桥镇
赵林妹同志从镇人大主席岗位上退休至今已有二十年,说起赵林妹,三周地区(周浦镇、周浦乡、周西乡)的人都知道她,都称呼她为“赵嬢嬢”。
赵林妹同志退休后从事老年大学的工作,一个农村出生的女同志,学历不高,教育工作也是她之前经历中的一块空白点,但她能根据工作的需要,扬长避短。只要虚心好学,善于团结同志,发挥一起工作同志们的积极性,遵循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工作总能做好的。老年大学创办之初,开班不多,师资缺乏,学员不足,在她带领的团队努力下,从一、二个班级办起,逐步发展到十几、二十几个班级,从声乐、书法、绘画到乐器、烹饪、太极拳等等慢慢发展,逐渐壮大。目前赵林妹同志因年龄关系已不再聘任,但周浦老年大学现在办得风生水起、红红火火,与她打下的扎实基础是分不开的。
赵林妹同志平易近人,热心为大家服务,平时积极参加各种社区和公益活动,因为较长时期担任领导职务,有丰富的行政管理经验,所以大家遇到困难都愿意和她倾诉,她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大家分析,一起探讨解决困难的办法,既有丰富处理问题、克服困难的经验和方法,又有热情和平易近人的作风,深受着社区群众的好评。
在退休支部的活动中,她敢直抒己见,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一是一,二是二,客观正直。支部全体同志都十分尊重她。尽管她年纪不算轻,活动点有时还较远,但她总是积极参加、顾全大局,从不会给组织增加困难和压力。
农村人总将尊重的人称为“嬢嬢”、“爷叔”,不管她(他)年纪有多大。赵林妹同志从年轻时被大家称为“嬢嬢”,一直叫到今天。
18
冯林松,男,70岁,退休干部,原新场镇正处调研员。推荐单位:新场镇
冯林松同志,1948年7月生,中共党员,1966年2月参加工作,退休前先后担任下沙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党委书记,航头镇党委副书记、副镇长,坦直镇人大主席,新场镇正处级调研员等职务,是一位讲政治、敢担当、领导能力强、忠于党的事业的老干部。
冯林松同志退休前二次获市“劳动模范”称号,并荣获“全国敬老好儿女”金榜奖和二次市级“好儿女”金榜奖。昔日的“好儿女”,奠定了冯老敬老爱老的优秀品质,为了更好的发扬这种优秀品质,冯林松主动放弃了安逸的退休生活,担任了新场镇老年协会会长,以便更好的服务新场镇的老年人。在辞去老年协会会长之后,仍然身体力行,主动协助离退休支部的各项活动开展,展现了他全心全意为老服务的基本素质。
冯林松同志组织有能力的离退休老党员组成了“红袖章行动小组”,当好和谐社会促进员和社会道德示范员来发挥退休老党员的余热。十余名小组成员在居民区协同志愿者一起进行参与社会文明巡防,协助维护交通治安,环境整治,调解邻里,家庭矛盾等工作,促进社会文明和道德水平的提升,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作为一名离退休老党员,冯林松同志积极参加离退休党支部活动,丰富组织生活、按时交纳党费、积极谏言。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提醒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执行党的决定,对党忠诚,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持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冯林松同志平时总说:“要把党的事业放第一位”。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19
顾纪东,男,87岁,退休干部,原惠南镇政府主任科员。推荐单位:惠南镇
顾纪东同志退休后老有所为,乐善好施、勤奋好学、积极工作,先后曾获得区优秀党员、市劳动模范、老有所为精英奖和惠南镇十佳好人好事;他牢记入党誓言,执着无私奉献。
1991年12月,他从政府机关光荣退休。当时,蜂业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加上国内外经销商对蜂产品人为压价,严重挫伤了蜂农的生产积极性,养蜂业严重萎缩,无奈之下,许多苦心经营多年的蜂农不得不弃蜂从工从商。眼看蜂业生产严重滑坡,蜂农利益严重受损的现象,具有十多年养蜂经历的他按捺不住了,立志“发挥一技之长,采取蜂农联合,参与市场竞争,从而挽救蜂业,好让蜂农受益”。1993年,年过花甲的他整整365天,走村串户、调查研究,跑遍了南汇、川沙、奉贤等县,组织起了40多号农户,创办了市郊首家集生产、储存、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沪郊蜂业联合社,扬起了蜂业联合创业的大旗,并担任了党支部书记和总经理。
在他的苦心经营、联合社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联合社规模由小到大,产品由少到多,实力由弱到强,蜂农眉开眼笑。他们的蜂产品由原来的2种增加到30多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设立了上百家蜂产品销售点,并远销日本、沙特阿拉伯、也门、阿联酋等多个国家。1997年,他荣获上海市老有所为精英奖。
我的今天,是党和人民培养的结果,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我愿献出自己的一切。” 顾纪东同志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自己省吃俭用,生活简朴,可他知恩感恩、热心公益、慷慨解囊、回馈社会。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关心下一代不仅是党和政府的大事,也是有识之士责无旁贷的要事。2000年,同村的一个贫困户,夫妻俩务农种地,儿子考上了大学,可交不起学费上不了大学。他得知后,立马慷慨解囊,出资6000元帮孩子交了学费,并一直资助到孩子大学毕业,连续资助了四年。
金杯银杯,不如口碑。现在惠南镇的人们一提起他,个个都会翘起大拇指,夸他是世上的好人,共产党的形象,老干部的楷模。
20
郭龙清,男,68岁,退休干部,原大团镇副调研员。推荐单位:大团镇
郭龙清同志于2011年在大团镇机关退休,退休后退职不退岗,担任大团镇老年协会会长,2014年又担任大团镇机关第二退休支部副书记。期间,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团结带领全镇的老干部、老年人为家乡建设作贡献,倡导社会文明,营造社会新风,是大团地区老干部、老年人的知心人。
郭龙清同志积极配合镇政府的工作,积极参与“阳光睦邻点”的建设,全镇有27个“阳光睦邻睦邻点”从组织筹建,活动计划、人员配备、检查评级等工作,老年协会都参与实际操作。郭龙清同志经常深入各村,指导各村“阳光睦邻点”的工作,开展以老年人为主体的各项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谈心、拉家常、学习时事政治,观看文娱节目、学跳广场舞等,使“阳光睦邻点”成为老年人温馨的港湾。
郭龙清同志在任大团镇老年协会会长期间,认真开展“老伙伴”活动,至2018年,“老伙伴”志愿者171人,结对855人。郭龙清同志与各村的老龄干部保持密切的沟通,从组织结伴、活动情况和工作布置等,都能做到上通下达、有条不紊。郭龙清同志还十分重视“阳光睦邻互助点”的活动平台,作为开展“老伙伴”活动的阵地,他定期相约至各村的“阳光睦邻互助点”,了解老伙伴活动的情况,在他的带领下,大团镇的“老伙伴”活动出成效,很好的弘扬了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
郭龙清同志担任退休二支部副书记以后,密切配合支部书记陆四根同志,日常工作都有老郭负责,和支部的退休干部保持经常的联系,从活动的通知、活动的安排、活动的服务等具体工作,他都能任劳任怨,支部中有体弱多病的退休干部能经常去探望、关心他们,深得支部同志的好评。
21
沈入群,男,87岁,离休干部,原浦东公交公司学校教师。推荐单位:杨高公交
沈入群同志1991年离休后,关心浦东建设与发展,和浦东公交公司退下来的3位老同志一起,自行编制《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现状图》,由于未经正规的地图出版部门编辑审核,只能内部使用、赠送。随后,正式出版了《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示意图》,至此与浦东地图结下不解之缘。
浦东开发建设日新月异,来浦东办事、旅游的中外人士日渐增多,他们编制出第一张《浦东新区便民地图》。浦东发展的速度是超常规的,所编制的地图也难以赶上浦东的新变化。1998年4月,《浦东新区便民地图》在问世一年多之后就予以再版,而仅隔一年, 1999年4月又将第三版《浦东新区便民地图》奉献给读者。2000年4月,《浦东新区便民地图》又以新的面貌面世,这也是二十世纪最后一张浦东地图,凸显的是浦东变化实在太快。
沈入群同志还担任了浦东新区老干部宣讲团团长,关心和帮助下一代成长。多次率老干部宣讲团到上海华师大二附中、建平中学、高桥中学等中小学校宣讲雷锋精神、十八大精神等,并与学生座谈,向中小学生进行革命理想传统教育。
沈入群同志关心农民工子弟,先后向六所农民工子弟学校捐赠二千元的学习用品。并和其他老同志一起资助云南省姚安县贫困学生,与2名学生结对帮困,从初一开始,资助每年每人五佰元一直到高中毕业。其中一位同学在老沈的帮助下顺利毕业,并听从老沈建议参军,现已是一名解放军军官。近十年来,他先后捐资二万余元,用于关心、帮助贫困学生学习成长。
沈入群同志曾被评为全国离休干部先进个人、上海市离休干部先进个、“上海好人”以及浦东新区优秀共产党员标兵。
投票规则
1、时间:12月26日——1月2日
2、每人限投一次。
3、投票选择至少选择5位候选人。
4、为保证本次投票的公正、公平原则,投票请勿使用第三方刷票软件!
【信息来源:新区老干部局】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