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赣,青年导演,1989年出生于贵州凯里,苗族人。毕业于山西传媒学院编播系,大专学历。作品有电影短片《老虎》《金刚经》,《路边野餐》是他第一部剧情长片,获金马奖最佳新导演等奖项。
生于1989年的导演毕赣有着一份超越同龄人的气定神闲。《路边野餐》是他生平创作的第一部剧情长片,被认为是一部艳惊四座、不可复制的处女作。影片问世之后,入选了30余个国际电影节,获得了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最佳新导演奖、金马奖最佳新导演奖等诸多奖项。说起这些荣誉,毕赣显得冷静又骄傲,“我的电影应该为那些奖项带来光环,而不是奖项给我带来光环。”
私下交流时,他的语调低沉、平稳,很少情绪起伏,言语中夹杂着不易为人察觉的自负,在叙述那些平淡小事时,又不时闪现着幽默感。
在这个时代,多的是高投资的超级大片,票房、口碑皆折戟沉沙的例子,而《路边野餐》却用极低的成本,证明了在娱乐产业体系之下,电影艺术的价值与资本并无直接、必然的关系。
电影就是制造幻觉
《路边野餐》有一个42分钟的长镜头,可以说是这部电影的精华。因为在这个一刀未剪的镜头里,导演毕赣的调度非常精准,并且凝聚了过去、现在、未来几个平行的时空。主人公陈升在这里与已经故去的人、未来的人相遇。而贵州凯里,这个湿漉漉的内陆小城市,在毕赣的镜头之下,也具有了某种超现实的魔幻色彩。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毕赣在电影开头引用了《金刚经》里的这段话。影片中,男主角陈升是一个“带着孩子气的老灵魂”,9年前出于义气帮人顶罪,出狱后发现母亲、前妻都已经过世。他的梦里总出现母亲的绣花鞋,耳边总回响着苗人吹奏的芦笙。弟弟老歪是个无赖,成日赌博,对儿子卫卫不管不顾。陈升坐上了去镇远的火车寻找卫卫,火车却开进了一个叫荡麦的神奇之地。
陈升由毕赣的小姑夫陈永忠饰演。他同样坐过牢,是个边缘人。而“卫卫”则是毕赣的小名,他小时候也曾一样被父母嫌弃。到底是真实还是虚构,是现实还是梦境,戏里戏外,已经分不清楚。
毕赣说,电影就是制造幻觉,他拍的就是人与人之间超时空的、短暂的相遇。
电影里的平行时空,毕赣相信是现实存在的。他记得小时候的某个端午节,他遇到了死去的爷爷。“当时一个穿着中山装的老人向我走来,我抬头一看是爷爷,特别害怕掉头就跑。”后来他特别后悔,因为不甘心就这样说服自己:那只是一个幻觉。
之后他读到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百年孤独》等,沉醉于文字里超时空的自由跳转。电影的声光画影是实打实的,他却偏要千方百计想办法打破这种边界,“我喜欢模糊一点的状况,不喜欢非黑即白,从此岸到彼岸那种电影。”
他认为电影的本质是“时间”,《路边野餐》中,卫卫在墙上画的时钟,火车车窗若隐若现逆转的时钟……“我不断地把时间拆解开来,让它们散落在每个角落。”
电影整个制作过程无比简陋,启动资金2万,前期制作20万。演员都是毕赣的亲戚朋友。为了做后期,毕赣和妻子借宿在北京一个仅能放下一张床的隔间里,一度还被房东扫地出门。“创作的每一个过程都接近枯燥、无聊和绝望”。
诗歌是隐秘的浪漫
“许多夜晚重叠,悄然形成黑暗,玫瑰吸收光芒,大地按捺清香,为了寻找你,我搬进鸟的眼睛,经常盯着路过的风。”诗歌是进入《路边野餐》的又一道秘境,作为陈升的旁白出现。它们都出自毕赣之手。
毕赣十五六岁起就开始写诗,他会将一些重要的感情、记忆节点存放在诗歌里,比如外婆的去世、孩子的出生。他小时候是跟着老人长大的。父母半夜打架,家里灯光闪烁,对他来说是糟糕的记忆,但当他把闪烁放到电影里,却感到了安全感。
对毕赣影响最大的是苏联诗人导演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大学时看到他的经典之作《潜行者》,片子出了名的晦涩难懂,毕赣觉得它简直不知所云。他耐着性子,花了半个月才断断续续把它看完。某天,他忽然开窍了,“顿时领悟电影的美感,但我无法用语言表述。直到今天,我也是用自己的创作去和那种感觉对话。”
把诗歌放进电影的尝试,从他拍摄第一部电影短片《老虎》的时候就开始了。当时还在上大学的他根本不会拍电影,拍出来的一堆素材要么穿帮,要么连声音都没录上。本来打算放弃了。但他有一阵住在凯里周边一个加油站,被天天来喊“加油”的人莫名地鼓舞,于是重新回去面对那些素材。诗歌拯救了那些破碎、粗糙和不成章的画面,令它闪现出奇特的效果。结果这成了一部奇特的实验电影,在学校得了奖。奖品是一个蓝屏手机,毕赣信誓旦旦地用它记录下:24岁前,要拍出最好的电影。
大学毕业,为了给家人一个交代,2012年毕赣和朋友在凯里开了一家婚庆工作室,给人录制婚礼短片。他透过镜头注视着这些大同小异的仪式化场面,觉得它们情绪化、戏剧化,甚至有那么一点做作。毕赣的镜头大概是不符合欢天喜地的世俗审美的,婚庆工作室不久就倒闭了。不过在这期间,他拍了另一部短片《金刚经》,诗歌同样在其中密集出现,片子还在香港IFVA独立电影节上获了奖。
获奖是对自己天赋的肯定,足以让他沾沾自喜,但现实里毕赣依然是个“无业游民”。“才华可以当饭吃吗?”在某家广告工作室打工时,老板对他百般质疑。有一次毕赣怒了,摔门而出。
24岁时,他失落了,因为并没有拍出理想中最好的电影。于是他去一个爆破公司考了爆破证。但他还是不能忘记自己的电影梦,和家人承诺,容许自己坚持到28岁,之后去哪儿工作都心甘情愿。
毕赣不太愿意渲染过去那些挣扎与奋斗的经历,偶尔提及,也语带几分调侃。幸好《路边野餐》出炉了。它的每个镜头里都有着毕赣独特的语感,“以前用诗歌只是简单地缝补衣服,现在即便布料没有断裂,我还要用针线在上面绘图。诗歌不是大众的,而是私人的,它是隐秘的浪漫。”
《路边野餐》公映,经过之前的获奖、国外版权出售等,成本回收早已不是问题。艺术片经常上演“叫好不叫座”的苦情戏码,但毕赣全无压力,落落大方。电影院里,有的观众顶礼膜拜,有的观众云里雾里,而毕赣说:“无需明白,感受就行。我的电影像一场大雨……它拍给野鬼和风。”
记录日常生活的实景
如今,毕赣正在准备自己的第二部长片《地球最后的夜晚》,新片的投资近千万,比前作翻了10倍。片名用的是智利作家罗贝托·波拉尼奥的小说名字,内容同样和小说没有什么关系,“就是觉得它挺好听的。”影片有科幻色彩,还有着一个侦探片的外壳,但还是会在毕赣老家凯里拍摄,依然有关“荡麦”这个虚构的黔东南小镇。
对于毕赣来说,凯里这种“人类日常生活雕琢出的实景”才是最丰富的。他不明白为什么许多电影都要在横店这种影视城拍摄,那只能是一种人工塑料的味道。他也不喜欢城市,认为那里没有土地,只有水泥,生长不出庄稼。他喜欢农村或城乡结合部,尤其喜欢那些被推倒的废墟,“废墟是遗留下来的痕迹,它的美感,不用设计,本身就已打动我。”
他也不会搬到北京这个“华语电影的产业中心”,“再好的资源、资金、人脉,不是一样拍不出好电影吗?”
资金到位,制片方希望他趁热打铁,但他却刻意推迟了下一部电影的拍摄计划。事实上,他正忙得不亦乐乎。几个月前,他的孩子诞生了,“每天孩子一哭我就要想办法,要操心各种问题,我和太太都是各种忙活。所以我不可能有效率,我只能变得更慢,但我觉得慢一点没什么不好,我跟太太说,孩子就是来帮助我的。”
还有人来找他拍商业片,他拒绝了。他想起精神偶像塔尔科夫斯基的话:“如果一个小偷去偷东西,是为了以后不再穷困地偷东西,这种逻辑成不成立?所以,要做就做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过他也在犹豫,是一以贯之地发展自己原本的电影理念,还是该和观众更多地做一些互动?
“天才的光环”“大师的雏形”这些赞美的词汇正在涌向他,而他说:“私底下,我就是爱喝酒、爱诈金花的普通青年。时代对你的定义,对于个人来说,没有什么意义。那些令我一头雾水的生活,才真正保持着我的节奏。”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