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县人民政府关于对宁人大常〔2023〕35号审议意见
研究办理情况的报告
宁政〔2024〕2号
县人大常委会:
《关于2023年宁海县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宁人大常〔2023〕35号)已收悉,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专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和部署落实。现将有关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突出提质增效,着力推动实体经济平稳增长
(一)创新调度机制,加强指标监测分析。锚定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建立“335”经济运行监测调度、“1244”重大项目统筹推进等工作机制,加大经济运行统筹力度,统筹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与“十项重大工程”,把各项举措抓细抓实抓具体,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奋力实现经济“全年红”。2023年经济运行持续向好,GDP增速从一季度5.8%、到半年度8.2%、再到三季度8.5%,实现了逐季攀升,排名保持全市第一。预计全年GDP增长8%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5.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商品销售总额增长15%。
(二)壮大规模企业,打造特色产业集群。一是全力推进产业集群提档升级。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鼓励传统汽车零部件向新能源汽配方向转型,支持文体办公产业向文创及大健康领域发力。坚持首位理念做大千亿级光储产业,打好内育外引双向发力组合拳,持续推进光储产业强链补链,新签约光储项目10个,宁海智能光伏产业集群列入首批“浙江制造”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协同区,“光伏+储能”“文体+办公”“模具+新能源汽配”三大标志性产业合计拉动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0个百分点。二是全力推进企业梯队提级创牌。深入推进“215”、专精特新等强企优企培育工程,加强培育企业要素保障,着力解决企业用地、夏季用电等瓶颈制约,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做精做专。支持中小微企业上台阶,全面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谋划出台“规上企业三年破千”行动方案和相关支持政策。新增中国民营企业500强1家,新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省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9家,均创历史新高。三是全力推进助企服务提标迭代。加速“企服通”平台推广应用,迭代升级原有“政策通”“诉求通”功能,新开发上线“厂房通”等功能,不断充实增值式服务内容。深入实施“走企业优服务解难题”等活动,建立“500专班”服务机制,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问题。全年累计帮助企业解决困难诉求1.3万余件,兑现各级政策奖补资金4.7亿元;“企服通”平台得到全市推广,平台相关服务标准化建设列入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省地标项目《县级企业综合服务平台管理与服务规范》通过评审验收。
(三)深入实施“一号开放工程”,推动外贸保稳提质。一是加快提升贸易主体竞争力。积极推进出口产品创牌工作,新获评市级出口名牌企业3家,累计培育省市级出口名牌企业23家,2023年1-11月名牌企业累计出口141亿元,同比增长1.9%,占全县出口总量的43%。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新增省级内外贸一体化“领跑者”企业10家,模具基地、照明电器基地入选省级内外贸一体化改革试点产业基地培育名单。二是全力支持企业参展拓市。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华交会、文博会、香港礼品赠品展、墨西哥采购商品对接会、中东欧商品文化节等境内外重点展会,参展企业500余家次,展位数量近千个。鼓励企业积极开拓新兴市场,组织企业组团参加东盟博览会等新兴市场展会,将中东欧博览会、宁波出口商品马来西亚展览会等展会列入重点展会目录,新兴市场展会占境外重点展会比例达50%以上。三是强力推进金融助企服务。深化与银行、中信保等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扩大信保政策宣传面,鼓励企业利用“信保通”“甬贸贷”“退税盈”等金融产品,解决“有单不敢接”,“有单无力接”问题。全年支持581家参保企业出口26.7亿美元,报损5299万美元,新投保小微企业95家,为45家企业提供融资增信保额18.79亿元。
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一)全力服务企业运行,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县。聚焦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实施方案明确的35大类132项重点任务,稳步推进重点工作落实见效,获省五星评定,系全市唯一。一是政务环境方面。推行企业用地转让“预告登记先办”,有效缩短企业“等地期”,累计办理土地不动产转移预告登记17件;推行房屋建筑工程“竣工即备案,备案即拿证”模式,全省首创“生态环境体检中心”,涉企环保检查服务费用由1-2万元每次每家降至最低0元,检查时长平均压缩60%以上。二是法治环境方面。建立完善劳动争议“调裁诉”联动机制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调解一体化机制,在工会、商会等特设“共享法庭”,培育“民商法治诊所”、小微企业“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检察在身边”法治服务体系、院庭长服务企业家“直通车”制度等创先争优成果。三是市场环境方面。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工作有序推进,《宁海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已上报省级部门审查;技术要素市场发展加快,1-11月技术交易额备案41.5亿元,同比增长140%。全省首创竞争政策社会评审机制,建立公平竞争审查评审团。优化信用修复服务,组建团队推行全程代办,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企业信用修复专项行动方案》,帮助100余家企业提前修复行政处罚记录1000余条。四是经济生态环境方面。深入实施“智汇宁海”工程,聚焦优势主导产业,精准实施重点产业人才引育行动,入选国家级引才计划8人,再创历史新高。优化工业用地配置,全年国有土地出让47宗1363.08亩,除纳入负面清单的项目外,工业用地均以“标准地”出让。探索推进混合产业用地、“工业上楼”等空间用地供给,灵活确定工业用地供应方式。五是人文环境方面。打造全省首个数字化亲清政商关系监测网络,设立亲清监测点1937个,聘任亲清监督员1708名,相关做法获评宁波统一战线最具影响力实践创新案例。开展“革新争一流”“宁海牛制造”等主题宣传,讲好宁海创业创新故事,推出相关专题专栏报道160余篇。
(二)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以6个创新争优项目为抓手,着力破解营商环境难点堵点,不断提升便民利企服务水平。全县经营主体总数达10.7万户,在册经营主体数增长9.7%,居全市第一。22条“一地创新、全省共享”涉企高频事项创新工单被省级采纳,“企服通”增值服务模式入选全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最佳实践案例”。一是迭代升级惠企“政策通”。全量汇集惠企政策,组建政策研究室,平台上线以来点击量达112万余次,精准推送惠企政策148.59万条,出具企业体检报告7500份。二是推出助企纾困“宁管家”。形成涉企问题“一站收集、分类交办、协调会商、评价反馈、跟踪督办”全流程闭环管理,一站式帮助企业破解“急难愁盼”1.2万件,满意度达99.5%。三是建立差异化管理“宁距离”。实行“远距离”“近距离”“零距离”分类监管,形成优质企业“沙盒”名录库,库内561家企业享受不举不查、慎用强制、包容期监管等政策,做到“无事不扰”。建立《关于服务特色产业发展推行“触发式”监管十条工作措施》等执法监管机制3项。四是全省首创“民商法治诊所”。实体化打造25个“民商法治诊所”,为2423家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提供法律服务1619次,逐步形成“1+18+N”全域化服务空间格局。获评省共同富裕示范区第三批试点,并入选全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重要成果清单和法治宁波建设“最佳实践”项目。五是打造面对面“政企通会客厅”。邀请县领导面对面接待企业,按照“企业现场提议、部门现场回应、县领导现场指示”的模式开展恳谈交流,进一步畅通企业诉求反映渠道,提高问题解决效率。六是持续打造人才引育摇篮“产业人才学院”。完成产业人才学院实训基地二期项目,出台《关于支持宁海产业人才学院培育高素质产业人才的保障办法(试行)》,出台《产教融合组织评价规范》团体标准,完善产教融合育人政策保障体系和标准化建设。产教融合项目入选教育部第二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在全省“四方联动 产教融合”人才发展交流大会上推广经验。
(三)拓宽政企沟通渠道,助力民企发展壮大。一是广泛凝聚思想共识。深化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开展“浙商永远跟党走”思想引领行动,启动“缑商大讲堂”宣讲报告会,创建两个市级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二是建立政企联络机制。深化亲清恳谈、亲清直通车工作制度,出台《宁海县政企通运行机制(试行)》。发挥亲清家园和8717企业服务平台作用,推进“走企连心”专项行动,常态化收集研判企业困难问题和诉求建议,并及时回应解决。设置政企通会客厅,安排县领导每两月一次与企业一对一、面对面开展恳谈。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开展“亲清健康指数”综合评价,11家联动单位形成个性化服务工作机制,深化联建机制,持续推进民企联合服务行动。三是共同助力经济发展。新增1家乡镇商会和1家异地商会,成立宁海县甬海汇企业家俱乐部,不定期开展基层商会片区互动交流和赴国内知名企业学习交流活动。开展定向招工“共富工坊”创建行动,利用异地商会平台开展“宁海珍鲜”品牌推广,在杭、沪、粤三地设点。结对蚌埠市龙子湖区,建立两地工商联友好商会工作机制,并开展双方互访。
二、狠抓项目推进,着力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一)提早谋划前期,做大储备项目库。立足县情实际,围绕交通、能源、水利、市政、产业、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全面梳理形成项目申报清单,做细做实前期工作,谋划2024年省“千项万亿”项目9个,总投资382.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8.3亿元;市重点工程18个,总投资512.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8亿元。编制2024年全县重大项目建设计划,共安排重点工程304个,总投资1462.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21亿元。其中,计划新开工项目148个,总投资586.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9.9亿元;续建项目156个,总投资875.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01.1亿元。共安排预备类项目98个,总投资459.5亿元;重大前期项目80个,总投资1121.6亿元。下步将继续加强项目前期谋划工作,进一步挖掘项目储备,做大做实项目库。
(二)狠抓招商质效,做强产业硬支撑。持续优化招商引资工作方案,做到项目精准招引与保质保量,全年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6个,总投资112.6亿元。一是强化前端研究。聚焦“光伏+储能”“文体+办公”“模具+新能源汽配”三大主赛道和新材料、高端装备两大高新技术产业,锚定“大优强”招引导向,加强产业链研究,筛选全国乃至世界重点招商目标企业,锁定招商对象,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进一步强化招商项目在县内的总体布局统筹。二是强化中端招引。充分用好领导招商、以商引商、中介招商、资本招商等有效手段,坚持领导高位推进,亲自研究部署、亲自洽谈推进;强化以商招商,抓好项目服务,发挥本地“链主型”企业作用,吸引更多优质企业投资集聚;依托异地商会、嘉定工业区、储能领跑者联盟等机构资源,拓展路径、引荐项目;高质量举办中国新能源汽配产业座谈会、中国·浙江(宁海)光伏储能产业发展研讨会等系列招商活动,抢抓新能源跨越发展有利契机;强化“双招双引”,产业政策和人才政策灵活运用、叠加使用,引进更多人才支撑型、科技创新型项目。三是强化后端落地。梳理重点招商引资攻坚推进项目,以重点项目为载体,实行“争先进位、赛马比拼”工作机制,细化量化重点项目阶段性工作目标和完成时限,以挂图作战、督办考核等措施,推动项目早落地、快建设、见实效。
(三)加快项目推进,做稳投资优结构。2023年1-11月,313个县重点工程完成投资211.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66.3%,同比增长13.4%。制造业投资、工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民间项目投资增速均列全市第一,民间投资、工业投资占比分别提高至61.4%、48.9%。一是强化“1244”统筹推进机制迭代升级“1245”。建立健全“五大办”体系架构和工作规则,构建运行“双回路”工作推进体系和四级协调会商机制,高效推动项目建设。二是全过程督帮联动。按照“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个专班、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方案,建立县领导重大项目联系机制,助推重大项目建设。深化重大项目督查专员制度,选派10名督查专员分5组全程跟踪督办,及时发现、通报并整改问题,全链条打通项目推进难点堵点,变“下沉督办”为“督帮一体”,确保重点建设项目及时落地、开工、推进。三是聚力“在建放量”攻坚。督促施工单位抢抓接下来的施工黄金期,配强施工力量,加强施工组织,优化施工工期,推动重大项目加速释放更多实物投资量,重点推进清溪水库、双水未来社区、十里红妆文旅等大体量投资项目增速提效,加快建安投资释放,切实稳住有效投资。
三、深化财政管理创新,着力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一)多措并举抓好预算收支管理。一是全力组织税收收入。每月组织参加财政税务联席会议,加强收入形势分析研判,对留抵退税、重点税源企业税收情况预测,深入排摸企业所得税申报、土地增值税清算或一次性税源等情况,按需向上争取免抵调指标、留底退库调库等,共同统筹组织好收入,努力平衡好完成收入预期目标与可持续增长的关系。二是靠前谋划非税收入。统筹用好调入资金、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盘活国有资源资产等举措,探索研究对无居民海岛、林业权(碳汇交易)、市政特许经营权等资产、资源的处置;实地走访三家采矿权经营业主,了解生产经营现状和支付能力,并对矿产资源专项收入入库作出研判,深挖非税收入潜力,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三是有保有压优化支出。坚持将“三保”等民生保障放在地方财政支出的优先位置;持续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严格控制并及时压减一般性支出,全年调整预算时一般预算支出和基金预算支出均无增支,把节省下来的资金安排用于民生等重点领域,强化民生保障力度。提前测算制定全年收支平衡方案,加强收支分析和收支形式预判研判,实时动态监控财政收入和重点支出,进一步强化库款管理,平衡好收支进度,助推全年财政收支平稳有序运行。
(二)优化流程提升资金使用绩效。通过出台《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流程(试行)》,将绩效管理嵌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重点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行,出台并落实《宁海县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应用暂行办法》,明确落实评价结果公开、结果与预算挂钩、与考核问责相结合等机制,强化绩效评价的刚性约束,实现从绩效目标编制、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到评价结果应用全链条闭环管理,有效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严格贯彻落实《宁海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预算绩效监督办法》,建立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协同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绩效监督体系,推动形成部门协同、多方联动的联合监管工作格局。
(三)严管严控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根据债务管理工作要求,县财政部门严格执行财政部及省财政厅各项文件要求,规范债务管理,合理争取债券资金、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债务管理工作有序推进,全县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一是严格政府债务管理。合理争取新增债券规模,统筹考虑法定债务率和综合债务率,做实项目前期,排摸县域内确有必要实施项目,全力保重点、保续建。成功争取新增债券资金2.3亿元,其中2个一般债券项目共0.5亿元,8个专项债券项目共1.8亿元。同时积极争取建制县试点再融资债券。二是稳妥推进隐性债务化解。严格按照最新编制的化债计划,通过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挖潜盘活国有资产资源等方式,多渠道筹措化债资金,逐步化解债务。截至12月底,已完成年度化债任务。
四、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着力增强民生福祉
(一)加强优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一是深入实施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和“宁好”系列工程。加快构建幸福养老服务体系,每万老年人拥有持证护理员达到33名,新建塔山社区5A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森林温泉入选省十佳康养目的地。争当“浙有善育”领跑者,普惠托育基本公共服务省级试点评估居全省第一,每千人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27个。持续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开展中本及中高职长学制改革,实现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共体全覆盖,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通过省级评估,普惠性幼儿园招生覆盖率达96.8%,桑洲镇中心小学入选全国乡村温馨校园。深入推进医共体建设,县第一医院创成三乙综合医院,县域就诊率、基层就诊率分别保持在90%、70%以上。二是持续大力抓好“宁好业”高质量就业创业体系建设。及时出台留工优工促生产、加强企业用工保障等一系列政策,发放稳岗优工促生产相关补贴1013.32万元,建成零工市场3家、零工驿站10家。深入实施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帮扶3301名失业人员、771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持续搭建招工求职平台,累计举办现场招聘活动49场,服务1600余家用工单位及1万余人求职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712万元,贷款贴息135万元。通过县乡联动、一人一策等举措做好大学生就业帮扶,实现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帮扶全覆盖。开展失业人员联系帮扶与专项服务工作,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53%,保持低位运行。开展“一人一技”职业技能培训,培育缑城工匠,新增高技能人才7970人。组织开展“智汇宁海”全国高校引才活动,新引进大学生1.4万人。
(二)稳步提升村级集体经济效能。深化以村级集体经济为核心的强村富民集成改革,推进“飞地”抱团、组建强村公司、深入实施农村“清产核资”、盘活农村闲置资产资源等新模式,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50万元及经营性收入30万元以上。一是系统谋划部署。出台《宁海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扶持项目实施方案》,明确集体经济工作导向,为进一步做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扶持项目奠定基础。摸底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确定14个联合项目以及21个单村项目,做到切合实际、效益可观。二是组建强村公司。积极组建14个乡镇级和1个县级强村公司,加快推进36个村级集体经济消薄项目,通过强村公司带动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三是强化运转经费保障。采取运转经费退出机制,划定经营性收入80万元及120万元两个档次,将运转经费调整为原来的70%与50%进行拨付,共计下拨运转经费4398.5万。四是深挖内生动力。深入实施农村“清产核资”,对村集体所有的土林地、水面、房屋、场地、设备等资产资源进行全面排摸清理。加大推动农村闲置资产资源的盘活利用力度,分类引导农村现有闲置房屋、低效利用土地,以及办公用房、厂房、校舍等集体资产,通过发包、租赁、出让等方式取得经营收入,2023年盘活闲置农房595宗。
(三)坚决筑牢安全稳定屏障。强化“大平安”格局构建,统筹推进亚运安保和平安建设,捧得省“一星平安金鼎”。一是强化反诈宣传和整治力度。加强侦查打击,累计打处涉诈人员445人,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63起,追回被骗赃款1100余万元。深入开展“两卡”犯罪整治工作,深化落实《宁海县强化银行管控“十条”》,累计开展“断卡”宣传教育活动60余次,受众达30余万人次,积极创建“无诈村社”“无诈校园”“无诈企业”。高效运作“反诈预警落地劝阻平台”,紧急劝阻诈骗案件255起,涉及金额1215余万元。二是严守安全生产红线底线。全面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制定实施“八大专项行动”,累计排查各类企业(经营场所)6.6万家次,排查发现问题8.5万条,责令停产停业整顿1371家,立案查处4223家,行政拘留144人。围绕“迎亚运、保安全”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危化品、涉爆粉尘、有限空间、涉锂电池企业、电气焊、“一厂多租”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全力以赴确保亚运期间全县安全稳定。三是持续抓好信访维稳工作。全力开展信访风险隐患排查和信访突出问题整治,全县信访形势总体平稳可控。全年信访总量120875件,四级走访同比下降10.3%,来信、网信一次性化解率100%,居全市第一,来访一次性化解率、信访办理满意率、省局登记初次信访占比均全市领先,营商环境一次性化解率100%,全省靠前,2个信访事项整改案例入选省级重大信访问题清单典型案例库。
宁海县人民政府
2024年1月19日
宁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宁海县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
宁政办发〔2024〕3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直属各单位:
《宁海县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已经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宁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1月16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