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近期公布的酒店签约项目中,多个酒店品牌签约落地不同城市的旅游度假区,例如中旅酒店旗下的维景度假和睿景两品牌同时入驻邯郸鲲乐湾旅游度假区,希尔顿旗下两大品牌希尔顿酒店及度假村和希尔顿嘉悦里酒店也签约落地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等。这样的市场表现,是否意味着旅游度假区市场开始回暖?
Part1 两大旅游度假区,酒店又上新
新近完成“酒店”上新的旅游度假区,分别是位于河北邯郸的邯郸鲲乐湾旅游度假区和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
入驻邯郸鲲乐湾国际旅游度假区的是中旅酒店旗下的维景度假酒店和睿景酒店,其中维景度假酒店属于高端酒店,睿景酒店属于中高端酒店。两家酒店的建筑面积为12万平米,共有810间客房。
据了解,邯郸鲲乐湾国际旅游度假区是由邯郸建旭新能源有限公司持有,后者由国资持有。或许正是因为业主的背景,所以邯郸鲲乐湾国际旅游度假区是全国首例应用“光热+”综合能源的文旅项目,因此酒店以光热资源作为能源供给主体。
该项目总投资45亿元,占地面积900亩,除了度假酒店之外,还有水世界、冰雪世界以及下沉商业广场等。原本该度假区计划于2024年五一正式营业,但是从官方微信公众号来看,2024年5月18日仍发布了题为“奋战30天,收官鲲乐湾”的视频,项目是延迟开业了。
另一个迎来了新品牌入驻的是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希尔顿酒店和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希尔顿嘉悦里酒店签约落地,项目位于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北侧。这两大项目是由希尔顿集团与上海(申迪)集团签约打造的。
其中希尔顿酒店拥有350间客房,希尔顿嘉悦里酒店拥有100间客房。同时,两家酒店的主题也各有特色,希尔顿酒店以未来概念构建都市人心目中的“田园牧歌”,希尔顿嘉悦里酒店打造谧林山居的概念。
简单介绍一下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自2016年4月26日对外开放以来,该度假区至今已运营8年有余,共接待游客约1.4亿人次,旅游产业总收入超800亿元。除了知名度极高的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之外,定位城市休闲度假胜地的东方乐城也在近期开始了全球招商。
基于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现有的流量以及未来的长期发展,扎根这片20.6平方公里土地的酒店不仅仅是希尔顿旗下的两大品牌。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内部的第三座主题酒店在今年3月完成了桩基工作。除此之外,万豪、洲际、锦江酒店(中国区)等各个头部酒店集团也持续在这一区块落子项目。
当然,这两个旅游度假区之外,其他旅游度假区的酒店清单中也出现了两个品牌同时签约的情况。例如,今年3月,洲际旗下的奢华酒店品牌金普顿和高端酒店英迪格就一同签约了黄山黟县,其中金普顿酒店位于黄山域见国际旅游度假区,英迪格酒店位于黟县龙江文旅综合开发项目。
Part2 大旅游消费市场,正在去景区化?
多个新酒店品牌的进入,是旅游度假区酒店发展的表现之一。除此之外,酒店流拍也是旅游度假区正在经历的。此前,曾有媒体报道经营不善的度假区酒店多次流拍。为什么同样是旅游度假区酒店,发展会有如此大的反差?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个大背景是,大旅游市场的“去景区化”。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社交媒体不如当下活跃时,大众旅游出行首选的都是具有国家地理和人文标志意义的景区。以杭州为例,西湖、灵隐寺、雷峰塔等标志性景区几乎是每个来杭州旅游的游客必去的。
但是,在疫情和旅游消费越发成熟的双重作用下,部分旅游消费者的注意力不再仅停留于这类标志性景区,开始关注一些城市的街头小巷,或是一些新城市文化坐标,避开核心旅游度假区的人山人海。
正是这样的旅游消费偏好转变,进一步重构了大众旅游景区消费体系,从而影响了部分传统旅游度假区的消费热情。面对同样的市场变化,为什么有些旅游度假区能吸引更多品牌入驻,而有些旅游度假区却让酒店避之不及呢?
以上文提及的两个旅游度假区为例,其中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之所以能吸引到如此多的国内外酒店品牌入驻,核心原因是拥有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据迪士尼2023财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国际乐园和度假区的运营业绩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的增长所致。
尤其是对住宿产业的影响,此前就有多组数据展示了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给上海酒店等住宿行业带来的利好。2022年6月30日,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宣布恢复运营,一时间周边酒店瞬时搜索量上涨260%,预订量环比6月27日增长了1.5倍。不仅如此,据相关数据显示,全国民宿整体入住率在30%左右,上海迪士尼周边的民宿入住率最多能达到90%。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多年以来“迪士尼要在中国建第三座迪士尼乐园”的传言就不曾断过。尤其是青岛、武汉、天津、成都等新一线城市,每隔一段时间社交平台就会涌动起“谁能成功拿下迪士尼”的讨论声。
但是,放眼全球,迪士尼也只有6个,而且从现有进度看来,上海迪士尼极有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中都会是“世界上最年轻的迪士尼”。
值得注意的是,迪士尼模式之外,当下还有一些更广义的“旅游度假区”,同样被酒店品牌所关注,即城市的不同文化街区。以杭州为例,近两年热度频升的运河历史文化街区,也迎来了多个国内外酒店品牌的入驻,包括但不限于凯宾斯基酒店、隐居酒店、万怡酒店等。
类似这类更强调场景化且能满足消费者更个性化观光、休闲和度假需求的旅游度假区,如今也在不断崛起。
正因如此,有行业专家认为,“当下旅游者已然成为景区、度假区、街区、商圈等旅游资源的定义者,由旅游者来定义旅游景区已为大势所趋,旅游景区度假区单向发展模式终结趋势明显。”
Part3 传统旅游度假区市场,开始回暖?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不妨先来看一下传统旅游度假区市场正在受到的冲击。当下,年轻消费者正在以各种小众新玩法对城市旅游及目的地重新定义,分食传统旅游度假区的蛋糕。
兼具“时尚感”和“烟火气”的不同主题创意市集,从城市中心到废旧工厂,从商业中心到潮流街区,为这些原本的“非传统旅游度假区”,增添了更多的可游览性。
飞盘、滑板、冲浪、骑行、橄榄球等小众运动项目,让年轻人发现更多身边的“运动场”。以飞盘为例,在社区的小广场、花丛边,甚至小路上都能玩起来。
在城市化进程中,都市人对于公园的渴望一刻都没有停止。“公园20分钟效应”,让公司附近的公园成为了大城市青年的“回血圣地”,驱散“班味”。
林林总总的新玩法,在重构旅游消费市场的同时,他们创造的各种新玩法也在为传统旅游度假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创造更多的旅游消费需求。
一方面,寺庙游和citywalk等对小众目的地的深度探访的玩法,让部分原本冷门的旅游度假区重新回到大众视野。
而且,如寺庙游和citywalk属于沉浸式旅游,需要更多的时间让人们沉浸其中,并在寺庙中参拜、做义工等,新增的住宿需求为住宿产品提供了更大的市场空间。
另一方面,年轻人的“摆烂式旅游”和“反向度假”,带火了一众三四线城市和小镇。
他们以外来者的目光,重新审视这些城市独具风格但知名度不高的中小型旅游度假区,在其中享受旅游最本真的心态,享受更轻松舒适的度假,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住宿以及交通等消费。
最后,在各种旅游消费表象改变之外,更重要的是当下旅游度假区的消费体系正在重构:
其一,传统意义上的旅游观光客正在减少,所幸得益于银发旅游者的崛起,比重下降的同时整体波动不大。
其二,年轻消费者的旅游品类消费比重开始重新分配,其中住宿产品的消费份额逐渐上升,这方面既离不开年轻消费者对住宿品质的高要求,也与市场供给住宿产品越来越优质有关。
其三,旅游度假区的业态构成也正在持续变化,传统的景区更重视打造各类观光景观,而现在的业态构成中体验型业态的占比逐步提升,也为旅游消费创造了更新的动力。
当然,这些变化仅仅是旅游度假区体系中的部分切面,并不代表全部。但是,变化总是能带来新的转机。或许,这也是当下一些酒店品牌对旅游度假区热情再涨的缘由之一。
结语:旅游度假区市场的热度,是否会随着多个酒店品牌项目的入驻而升温,或许还要过段时间才能揭晓答案。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旅游度假区凭借着先天或后天的旅游资源,往往承载着人们对一座城市的向往。市场热度越高,这些旅游度假区也就能获得更多的资源倾斜,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我们真诚地希望各个旅游度假区都能在酒店品牌等不同业态的支持下持续回暖,让远方的客人离开之后还能长久回味。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