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4日,由全球PE论坛组委会、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基金业协会承办的“2022全球PE论坛”在首钢园区-香格里拉酒店成功举办。
下午论坛围绕未来可持续投资、专精特新、LP、S基金、新能源投资、农业科技投资、医疗健康投资、另类投资等八个话题开展了平行论坛。其中平行论坛一未来可持续投资专场,以“从可选到必选,未来可持续投资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邀请到国富资本董事长、北京基金业协会副会长熊焰先生,弘毅投资北京平台总经理、弘毅绿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始合伙人乔伟先生,平安银行总行基础设施事业部总裁兼投资银行事业部副总裁宋卓先生,KKR投资集团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执行董事花长春先生,财新传媒副总裁、财新智库执行总裁高尔基先生就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以下是平行论坛嘉宾讨论的内容整理:本文字数:13304字阅读时间:30分钟
平行论坛一:未来可持续投资专场
熊 焰北京基金业协会副会长国富资本董事长
主持人熊焰:欢迎大家参加这场平行论坛。这场的主题是:“从可选到必选,未来可持续投资的机遇与挑战”。未来可持续投资是一个比较宏大的概念。按照我的理解,它实际是把企业投资从原来专注于企业内部的财务数据,叫做内部性,放眼到了企业发展的外部性,也就是企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社会等等一系列的影响,为的是能够更持续地,更均衡地、更长期地成长、发展。
下面先请几位嘉宾每人介绍一下自己及所在机构,以及介绍下自己对于这个主题的认识与看法。
乔 伟弘毅投资北京平台总经理弘毅绿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始合伙人
乔伟:谢谢熊总。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乔伟,来自于弘毅投资的北京平台。我在政府工作将近20年,曾经做过招商局局长,也做过金融局局长。到了弘毅投资之后,正在致力于弘毅集团的转型发展和现在的产业布局。
在座的很多朋友们都知道,弘毅是一个老牌的PE机构,但实际上我们现在已经变成了老树发新芽的机构。2018年之后弘毅做了比较成功的转型,现在以集团化管理模式出现。从过去做大的盲池基金,美元基金也好,人民币基金也好,现在已经按照各种垂类,按照各种专业领域做专业化基金。
在今天的话题下,在可持续投资,在ESG管理上,我们会在集团的角度,把我们所有的垂类的产品都集合在ESG这样的一个管理机制下,我们也在“双碳”赛道布局了一个绿创基金,落地到了安徽合肥。
另外我们整个集团在像不动产投资、生物医药、科创文化等等领域,我们会把绿色投资、绿色金融和ESG的理念应用到所有的集团领域。我就简单介绍这些,谢谢!
主持人 熊焰:下面有请宋总,他来自于深圳。
宋 卓平安银行总行基础设施事业部总裁兼投资银行事业部副总裁
宋卓:非常感谢熊总,非常感谢会议的主办方。我是来自于平安银行,我在总行主管投行业务,可能跟今天在座的所有其他机构不太一样,我是来自于一家商业银行,所以我不是单纯的从股权投资这个逻辑来介绍我们在可持续投资,还有ESG方面的一些事情。
我想从两个角度来讲:
第一,对银行来讲,我们自己追求一个可持续的发展。中国的银行业和金融业这些年,随着宏观经济变化,跟过去有很大不同。上午论坛的时候,不管是李扬先生、徐林先生,还有其他几位都讲了一些变化。
我想最大的变化就是从过去依赖于土地财政,依赖于房地产,依赖于基建,开始逐步向新兴行业、新兴产业发展。对于商业银行来讲,自身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然需要关注新的行业、新的赛道,只有在这个方面,银行才能看到自己的未来。第一个角度,我是从银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来讲。
第二个介绍一下平安银行乃至平安集团在整个ESG板块做的一些工作。大家知道平安银行的控股股东是中国平安,我们是两家A股上市公司。在A股上市公司里面是第一批每年推出ESG报告的企业,我们自己在社会责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同时,随着这两年国家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ESG这个领域的投入,我们自己在绿色信贷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应该是全行业首家在总行设立绿色金融事业部的一个一级部门,来主导全行的整个ESG工作发展。
去年以来,我们绿色金融相关的贷款大幅增加,大概投放额比上一年增长50%以上,也体现了我们在绿色转型方面的一些决心。
谢谢!
主持人 熊焰:谢谢宋总。下面有请花博士。
花长春KKR投资集团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执行董事
花长春:谢谢熊总,谢谢主办方的邀请。我叫花长春,来自KKR。我是去年5月份加入KKR的,主要是在宏观研究服务整个投资的,KKR是1976年成立,至今大概46年,在全球的规模接近5000亿美金,PE是很大的一块。目前来说,KKR对于亚洲和中国这边有一个非常大的期待,愿意和中国一起成长。
就ESG这个话题,KKR基本上把所有的投资决策,整个过程都已经融合了ESG的评估,一会给各位领导再详细汇报一下。
2011年之后,KKR就发布所投企业年度ESG信息披露和报告,相对来说,在这个行业里面做得比较早。从可选到必选,我们认为:第一,这是一个大的趋势,面临着整体的气候变化,整体社会治理的变化。如果不遵从ESG原则,很多方面的投资风险并不是来源于传统投资领域的一些风险,而是更多来源于其他领域,尤其是ESG领域。从趋势上来看,这是必然的过程。
另外,从学术上来讲,我们也看到一个现象,目前金融学的转变更多的ESG要纳入进来。金融学另外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未来很有可能就是在这个领域里面有很大的发展。无论从实践到学术领域,我们都看到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在变化。
我就先介绍这么多。
主持人 熊焰:谢谢花总,下面有请丘键总。
丘 键华平投资中国区战略总监
丘键:谢谢熊总。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各位老朋友、新朋友,我是丘键,今年刚加入华平投资。作为全球领先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华平投资已经深耕中国28年。我们长年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以负责任的方式开展各项投资。
当前,全球各国都在积极促进绿色低碳转型,习主席也在2020年提出了我国的“双碳”目标。目标提出后,全国各地、各政府部门都积极响应、主动推进相关计划和行动。与此同时,我们认为投资机构和企业在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华平投资从2014年开始系统地开展ESG工作,一方面,将ESG因素纳入我们项目投资决策和管理的全周期,帮助我们发现投资机会、降低投资风险;另一方面,积极支持被投企业提高ESG治理水平,打造更加可持续的企业最佳实践。
2021年,华平投资成为了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UNPRI)的签署机构,承诺以更高标准和透明度开展ESG工作。
此外,华平近期在绿色低碳方面的另一项重要举措是对公司2019年至2021年范围1、2和部分范围3的碳排放进行了准确的、可验证的计算,并实现了对2019-2021年公司层面碳排放量的抵消。
主持人 熊焰:谢谢丘总。
最后一位是一个伟大的诗人的名字高尔基。我没来得及问高总,你这名字是自己起的?还是父母起的?高尔基的名字,在我们这代人心目中是一个极其响亮的名字,那个文章叫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高尔基财新传媒副总裁财新智库执行总裁
高尔基:谢谢熊老师,我的名字是我父亲起的。也非常有幸,这个名字在我们这一代人中间非常地受人关注。今天参加熊老师这场非常荣幸,这一路一直是沿着熊老师的脚步在向前走,当年我是第二批并购交易师,熊老师是第一批。
在场的几位朋友、同事都主要是买方或金融机构,我代表的是一家金融数据公司,也就是乙方,跟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我来自财新,大家可能比较了解的是财新传媒。8年前,我从投行加入财新,配合舒立发起成立了财新智库和数据整个板块。到今天这个业务初具规模,5年大概做了5个并购,逐渐形成了数据研究、指数的业务框架。今年年初在全国网信办发布第一批的内资金融信息服务牌照的时候,我们拿到了牌照。
在ESG领域,我分三个方面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个是在媒体+智库领域,我们做了一些事情。2019年成立了ESG30人论坛,会聚了很多国内ESG的专家。就是把行业里边很多丙方、丁方、戊方的这些ESG的专家能够团结在一起,为政府建言献策。
去年又推出了双碳行动+,今年推出了ESG2.0,这是相对来讲偏学术的一些倡议。
在ESG和业界结合的方向,我的理解有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Green in finance,一个方向是Finance in green。Green in finance就是说怎么服务于这些金融服务,这些大佬整个公司的ESG建设。我们这几年做了两件事,一件是2016年配合证监会开始对全国上市公司进行ESG数据的积累;另外一件事情,中国PEVC行业评选,我们和全球PE论坛组委会合作已经有五、六年了,去年开始承担所有入选机构的ESG和大数据舆情的筛查。大家只要入围都能够拿到一份财新数据做的报告。
Finance in green又分两个方面,一个是二级市场,一个是一级市场。二级市场用ESG因子来做Smart Beta的加强,应该说效果还是很不错的,过去一年半能达到30%、40%的投资收益。在一级市场,我们是用大数据筛查的方式寻找标的和一些地方政府,也有一些非常成功的经验,后面有机会,再和大家多多汇报我们的工作。谢谢!
主持人 熊焰:谢谢5位嘉宾做的自我介绍。
我叫做熊焰,现在在国富资本做管理合伙人。国富资本是几年前我辞职创业建的这样一个股权基金管理平台,它的主要方向,一个是数字产业,一个是碳中和,与ESG、“双碳”投资高度吻合。
我们今天下午第一个跟大家讨论的话题。金融作为实体经济重要的支撑,作为一个主动的投资机构,它面对“双碳”、ESG,比原来我们对于企业认知,专注于企业的收益、成长,这样一个基础认知更宽、更久、更长的投资,对我们一些金融机构要做哪些应对和准备?这个话题,请各位都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乔伟:提到了投资作为一个金融的杠杆,能够对整个ESG和绿色投资的带动。
去年大家可能有很多话题提到,不要把“双碳”变成一种运动。因为我以前有20年在政府工作经历,经常会喊口号,经常会做一些形式上的东西。现在我们作为一个投资机构,从绿色金融的角度来说,无论说投资、银行,还是在做ESG管理的每一个细节过程中,都是要践行整个绿色投资和可持续发展的话题。并不是说投了分布式发电,投了风力发电,投了这些新能源设施才是做了绿色投资,而应该我们把绿色投资的每一个理念、每一个行为都应该固化到日常活动、日常工作当中。
弘毅投资在很多领域,不论说被投项目,还是说在投的一些行业和技术上都是在践行绿色投资的理念。比如说,我们自己的办公室,比如说我们自己的不动产投资,对这个楼宇的老破旧的改造,要从节能、从环保的角度,开始对这个楼的碳资产,这个楼的“双碳”目标进行评估。我们自己的办公现在已经全部变成了共享办公,没有固定的工位,没有固定的办公室,完全是数字化、智能化、共享式的办公平台。基本上我们就为每个人所耗费的这些能源降低了你的碳排放,就是用这样一些实际行动,包括我们自己的餐饮有17个品牌,大概400多家快餐连锁店,在这些场景上实行绿色投资。如果自带餐具,不需要打包盒,就会给你积分,就会给你优惠券,这就是我们要践行绿色投资。
弘毅现在涉及的领域比较多,餐饮、医疗、生物医药、科创文化。我们投资的这些领域都会做成一个“双碳”的场景,希望被投的企业都能够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当中实现节能降碳。包括我们在安徽合肥设立的绿创基金,也是国内在“双碳”领域来说相对有点特色。
中国最核心的经济增长点是来自于工业园区,来自于各种各样的园区,我们就做了一只围绕着园区的综合节能投资基金,我不投重资产,不投硬的东西,我们投很多软的东西。投这些园区的微电网、工业互联网、国网的电力市场侧的一些大数据的公司,做算法的公司,希望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的手段,达到这些物理设施的节能降耗,这就是要最终达成的“双碳”目标。我们很积极参与了北京基金业协会未来可持续投资的倡议。我们认为从中基协到地方行业协会,我们将来都应该把被投企业的应用场景作为你投资项目的评价指标,作为一个评价体系。今天有银行的,也有媒体朋友在,未来我们会从每一个环节,从中小企业的信贷,从你个人行为的执行,对你个人信用评价,都应该和绿色投资,都应该和ESG进行紧密结合,这样才能达到一个实效,不要把“双碳”目标变成运动式,而是变成实实在在能够看得到结果的一项工作。
我就说这些。
主持人 熊焰:谢谢乔总的介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投资机构如何在自己的投资行为中以及在自己日常的工作过程中来贯彻ESG,贯彻“双碳”的目标,真的是别人让我做变成我自己想做,动脑筋做好,这样一个状态。
宋卓:刚才乔总的分享的确给了我们很大的感受。
因为银行作为传统的金融机构感觉还没有像弘毅这样比如说能做到共享办公,开放式工位,完全数字化、智能化,当然这个方面,随着这两年疫情的变化,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可能大家知道,平安集团和平安银行在科技上的投入,在全国这些传统的金融机构里面是非常大的。的确,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也是朝着绿色办公、绿色运营方向去努力。
我接下来想讲两个方面:
第一,从银行本身的业务经营来看,我们是怎么践行“双碳”理念或者是ESG理念?
对商业银行来讲,去履行“双碳”也好,履行ESG也好,不光是一个政治正确,或者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号召做的事情,也是商业银行赖以生存发展,立足现在展望未来必须要做的事情。因为这个行业在变,市场在变,宏观经济环境在变,所以我们立足于传统的地产、土地、基建,还有地方政府平台等等,这些信用理念我觉得已经不适应于当前的这样的一个新的环境,我们也看到了国家“30/60”,在“双碳”,在ESG方面的一些决心和举措。平安在这方面比较早地布局了这几个新的产业链。
我们整个绿色贷款增长相当部分是给到了风电、光伏的上下游产业链,是给到了新能源汽车及其上下游产业链,这是我们在过去这些年的一个心得。
第二,为什么今天作为银行业的代表能坐在这里跟大家交流?因为我们在为这些进行ESG投资或者说服务ESG企业过程中发现一个问题,传统信贷的思路是很难去对一个企业,一个标的进行判断的。传统的说它可能是一个很强的信用主体,有非常好的现金流,或者说比如有土地或者房产的抵质押。但是我们在为新兴企业、行业的客户提供服务的时候,已经不仅仅能够去依赖于传统的这些信用评估手段,所以我们想到了私募基金这个大的行业,想到了有一批聪明的投资人,他们是用股权投资的方式介入这些企业。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实际上他们是比银行的债权基金更劣后的一批基金,我们认为专业的投资人往往能给我们非常好的评判依据和手段。我们跟聪明的投资人交朋友,就一定能找到好的企业,去降低银行的风险。当然,往前延伸,一会儿我们在另外一个话题会谈到,银行能做的不仅仅是一笔贷款,可能还有很全面的服务,也就是生态的概念。
谢谢!
主持人 熊焰:谢谢宋总。在我的知识体系中,平安银行和平安集团应该是中国金融机构中在科技上,在信息化上做得最好的。同时,他们在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上也做了很大的努力,谢谢宋总。
花长春:一开始汇报KKR把可持续或者说ESG是融入到整个投资所有过程当中,所有决策当中。刚才几位领导讲的,在整个选题过程当中,我们就会有主题性的选择,其中就包括可持续和ESG。每一个项目投前都会有ESG的评估;投中,包括投决会的时候,ESG是一个很重要的考评;投后管理当中,一般来说,投入的一个企业,会有一个百日计划,百日计划里面就有ESG整改,2010年之后都有这么一个传统。
2011年开始,每个年度都会有一个公开透明的关于所投企业ESG的评估。所以把ESG的评估和价值创造落实到投资的每一个过程。
第二,有三个原则做这个事。
1、要真实可靠且透明;2、通过ESG帮助企业创造价值;3、要把全球的经验和各地的实践相结合,有点类似于普遍真理和当地的情况相结合。在整个过程当中,案例很多,包括我们投的中国的化工企业变成一个ESG评估第一名的企业,这个我觉得都是有据可查的。
另外一个从人员设置方面也是非常重视的。包括有一个十多个人的团队,专门叫可持续投资团队,所有的PE项目,涉及到相关的问题,可以跟他们进行交流,大部分都是从事ESG的专家。在这个基础上,还有一个第三方独立的ESG可持续投资咨询委员会,这个是2020年新成立的。从人员,从整个机构的设置上,也保证往这个方向去转变。
第三个,刚才领导们提到投资方向上。KKR不光投资方向是做这样的尝试,同时,策略上也做这样的尝试。KKR有一个叫Global impact fund-全球影响力基金。按照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来设定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有17个目标,包括零饥荒、可持续的社区和城市、气候变化,还有比如说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等等一系列。参照这些目标,它有一个专门针对这个的策略。在以往大家都担心的一件事情,ESG的投资会降低你的投资回报率,之前的确有很多无论是业界还有学术界在当时把ESG作为一个成本项。在ESG投资过程当中,你会发现,只要你是长期的资金,参照ESG的标准可以帮助你的长期回报,在金融学里面有一些转变,目前我们也看到很多研究。无论是方向,还是实践过程中,我们还是非常有信心的。我就汇报这么多。
主持人 熊焰:请丘总。
丘键:谢谢熊总。
作为投资机构,我想主要从我们的投资策略、尽职调查和价值创造三方面介绍华平支持绿色低碳转型的具体做法。
在投资策略方面,华平持续关注受益于ESG议题的投资主题,例如低碳转型、供应链合规以及网络安全等。我们不断完善我们的气候战略,以TCFD(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框架为指导,思考与气候变化有关的风险和机会,及其对我们业务的影响。
我们在2020年夏天宣布在华平新的全球基金中不再进行与碳氢化合物相关的投资。为了支持这一转变,我们建立了一支专门的能源转型投资团队,并且已经在与气候有关的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投资。在全球范围内,我们投资布局了电网韧性、可再生能源价值链、工业流程的去碳化和碳市场等领域。
在中国,我们也投资了受益于绿色低碳转型推动的企业。比如,去年我们投资了光羿科技。它是全球电致变色技术行业的领导者,专注于柔性智能薄膜的研发与生产。光羿科技研发出的柔性电致变色固态薄膜,通过其隔热控温的特性,降低能耗,促进节能减排,目前已经应用于多个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在建筑、消费电子等高速增长行业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场景。
在投资项目的尽职调查方面,我们的投资团队会与我们的专业ESG团队一起评估新项目所存在ESG风险。在涉及到某些ESG风险相对较高的投资机会时,我们也会引入外部专家资源,对特定的ESG因素进行深入研究,以便全盘考虑其中的风险和机遇。投资团队在项目投资备忘录也会体现我们对ESG的各个因素的考量与判断。此外,我们也在不断优化我们的ESG尽调框架,并且根据我们所投资的行业特性,对投资团队进行针对其所投资行业的ESG相关培训。
除了投资策略的调整,我想从“价值创造”的角度分享我们在ESG 方面的一些实践。作为“企业家成长伙伴”,华平投资的愿景是在帮助被投企业不仅在商业方面取得成就,也能持续创造社会价值。在投资后,提升被投企业的ESG认知及实践是我们价值创造的重要一环。
在这里,我想特别分享下华平对亚太区地产被投企业的ESG赋能工作。过去两年,在我们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众多地产被投企业制定了ESG战略,推出了ESG路线图,并发布了ESG报告。
比如,ESR由华平投资和企业家于2011年共同创立,目前已发展成为由新经济驱动的亚太区最大不动产管理公司。在华平和ESR共同努力下,ESR不仅制定了完善的ESG政策和供应商行为准则,还发布了其ESG五年发展蓝图并积极付诸行动。2021年,ESR在 GRESB(全球房地产可持续标准)评估的多个类别中名列前茅,并在MSCI ESG评级中获评为A级。能源的可持续性(Energy Sustainability)一直是ESR的首要目标之一。截至今年6月,ESR集团(包括ESR、ARA和LOGOS)的总体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已超过100兆瓦。
我们的被投企业PDG和魔方在ESG领域也都有亮眼的表现。目前我们也在将它们的经验分享给我们其他地产领域的被投企业。谢谢!
主持人 熊焰:谢谢丘总。丘总不露痕迹的做了一点点广告。
高尔基:作为本场乙方代表,有一个感受。一件事情,只要甲方想做,就一定能做成。为什么甲方想做?我稍微分享一下我的理解。因为我认为ESG对于中国经济下一步的发展能够带来新的需求。当它能带来新的需求的时候,就能带来新的增长。
我们内部会有一些口号,比如说一个口号叫做“高质量发展就是新经济+ESG”。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就是一个技术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的结合,而ESG在这个里面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一点,推动经济很长一段时间,很大范围影响的发展动力,往往具备两个要素。
一个要素是具备工业化的规模效应,越大越省钱,越大越有收益;另外一点能够积累下来丰厚的金融固收类的资产。这两点加起来,这事就可行了。刚才几位老总讲了很多,比如说ESG相关的产业,发展都很久了,很多公司可能都二三十年的历史了,但为什么最近的这一两年,资金逐渐开始充沛了?大概跟这些要素逐渐地充实有关系。
这个行业的发展,我们观察有几个要点需要注意:
1、基础设施。大家都是甲方要投资,一方面要对标的有更好的认识;另一方面对自身要有更好的认识,所以就有一个数据公司在背后提供服务,这是基础设施。
我们来评估一个数据好坏的时候,除了它的真实、合规、有效以外,特别是在ESG这个场景,因为这个场景比较复杂。我们一般讲是4A原则,大概可以理解为,能加工、可沉淀、能获得、可理解和使用,否则都没有用。为什么?因为ESG是一个涉及到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很多人不是合格投资人,我们积累的数据得能让他看得懂。
2、行业组织。这个ESG的专业机构整个发展有前后两个问题是很严重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在大概2018、2019年之前,这个行业的主要问题就是大家都处在丙方、丁方、戊方的环节,就是它的服务不能直接到达甲方,中间肯定隔一层,以及甲方可能不付费。他们本身的力量也很弱,很多公司甚至很难持续发展,所以我们当时成立了一个组织,就是ESG30人论坛。到了大概2021年或者今年,这个行业又开始有一些新的问题。比如说这个数据,到底是给买方服务的,还是给卖方服务的?这里面会有利益冲突问题,所以这个行业组织对整个行业的合规就很重要。
合规又涉及到第三个问题,一个涉及原则的问题恰恰是极其需要讲原则的。现在新的问题就是“洗绿”,甲方肯定是不喜欢企业洗绿的,企业肯定想洗绿,现在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我们这一段时间一直在讲要一定要打击洗绿的,要反洗绿的,为什么?如果不反洗绿,劣币就会驱逐良币,这个行业没法往下搞,所以第三点是反洗绿原则。
第四点是金融创新,这一点也很重要,因为你要在这个行业里面,把它的固收资产给它发明出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而且很难的一个事情,比如说我们为什么要实验ESG因子服务于Smart Beta?要把被动投资当成一个未来重要的工具来推?跟这个都是有关系的。
呼应一点,就是为什么ESG是一个需求?有人统计过,整个“双碳”能够给咱们国家未来带来140万亿人民币的投资,90%是贷,7%是债,3%是股,金融创新为什么很重要?因为第一总量摆在这儿,怎么投、怎么花很重要。第二,如果这个结构就是这样子,分别能不能体现它的作用?一般来讲是三句话:贷得流动起来,如果贷不流动起来,钱借出去,直接沉淀下去,就没有流动性了。股要沉淀下来,因为在二级市场轻飘飘的股票是没有价值的,风险是非常大的,要通过指数基金的方式沉淀下来,能够吸纳更多的民间投资。债的场景要扩张出去,对于资本市场重要的作用才能发挥出来。
我就先分享这几点。
主持人 熊焰:谢谢高总。高总刚才讲到了我们下面一个话题,就是ESG可持续投资,现在已经从可选项到了必选项,由原来倡导,先是各种协会、政府组织等相关组织的倡导,包括2021年9月5日,北京基金业协会也做了这样一个倡导,到现在逐渐已经变成了必选项,就这个话题,各位有什么见解?怎么认识?从高总说起。
高尔基:第一点,还是从ESG已经成为一种需求,它在拉动需求。
如果落到企业层面,我们7月份推了ESG2.0倡议,当时跟很多商学院的教授聊,有一个感受。这个ESG不能只成为企业的一个责任和义务,这个ESG必须成为一个企业培养它长期竞争力的要素。但是从学术角度上来讲,不能骗它。你花了一笔钱写了一个报告,就基业长青了吗?不是的。一定要形成内在的自洽。
我们又引入一个概念,所有的利益相关方。当一个企业在所有利益相关方层面都有足够交互的时候,它在所有利益相关方身上花的精力都能够在长期的视角里面形成它的竞争优势,这个事讲的一个很清晰的案例。比如说咱们以前讲中国企业“走出去”就经常讲stakeholder(利益相关方),因为你在外面做收购的时候,不能只顾及股东,不能只顾及员工,也要考虑社区、政府、环境,旁边的邻居,甚至员工的家人,这个逻辑是类似的。当你按照ESG做事,你能够得到ESG从资本市场上给你的回报,从业务上给你回报的时候,自然就是一种必选项。
第二点,Green in finance就是我们能够看到从企业反过头来到了甲方,到了投资方的时候,一方面投资要依据这样的原则。作为一个企业本身也要依据这样原则的时候,这个必选项本身能够形成投资机构自身的竞争以及投资行为能够挖掘出未来更多的红利。我们的视角里面是这么理解这个必选的概念。
往往现在大家都很希望ESG的标准要统一,很长一段时间比如说证监会给的是一个指导意见没有统一。我们感觉,其实抛开场景说ESG,是耍流氓,在不同场景下ESG的标准可能不一样,原则是一样,但具体的很多指标不一样,这一点对上市公司来讲,对于企业来讲,这个场景不一样,所以ESG整个数据体系、标准体系,可能会比想象的还要更丰富一点。
还有一点必选项,本身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是什么呢?因为是跨境金融的场景,这是大趋势,不可能说再闭关锁国。跨境过程中,ESG本身不仅是个投资标准,还是价值观等等其他的一些标准。在这个里面怎么进行更好的利益权衡、金融合规,最终大家形成妥协。在这种情况下,ESG已经不仅是原则了,同时可能是一个战场。我就分享这么多。
丘键:如今,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拥抱ESG理念?因为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不论是对投资机构还是被投企业而言,我们都需要聚焦于长期发展。这不仅是一种国际文化和价值观的趋势,更重要的是契合了全球治理理念,并真正创造价值。
我们发自内心地认为ESG将帮助投资机构发现投资机会、降低投资风险,并支持被投企业可持续发展。ESG不是一个可选、锦上添花的口号,而是一个必选的投资逻辑和理念。谢谢!
花长春:从可选到必选是一种转换。
我有三个转换对应这一个转换。
1、之前很多人传统理论上把ESG看作成本是负担,如果你着眼于长期,作为长期投资者来说,一旦你执行了ESG的框架和评估,真正落实ESG整个框架,长远来看,一定是能够赚到相对比较确定,稳定的钱,这个观念一定要转换。
2、以前可选、可做,可不做,一般都选择不做,觉得短期是成本。到必选的时候,大家一窝蜂的全上。像这种急速的转换,突然的转换,尤其是在新能源领域投资里面,政策领域也看得到。我们希望不要有这样的转换,应该再一个规划性更强的,把这些细节考虑到,不能因为短期的诉求,突然一窝蜂上了之后,关停电也好,或者说关闭其他的能源,使得整个供应链产生很大问题,这也不是ESG。
3、因为ESG投资也好,可持续投资也好,需要大量的资金。有测算一百多万亿,也有测算三四百万亿的,绿色金融的需求,到2060年碳中和的时候,需要投资这么多。在这个里面,金融机构都谈到了很多,起了很大作用,政策做了很多改变。我还有一个跟私募股权投资相关联的。我认为私募股权投资不应该理解成纯粹的金融机构,它应该是理解成企业直接投资。在监管方面,上午有领导也提到了,它是一个私下的,应该跟企业的直接投资有一个相对来说同等对待,既要符合金融企业的合规,真正监管细则方面应该像对待实体企业一样对待它,它做的是长期投资的事情。
比如说,咱也不是说要求给外资KKR或者是华平有更好的政策,但是像这样机构来的话,它应该是作为外商直接投资来同等对待的,国内的像企业一样去对待。我们从可选到必选的转换,需要这么三个转换。
谢谢!
宋卓:刚才两位投资界或者说PE的代表,花博士和丘总讲了一下,从股权投资维度来理解可选、必选的问题。
作为一个商业银行往往可能跟今天这个话题关系不大。为什么我们也很积极参与到这个里面来?
我们因为这个行业的转变在信贷投放上要从传统的地产、基建、政府平台,开始向绿色能源、“双碳”、ESG转变,这是一个出发点的初心。
更为关键的是在整个投资过程中间,站在一个商业银行角度,我们是能够做一些事情,能够做一些贡献。无论是刚才高总谈到的在140万亿的投资里面,将近100万亿70%的部分做一个债权和固定收益的投资。还是上午建平主任谈到的对商业银行在募资端,在退出端,甚至投资端的一些想法。
今天我们也走到了这样的一个环节。过去的基金生态,北京基金业协会也好,或者PE投资机构也好,更多的可能是跟律师、会计师、券商、被投资企业,这样的生态链或者环节打交道。但是我想可能对商业银行来讲,虽然我们来得晚了一点,但应该是不算迟的。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还是有很多事情要去做。
很简单举个例子,我也是今天听了各位的分享,包括上午各位领导的讲话。募资端来讲,《资管新规》以后,整个商业银行在基金业的募资端参与都非常的少,过去的模式不可持续。
今天视角来看,无论是零售客户,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其实对于股权投资和资产配置的方向是不会变的。因为平安除了银行以外,背后还有险资。我看到一个数据,平安寿险权益类资产配置远远低于银保监会要求的30%。在资产收益率下行的时代,如果我们不去把更多的资产配置于股权投资,可能很难去面临存贷利差,或者叫资产和负债利差应对不来这个局面,这是募资端未来会有更多的资金引入到这里。
我们也很荣幸跟KKR合作了一只私募股权基金放在我们银行的代销平台,有很多高净值客户对这只基金很感兴趣。
从投资端来讲,刚才华平也好,KKR也好,本身就是银行非常好的合作伙伴。两家基金做了大量的并购交易。银行的资金是非常好的一个提升股权收益率的杠杆资金。如果在美国更多体现在并购的债券,在中国,在商业银行体系里面还是银行的并购贷款,这一点我相信可能我们跟在座各位已经有非常深入合作了。
第三方面从投后管理的角度,这一点不做多的阐述。银行在风险控制的一些手段方面,是可以有助于帮助基金去控制它的投资风险。
最后,讲到退出端。上午建平主任讲到现在在中国最主要的退出可能还是在资本市场,还是在IPO。以并购形式退出,或者以S型基金退出,在我们这儿都是非常新鲜的事物。其实S基金本身具备很多,比如说投资期限短,从盲池到明池一系列的特点,或者它的收益率相对比较稳定,回报比较稳定。它跟我们银行理财资金,就是它的的匹配性,比传统的去做LP的方式,投盲池的方式更加匹配。
现在在大的ESG投资背景下,过去更多是一个丙方、丁方等等来参与,到逐渐现在我们投资人被投企业参与,但是商业银行作为最传统的金融机构之一,我们要去深度参与到这个生态基金中来。一方面为了自身长远发展,第二方面贡献我们的社会责任。当然这条路才刚刚开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也是我们愿意领先一步向各位来学习、请教的很重要的一个方向。
谢谢!
乔伟:我就简单说几句。
从可选到必选最关键的还是一个观念转化,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化。投资的过程是一个学习过程,也是一个应用的过程。我们真正的把可选项变成必选项,一定还是要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在应用过程中,比如说做投资基金,管着过千亿的规模的资金,我们的生态圈,我们的被投企业有着大几十万的从业人群,如果你能够踏踏实实的,我就是为了应对指标去填这个数,还不如把它变成一个主动的能在自己生态圈里面,在我管的基金规模里面,在我的从业人员里面,我们长久的应用下去,那就是主动性,能够实现现在ESG目标。
主持人 熊焰:最后5分钟,抛给几位投资机构的朋友。
站在机构的角度,在可持续投资赛道上,机构该做一些什么方法论投资架构的优化与迭代,找到更适合的标的?比如说协会已经开始发布最佳20。我们的投资体系建设做一些什么样的优化与迭代?
乔伟:互联网这个大潮过去之后,并不是说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就不好了。在ESG领域当中,还是应该在智能化、数字化领域,能够产生一些迭代的资源。
我的感受上,在我们的内部也好,还是外部的资源上也好,如何把它能够量化?怎么样为协会、在绿色投资领域来说,怎么能贡献我们的经验和我们的一些惯例。所有的规则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才有监管和将来定的规则。在这个方面,我们会积极拥抱监管,也会积极贡献我们在实践工作中能够得到的这些经验,形成量化的东西,把一些过去投资领域当中迭代的技术,用到ESG管理的实践当中。
花长春:首先一条,在整个研究的主题过程当中,寻找方向的时候,我非常赞同乔总说的。
一个是能源转型,还有一个数字化,这两个是和未来的ESG、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投资等相关联的主题是非常契合的。我们在产业链上做了很多探寻。
第二个,在ESG整个框架里面是有100多项ESG的框架细项,在尽职调查和在日常的时候,能够落实到细处,在真正的投资过程中能够起到作用的。
第三个,无论是投资还是单纯的策略方面。在这一块,我们是跟紧趋势。比如说全球影响力基金或者策略,典型的投了新加坡的BBP和澳大利亚的Greencollar,可能是跟联合国相关联,不光是“双碳”目标的问题,还有比如说生物多样性,还有土壤改善等等一系列的其实都是在投资策略里面。当然还有更多的是比如说能源、系统的设置,比如说对于整个的供热、空调,还有排污等等一系列的系统设置方面,在这一块也是进行设计的。
我就先说这么多。
丘键:未来投资方向或者投资策略的选择,需要同时考虑政策导向和经济表现。从政策导向上看,不论是国家层面提出的“双碳”战略,还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政治局会议等提出的倡导方向,都是我们重点关注的领域。从经济表现上看,新能源产业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赛道,也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而且该领域也与我们负责任投资的价值观与使命感高度吻合。谢谢!
主持人 熊焰:感谢5位嘉宾的精彩分享。我们这个环节就到这里结束,感谢各位到场的嘉宾,谢谢大家!
-精彩回顾-2022全球PE论坛成功举办北京基金业协会发布“未来可持续投资”2022年优秀案例 ESG成为机构及企业重要考量
【协会研究】2022年上半年北京PE指数发布
【协会研究】政策回顾丨2021私募股权投资行业政策回顾三:QDLP/QFLP篇
【协会研究】2021年度北京私募基金行业回顾报告——增“量”提“质” 行业发展总体稳中求进
【协会新闻】北京基金业协会2021年度回顾
【协会研究】政策回顾丨2021私募股权投资行业政策回顾二:地方促进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发展政策篇
【协会研究】政策回顾丨2021私募股权投资行业政策回顾一:全国篇
【协会研究】2021年中国股权投资行业十大事件
【协会回顾】2021年协会培训回顾
欢迎转发分享~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