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真假放水之辩:对冲到期资金 交易员忙学政策(央行称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美联储会议纪要透露加息持续或至少75个基点;融创160亿境内债整体展期)
在4980亿元背后的另一个数字是,这笔投放,放量对冲了4313亿到期的MLF资金,这意味着新增资金667亿元,约相当于整体投放额的13.3%。
在兴业银行(16.540, -0.08, -0.48%)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看来,“放水”的意思趋向于过度宽松,将央行中期借贷便利操作称为“放水”不太确切。“如果用生态系统作为比喻,这个生态系统比较干燥,需要增加湿度达到恒定值,应该称为‘平补’。”
对银行而言,MPA中期考核与严监管正在对银行间的资金拆借进行规范,导致银行间“借钱”的难度增加。多位券商、银行人士表示,今年以来,货币更多的是“中性偏紧”,而且这种状况未来仍会持续一段时间。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专家建议,在资金“偏紧”时,理财产品的收益相应会上涨,投资者可以关注货币基金、信托产品等,获取高收益。
“放水”遇上中期考核
6月6日,央行宣布向银行间市场投放巨额资金,一时间引来“放水”遐想:通过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央行当日向市场投放金额达4980亿元人民币,创下去年7月18日以来投放纪录新高。
“央行还是坐不住了。”有市场人士对新京报记者分析。当下,银行间利率今年以来持续高企,已经位于当季以来的高位——这代表市场上资金的供给小于需求、银行对资金的渴求正不断升高。
日常经营中,有的银行会有闲置资金,而有的银行又可能面临临时性的资金短缺,因此便有了银行间的资金拆借,以及因为拆借产生的利率。当银行间资金短缺成为行业间的普遍现象,就会拉高银行间利率,使机构在日常资金拆借过程中出现“借得难、借得贵”,这也被市场视为“钱紧”的重要信号。
通常来说,这种利率的短暂拉升,不会直接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但经济学家们也认为,由于银行们目前仍然扮演着垄断者的角色,若这种情况久而久之,可能向企业融资、个人存款端进行传导。
在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看来,“放水”的意思趋向于过度的宽松,将央行中期借贷便利操作称为“放水”不太确切。“如果用生态系统作为比喻,这个生态系统比较干燥,需要增加湿度达到恒定值,这应该称为‘平补’。”
万博新供给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刘哲表示,从短期来看,央行接近5000亿的MLF操作主要是两个作用,一是对冲当期到期的资金面;二是缓解季末MLF前资金面紧张的情况,提前做出货币余量的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6月有4313亿元到期。从这个角度来看,央行通过MLF进行净投放的额度相对有限。
对于“钱紧”产生的原因,鲁政委认为,在银行季末、年中考核的要求下,资金面趋紧很大程度上存在季节性的扰动,其中央行对银行的MPA考核是银行当前面临的一道“大闸”。
用国泰君安(19.250, -0.02, -0.10%)分析师王剑的话说,MPA是一套打分体系,央行给银行打分,用来区分“乖孩子”、“熊孩子”,每季打分,并有奖罚。今年,央行还将表外理财纳入到了考核体系当中。
鲁政委表示,在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在半年末就面临关闸的压力,为的是使报表数据“好看些”。
在“钱紧”的情况下,各个金融机构为了争抢资金也是各出奇招。在一位五大行的江浙分行人士提供的银行的私人银行产品单中,新京报记者看到,在上周左右成立的几款产品,收益率能够突破或者接近5%。“每年的这个时候,银行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争相揽储的情况,今年赶上货币政策有趋紧的势头,行业里可能感受更深。”他说。
今年以来,央行方面多次在公开场合宣布,将保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状态,但在一些资金投放上,还是能看到收紧的趋势。据wind资讯统计,今年1月以来,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净回收了7750亿元人民币。
监管趋严,交易员忙着“学政策”
“最近忙的,就是应对学习各种监管政策。”6月12日,一位北京的债券交易员如是说。
今年3月以来,银监会接连发布多道指令,直指商业银行表外理财和委外业务。证监会、保监会及央行也纷纷加强了对违规行为的检查力度。交通银行(6.070, 0.01, 0.17%)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称,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银行间利率的上行。
据财新报道,银监会于今年4月下发的“46号文”要求,商业银行应当自查“是否通过大量发行同业存单,甚至通过自发自购、同业存单互换等方式来进行同业理财投资等,导致期限错配,使得资金空转套利。刘哲认为,这打破了大型商业银行、中小型银行、券商基金之间的套利链条:“导致大型的银行无法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获得低成本的资金,中小银行也无法通过期限错配发行短期的存单,购买长期的理财来获得息差。”
“同时,委外业务也同步进行了收紧。”刘哲说,“这就意味着整个金融体系的加杠杆套利的方式宣告终结了。”
“去年松的时候,上午就能找到交易对手,现在就没有那么舒服了。”上海一位资产管理公司人士对记者吐槽,“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全市场都在借钱。”
一位投行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每年6月份是半年度考核时节,往往是资金利率市场趋紧的时候。但是,由于今年6月恰好处在金融去杠杆周期内,所以,今年6月的资金市场要比往年更紧张,银行对于资金的投放更为谨慎。
他预计,这种资金紧张的状况未来仍会持续一段时间,根据往年经验,过了6月,债券利率等资产价格会下降一些。
“不过,这种资金紧张利率高的状况对我影响很大,我今年承揽的项目存在发行困难”。他说,首先因为目前债券不太好卖,其次,债券利率非常高,企业不能接受。因此,近期,他承揽的项目骤减,企业发债意愿也显著降低。但他并没有闲下来,还是很忙。去年的一些项目后续管理占据了很大的工作。
“‘钱紧’意味着我得比平时更早到单位,提前询价借钱。最期待的就是央行、大行放水。钱紧抬高了资金成本,更加考验交易员的交易能力。”6月13日,一位交易员表示。
去杠杆VS融资难
“现在所谓的利率高企,主要是针对金融机构内部而言。”刘哲说,去杠杆实际上就是降低资金在金融机构之间的空转、降低套利的空间和相应的风险。“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引导资金脱虚向实。”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也谈到过这个话题。“央行的宽松变成了商业银行间的宽松。”此前她对记者分析,“同业资金的规模上涨得非常快,大部分的钱进入到了金融这个池子周转,导致(银行间)同业资金的规模膨胀程度远远高于银行对企业的信贷扩张程度。”
在刘哲看来,利率要高到什么程度和持续到什么程度,取决于两个底线:一是过度的去杠杆可能会引发踩踏,进而引发系统性的金融风险;二是金融机构去杠杆有传导效应,需要警惕传导到实体经济上,致使企业融资成本提高的现象。
“一步一步地下,没有问题;两个台阶一起下,还稳得住;三个台阶跑步下,后果就可想而知了。”对于前者,刘哲举例说。
而对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提高的现象,刘哲认为,目前的利率上行已经导致了部分银行利率“倒挂”的现象,势必会抬升企业的融资成本。
所谓利率倒挂,一般指利率期限结构中出现长期利率水平低于中短期利率的现象。
在分析人士眼中,作为资金的供给方银行,在整个产业链条中仍然扮演了垄断者的地位,而部分银行已经开始上调个贷利率(如房贷)。从央行角度而言,需要在两方面寻求平衡,既要坚持在金融市场去杠杆,又得设法尽量不给实体经济融资带来困难。
■ 影响
货基上行 投资者可趁“钱贵”买理财
“钱紧”背景之下,投资者该如何抉择?
万博新供给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刘哲认为,针对投资有一个通常的判断。
“当钱不值钱(低利率)的时候,聪明的投资者会站在货币的对立面。”刘哲分析,“比如,趁着钱便宜的时候,去借钱;或者把钱变现为实物资产,比如黄金、房产。反过来,股市、债市就会面临相应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进行均衡的配置,不妨趁钱比较贵的时候投资一些理财产品、信托产品来获取阶段性的高收益。”
黄金
静待美联储靴子落地
“对于房地产而言,属于阶段性的调控;对大多数人而言,房地产在家庭资产配置中占比是比较大的,其余的钱可能都用来还房贷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投资一些黄金和实物资产来分散风险。”刘哲分析。
黄金钱包首席研究员肖磊认为,黄金跟人民币利率关系不大,可以关注本次美联储加息带来的机会。“因为之前三次美联储加息,金价都是在加息消息落地之后开始反弹,且反弹的幅度每次都超过5%。”他表示。
不过,也有专家提醒,在美联储加息之前仍然需保持谨慎。上海新兰德证券咨询公司首席分析师付少琪指出,短期内黄金的大幅上涨的空间会受到利率的压制,而国内的利率水平处于近期的高位,这对于黄金的上涨空间有一定的抑制。
货币基金
收益率上行,投资者选“宝宝”保值
黄金钱包首席研究员肖磊建议,在目前“钱紧”的大背景下,投资者需要选择一些对利率相对敏感的投资品种,比如债券和货币基金。
当下,余额宝目前的利率已经破4%。不过,虽然流动性不如余额宝,但不少基金公司的产品利率实际上已经超过了前者。
这也吸引了一些投资者入场。“倒是赚了一些饮料钱。”家住朝阳区九龙山的小张向新京报记者介绍,原本去年着急买房,但一来二去没“赶上车”,一直没好的保值办法。
“买银行理财,买久了就怕到时候买房子取不出钱来。”她说,“买股票嘛,怕把二居买成一居了,有风险。”
今年以来,北京楼市重磅政策频出,倒是让她跟他的男朋友打算再“观望”看看。
在一位金融行业的朋友的建议下,她发现货币基金是个保值增值的办法,就买了20万元的货币基金理财,剩下的一部分钱还是放在了银行买理财,这样就既解决了安全性、又没有收益的问题,可以说“一举两得”。
股市
个股存风险?
近一年以来,上证指数维持了一个在“3000点上下波动”的格局。多位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对近期的风险事件需保持谨慎。
肖磊分析,在银行、券商大力度吸引资金、银行间利率走高的情况下,对股市的压力“比较大”,可以买一些指数基金,比如沪深300和上证50,具体到个股而言存在一定的风险。
就目前的股市现状而言,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分析,央行货币政策趋向收紧,但目前国内货币存量非常庞大。“只是缺少让投资者满意的投资标的。”他说,“一些人放弃主业玩资本,玩以钱炒钱的游戏,这是危险现象。”
董登新还对记者提到了6月美联储加息的压力。“6月份美元加息板上钉钉,将对全球股市有一定压制和示范作用,意味着人民币加息的步伐也临近了。”他说。
债市要闻
【央行:持续完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加强金融控股公司监管】
央行部署2023年重点工作,强调要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要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多措并举降低市场主体融资成本,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加大金融对国内需求和供给体系的支持力度,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有序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
【中国去年11月末央行外汇占款环比增加636亿元人民币】
央行公布资产负债表数据显示,11月末外汇占款为213773.49亿元,环比增加636亿元。央行有关负责人对此指出,2007至2008年,为支持商业银行建立相应的外汇资产风险准备,央行允许部分商业银行以外汇资金交存部分人民币存款准备金。2008年以来,部分商业银行自愿将上述外汇资金逐步置换回人民币形式来交存存款准备金。近期,部分商业银行继续置换所剩外汇资金,置换后体现为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中“外汇”科目余额增加。
【国资委:发电企业要把能源保供特别债资金用到“刀刃”上】
国资委要求,发电企业要把能源保供特别债资金用到“刀刃”上,抓住“两节”窗口期,多存煤、存好煤,确保顶峰发电有煤用、不停机。2022年,国资委加大工作和政策支持力度,创新推动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发电企业发行2000亿元能源保供特别债进行注资,资金到位后第一时间拨付基层电厂,有力保障今冬明春购煤资金需求。
【香港推介多币种离岸绿色债券】
香港周三(1月4日)开始推介多币种离岸绿色债券,加入了全球借款人利用市场复苏之机开展债券发行交易的热潮。1月份的第一周成为全球发行人繁忙的一周,对于亚洲的离岸发行人而言,美元贬值也不无裨益。香港将发行四个期限的基准规模美元债券,并且香港也在推介两年期和五年期的离岸人民币绿色债券。香港政府还委任银行最早于周三推介欧元债券。
【浙江省财政厅:进一步压实市县债务风险防控主体责任,有效及时防范政府债务风险事件】
据浙江省财政厅,由省财政厅牵头建设的“专项债全周期管理在线”应用,是列入全省重大改革(重大应用),该应用聚焦管好用好 专项债,围绕专项债项目“申报预审—遴选发行—支出监 测—综合评价”全周期管理,全量归集业务运行数据,构 建规则指标体系,集成语义分析、动态预警、实时反馈、风险研判等功能,实现全省专项债项目随报随审、监测预 警、智能评价。截至 2022年9月底,全省 11 个设区市绩效评价均为优秀;90个县 (市、区)中 78 个绩效评价为优秀、12 个为良好,尚未发现偿付风险,专项债项目总体风险可控。
【银行理财公司展望2023年:降息降准可期,债市风险可控】
近期,多家银行理财公司发布最新经济展望,看好2023年中国经济。对于债市,银行理财公司普遍认为债市风险趋缓,有利因素不断出现,高票息的信用债拥有配置价值。在货币政策方面,降息降准成为各家机构预期选项。交银理财表示,货币政策在2023年有望打开宽松空间。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大致平稳的M2增长,预计存款准备金率有0.5至1个百分点的下调空间。
【融创160亿元境内债达成整体展期 加权平均展期期限3.51年】
财联社记者获悉,融创房地产集团总计160亿元的境内债券整体展期方案,获债券持有人会议表决通过。此次融创境内债券整体展期,共涉及10笔存续的公司债券及供应链ABS,加权平均展期期限3.51年。同时,为保障投资人利益,融创还以广州文旅城、重庆江北嘴A-ONE、温州翡翠海岸城等多处资产作为展期偿付保障,并创新设计了现金支付+小额兑付机制。
【日债遭创纪录抛售 日本央行开年接连“接盘”】
日本央行2022年底调整收益率曲线控制(YCC)政策的影响持续发酵。近期,日本国债市场遭遇创纪录的抛售。日本财务省1月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2月18日至12月24日期间,非居民投资者净抛售了4.86万亿日元的中长期日本国债,为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最大单周抛售纪录。加剧的抛压之下,日本央行连续“接盘”。
【今年违约率恐翻倍! 阴霾逼近欧洲公司债】
全球三大评级机构一致认为,随着欧洲公司不得不应对能源危机、材料成本飙升和资金紧张等挑战,预计欧洲公司债违约率会增加。与此同时,随着全球范围内的加息潮也令现有债券的再融资变得越来越昂贵。根据标准普尔全球公司的预测,今年欧洲的信用违约率将增加一倍以上,接近新冠疫情在全球流行最严重时的水平。标普认为,到今年9月,12个月内欧洲投机级公司的违约率将从一年前的1.4%升至3.25%。
【美联储会议纪要:加息还要搞一段时间 担忧金融市场过于欢脱】
北京时间周四凌晨,美联储发布去年12月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的会议纪要,详细揭露了货币政策制定者对经济和加息路径的最新研判,继续展现偏鹰的论调和立场。在去年最后一次货币政策决议中,美联储将加息幅度稍稍下调至50基点,使得联邦基金利率区间进一步提升至4.25%-4.50%,全年累计加息425个基点。同样在上个月披露的经济预期中,FOMC委员们对于本轮加息“终点”的预测中值也从4.6%上升至5.1%,意味着2023年可能还有至少75个基点的加息。
解读:华盛顿劳伦斯·迈耶政策研究所经济学家Derek Tang解读称,美联储看不到通胀问题“隧道尽头的光”,他们对于“毫无根据”的金融宽松非常警惕,以至于2月的加息规模应当会倾向于保持在50个基点。
公开市场:
央行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1月4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3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0%。当日3300亿元逆回购到期,因此当日净回笼3270亿元。
信用债事件:
■阳光集团子公司收到监管措施;
■旭辉拟发行不超20亿元中期票据,中债信用增进公司全额担保
■鸿达兴业:控股股东申请破产清算
■*ST奇信:累计未能如期偿还债务本金合计9.45亿元
■东方金诚:终止福建阳光集团主体及相关债项信用等级
■绿地控股:拟6.24亿元转让上海绿地酒管52%股权至明宇商旅
■香港法院将佳源国际清盘呈请聆讯押后至3月1日
■桐城建投公司及相关人员被采取监管措施;
■胜通集团表示,东营中院依法裁定确认重整计划执行完毕;
■利程租赁新增重大借款占上年末净资产的110.94%;
■海宁城投2022年累计新增借款金额占上年末净资产的36.2%;
■第十二师国资公司2022年累计新增借款金额占上年末净资产的27.09%;
■城发集团取消发行“23城发投资SCP001”。
市场动态:
【债券市场|资金面延续宽松,期货现券走暖】
昨日,银行间资金面延续宽松格局,主要回购利率均出现大幅下行,隔夜加权再回落至1%以下,期货现券全线走暖,10年期主力合约涨0.22%。地产债多数上涨,“21旭辉01”涨超16%。中信固收称,债券市场利率下行仍需要更多利好修复,需密切关注春节假期前后央行流动性安排和经济复苏的实际进程。
【货币市场|银存间质押式回购7天期加权平均利率创2022年10月以来新低】
昨日,货币市场利率多数下行,其中银存间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1天期下行47.9BP报0.9156%,7天期下行18.96BP报1.4552%,创2022年10月以来新低,14天期下行12.31BP报1.5014%,1月期下行5.45BP报1.7205%,创逾一个月新低。
资金面延续宽松,主要回购利率普遍大幅下行,银存间隔夜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下行39.25bp报1.0021%,7天期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下行15.59bp报1.4889%。
银银间回购定盘利率全线下跌。FDR001报1%,跌47.09个基点;FDR007报1.48%,跌12个基点;FDR014报1.50%,跌10个基点。
银行间回购定盘利率多数下跌。FR001报1.10%,跌43.07个基点;FR007报1.70%,跌22.43个基点;FR014报1.80%,涨15个基点。
【欧债市场|欧债收益率集体下跌,英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16.2个基点报3.484%】
欧债收益率集体下跌,英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16.2个基点报3.484%,法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13.8个基点报2.772%,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11.6个基点报2.264%,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22.1个基点报4.261%,西班牙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14.3个基点报3.298%。
【美债市场|美债收益率多数下跌,3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4.2个基点报3.807%】
美债收益率多数下跌,3月期美债收益率涨14.25个基点报4.511%,2年期美债收益率跌0.8个基点报4.37%,3年期美债收益率跌4个基点报4.116%,5年期美债收益率跌5.2个基点报3.85%,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5.7个基点报3.695%,3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4.2个基点报3.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