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策家话:
银行是强势的,银行基层员工是弱势的,所有钱多事少离家近的美好愿景,估计在这一群体身上,几乎不抱希望,这也直接导致众多基层柜员的离职。
但不论是仍在银行体制内,还是已离职的人,都在好奇那些从银行辞职的人,后来都混的咋样了?
对啊,他们到底混的咋样了?
本文建议花6-8min仔细读完
文 | 田燕
关于从银行辞职的人
来自公号“你财知道”(ID:zhidaocai)的问卷答复:
从银行出来后去了财政局投资的一家国投公司,从基层出纳做起。有点怀念在银行的日子,有点迷茫,又觉得自己没做错。
跳槽之后来了一家保险公司,因为之前一直在银行有保险任务,与其在那卖不如来保险公司,而且现在国家鼓励商业保险发展。
辞职一个半月,少儿英语机构。超级开心,筹划辞职两年,两年内拼命学英语 考教师证,成功转型,如在天堂。
炒了银行鱿鱼两个月的现金桂圆:现在在一个招商部门工作,出来之后,我的膀胱炎不治而愈,再也不会出现又口渴又想上厕所的烦恼,了家里人都说现在我做什么都有劲头了,也不发脾气了。唯一的缺点就是到处跑晒黑了我捂了两年的终日不见阳光的皮肤!
说到跳槽真的是一件特别糟心的事。我毕业以后就进了银行,进来了才知道并非心头爱啊,可是离开银行,家里长辈不同意,老一辈银行人不懂新一代银行人的苦,老公也不同意,不同行业里的人总感觉自己看银行人都是仰望的,说出去老婆是银行的,四大银行不在前台多好听。我自己的感受呢,我自己的梦想呢,我自己的生活呢,没有人在意你的想法。总不能为了离开银行而离婚啊。不知道不知道,好乱,一说离开就好烦
跳槽去市级单位
去了国税局
考上了公务员
从国有银行省行跳槽到某金融公司,感觉呢,做金融,还是需要专业一些的,现已入坑。
看过倚天屠龙记的人想必都记得“张无忌”,张无忌练什么功夫都比别人省力、快速、高效,关键就在于他凭借九阳神功练就的深厚内力。对于金融人,尤其是偏销售的金融人来说,这深厚内力来自于哪儿?
以下是麦策金融平台中,邀请前银行人做的分享。
这位前银行人做了三次顺其自然的职业蜕变。你说,柜员跳槽成功关键,这深厚内力到底是什么?
金融这个行业信息更新特别快,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今天我们不谈专业知识,只谈如何加强与客户之间的粘性,在职业生涯的转型中,我如何做好大客户的迁徙工作。
首先先介绍下我这12年金融职业生涯历程,其实跟大多数职场新人一样,我大学毕业一开始也是漏洞百出的银行柜台小白(也有过很糗的经历。私章丢失,长短款啦,领导整天找麻烦写检讨,评先进个人或者是提拔之类永远跟我没有半毛钱关系,经常否定自己是否适合做银行工作,甚至开始怀疑人生,工作积极性极差)。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觉得个性不适合这类事务性工作,其实并不存在岗位的高低贵贱,仅仅就是因为不适应。
但是在此过程中,我发现自己还是喜欢跟客户聊天,擅长沟通,捕捉客户的需求点,大家都知道银行有业绩指标压力,我作为一个外地人,并没有任何的资源帮到自己,正是因为客户认可我的服务,所以业绩在做柜员期间也是遥遥领先,就这样通过跟领导申请,做了一名理财经理进入了职业的第二阶段,成为一名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理财新兵(达到MDRT,正向激励,营销的惯性,很多理财经理抗拒保险)。
我每天给自己正能量的心理暗示,你是可以做到的,你并不比任何人差!收获了人生很多第一次的业绩,第一张保险,第一笔信托,基金定投等等,上班第一件事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每天办多少网银,信用卡,保险)人都是有一个瓶颈期的,过了后就越来越顺,前提是你不能对你销售的东西有质疑。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自己都没有信心,其实你这种感觉是会传递给客户的,客户接受意愿也不高。
同时我们要注意在销售前期的铺垫对于落单的成功决定概率高达80%,我们一般要求员工固定收益类产品一般要提前一周左右时间给客户准备资金,理解和消化产品的特征、风控措施,产品的流动性等,权益性和资管、私募更加复杂,需要我们至少提前半个月时间去跟客户对接。
记得在做理财经理时,我们还精心设计福利大回馈方案,购买一定金额的基金有回馈礼(用好礼品这个营销工具),定一些实用的礼品跟客户匹配,保温杯,书卡,体检卡,个性化的礼品。由于礼品需要上门领取,多了一个跟客户接触的机会,我们尽量建议客户现场购买。
好处1:
现场购买客户可以更加充分讲解产品,面谈的效果更好,避免客户盲目认购日后的投诉;
好处2:
客户与客户之间也是可以充分的交流,也烘托了整个营业部营销的氛围非常好,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充分准备,一天成功认购1500万,20名客户左右,后来在这个基金涨了一波后我们也给予客户理性的忠告,所以并不是让客户盲目购买,及时的获利后落袋为安才是关键。
所以这里特别强调风险类产品的售后服务,其实打动客户的关键就在于,我强调事后我们一定会跟踪服务的,避免客户觉得买了后没人管,类似于产生孤儿保单的情况。
后来大概在07年一季度后,大盘大概到3000点左右,感觉宏观经济出现偏热的现场,市场流动性过剩,A股市盈率达到30倍,指标股启动后,市场所有的板块都已经经历了上涨,这些信号其实我们就应该提醒客户要抛售或减仓,只有让客户实实在在的赚钱后才能体现出我们理财师的价值,客户完全可以选择天天基金网购买,手续费还便宜,所以我们不仅要做到让客户傻傻的买,更多的是开心的卖。
我们常州是个3线城市,我服务的那家网点也是家纯零售网点,没有对公业务的任何资源嫁接的,客户那时候对于股份制银行的认可度也比较低,我们理财团队的小伙伴正是如此执着和专业的精神,慢慢的不断打造自己的口碑,最终个人维护的资产从0开始,通过五年时间的积累最高的时候大概到5亿左右,金葵花客户(50万以上)350人左右,私人银行客户(1000万)约20人,并且得到保险界的最高荣誉MDRT,成为它的内阁会员。
古语云:得道者多助,正是因为客户的认可和领导的信任,慢慢的我迎来了金融生涯阶段的第二次转型。在一家新开股份制银行的筹备阶段,我有幸进一步提升,进入到管理岗位,成长为一名独挡一面的中层管理干部。
本来我觉得自己在营销方面已做得得心应手了,但没想到做管理才是真的难,也是门艺术。记得一位招行的前领导对我的忠告,管理就是水,没有任何的框架和形式可以遵循,团队中每个人都是个性不一样的,特别是现在的90后,不是光物质奖励可以打动的,要从精神层面来引起他们的共鸣和认可。
打个比方扫地这件事,70后,不扫地会扣钱,80后,扫了地给奖励,90后,扫了地对于你来说意味着什么,你会得到怎样的价值体现?
在从事管理岗位的四年中,我慢慢也学会了分析和总结,发现客户特别是高净值客户的需求,其实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是多样化的,全方位的。不仅有个人金融需求,也有公司金融需求,我必须补起我的短板才会有更高的提升,从销售端到资产端的转型,最后把自己的客户形成一个闭环来服务,让自己的金融专业板块更加完整。
这样也就迎来了我金融职业生涯的第三次蜕变,励志成为一名可以整合资源,帮客户解决全方位金融问题的私银专家。
因为我深深的意识到财富管理,是以高净值客户为中心设计一整套资产配置方案,降低风险、保值增收。这需要做好两件事情,一是为资产端提供高效的匹配资金,一个是为资金端提高产品收益和安全,做好这两件事情,才能做到我们理财师的价值变现。
长期以来,我们很多理财师其实是缺少深入研究客户真实需求、帮助客户提升投资能力的“向内探究功夫”,又疏于联合外部资源、创新服务模式的“向外扩展方法”。
在营销当中做一个有心人,要善于发现客户的需求就显得特别重要。如果你可以从家族办公室的理念来服务客户,1+N(律师、会计师、保险、信托知识面)的模式来解决客户的财富管理需求问题,你只会把客户越做越大,你的业务也会越做越精。
其实,前面我讲个人生涯经历,讲那么多,只是想引出我今天要讲的第二部分,如何在工作中打造个人影响力,关于这个部分,我总结了三个关键点。
01
个性与事业发展的调整相适应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论,里面提出人的需求主要分基本物质需求和自我肯定需求,在跳槽转型的时候,我们要思考我们要的是什么?
除了基本的薪水收入以外,更多的要考虑其他一些方面:
我们对现有的工作状态是否满意?
(时间自由度,工作强度,收入水平,领导的重视程度以及未来的晋升空间,几个维度来考量)。
自己的性格和特长是否跟现有的岗位匹配?
是否具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价值品牌?
刚刚我也提到我自己转型的考虑就是基于以上的考虑,个人的资源人脉积累到一定的阶段,转型是必然的,也是自我价值的一个验证,我个人是比较能够接受职业生涯中跳一、二次槽,当然前提是每一次跳槽都是对自己有很大质地提升,不管是知识学习的层面,还是职业岗位的社会地位层面。
当然如果你还没有准备好,火候还没有够,我觉得还要再沉淀下,等到合适的时机。就像我们前领导讲的一句话很经典:如果你还不会游泳,那么换一个游泳池其实还是不会游泳。
02
客户资源的精心耕耘和整合
我们每个理财师都要打造一个属于自己运筹帷幄的平台,群里很多理财师其实手里都有很多客户的资源,要懂得灵活应用这些资源,比如客户想到看病第一时间问你有没有认识好的医生,上某某学校你看看有没有好的教育资源可以推荐。得资源者得天下是有道理的。
同时在客户服务中,贴心的服务和诚恳的态度也非常重要。举例:
客户买基金亏损时的处理方式?
很多理财经理最担心的无非就是客户的投诉,特别是产品亏损后,其实客户最主要是看你服务的态度,产品买了后并不是就此了事,后续的跟踪服务,以及在关键时点的跟踪服务更重要。
比如近期东方红和中欧基金的热销,理财经理都要登记一本客户台账,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醒客户合适的抛售点位,最近我就听说某某银行一起投诉,定开债的18月开放期没有通知客户赎回,造成客户的资金还要放18个月,客户此刻需要买房,我想这个理财经理就存在严重的维护失职。
群里大多数理财师应该都来自各大金融机构,我强调一点,我们要学会不要被所服务的平台绑架,要懂得利用平台的资源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时候要学会独立思考,通过对资本市场的理性分析来帮客户选择投资的最佳时点。
不要只为了任务做销售,一时为了完成任务,一旦伤害了客户,特别是一些核心大客户,以后会把客户越做越少,但是如果是因为客户非理性投资,你给制止了,避免让客户踩雷,造成资金亏损,客户会感恩你一辈子。而且会把越来越多的资金搬进来,甚至把亲朋好友也会介绍给你。
金融这行声誉比什么都重要,所以要把自己的个人专业品牌花大力气塑造好。
另外,很多理财师问天天打电话给客户说什么?
可以通过事件性营销,最简单的产品到期提醒,生日祝福等,给客户有效专业金融信息,比如刚调整了私募购买的门槛,从原来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3年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现在的门槛是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或者金融3年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且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
我觉得经常花心思根据每个客户的需求,推荐相应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理财经理,肯定要比没有方向,天天晃晃荡荡的理财经理业绩自然好很多,这跟培养一个小孩好学习的方法和习惯是一个道理。
03
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打造个性化专业学习体系。
自己刚到银行,也是普通大学的本科生,做了二年的普通柜员,刚刚也谈到差错,领导谈话,写检讨,经历了人生的低谷期,怀疑自己的能力;总结自己更加适合做营销岗位,励志考AFP。
主动写申请给上级领导,新开网点做低柜理财,业绩优异,提拔做贵宾理财经理---理财中心主管,并后来又考了CFP,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理财专业服务水平,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挺着7个月的大肚子赶考,当时觉得还是挺有毅力的。
而且从专业知识的完善面来说,觉得销售端该学得技能掌握后,应该往上资产端走,做一名专业的财富管理专家,在同事和家人的鼓励之下,于是去考了CPB(私人银行家)。
让自己处于不断学习的状态有个好处,其实我们大脑的潜能是无限的。我们要不断的去激活它,使用它,目前我还在上海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在读。虽然每周末都要赶到上海上课,整整二年四个学期,对于我来说还是比较重视的,同时结交到很多金融同行的同学,律师、会计师、银行、保险等等,大家也有很多业务交叉和合作的契机。
面对快速变化的客户需求,不断更迭的理财模式和行业升级,理财师需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宏观经济、政策方向、市场动态、资讯获取、产品分析等,无一不是理财师展业中必须实时关心和学习的内容,客情维护、销售技巧等也是理财师进阶不可或缺的硬技能。
总之我想说的是我们新时代的理财师一定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品性,这行信息瞬息万变,大家还一定要处于不断学习的状态,用自己不断向上的正能打动客户,赢得客户的信任,才能获得客户价值的职业变现,最终迎来自己事业的成功。
*本文部分选自麦集·121活动纪要,后台回复数字121,获取完整录音。
田燕
现任常州国联证券某营业部总经理。上海财经大学投资银行学硕士在读。
AFP/CFP/CPB持证人,保险MDRT会员。2017第一财经RFP中国理财精英评选中荣获十佳理财团队领袖。
全领域理财师社群
后台回复"申请入群"
后台回复
"专栏作者名" 例如"大师兄"
获取 往期好文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请滑动查看)
麦策·专栏作者榜单
大师兄、鱼乐、黄翔宇
朱励、金融嬷嬷、谢赟
澹台墨左、DBQ、James成
麦秆大叔、楚良、宫部美雪
加惠、杨超、王君星
宁掌柜、冰隐、北渔
菜菜、财经小泡芙、歪哥
淑阳、阴险的小胖子、木叶
温馨、莉莉、李富鼎、
小木、妙笔生花
……
从镀金时代到进步时代
——谈一谈中国经济的范式转换与资本市场发展
流光易逝,转瞬间我们就挥手作别2024年的上半年。这半年中,国内权益市场经历了极端的行情,也迎来了“绝地反击”,投资者的情绪也随之起伏波动。总体来看,目前国内股票市场依旧缺乏信心,成交低迷。站在年中时点,我想和各位投资者朋友一同探讨、交流一下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话题。
这几年在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与冲击之下,中国的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人口总量开始下滑,尤其是周期之母的“房地产”也陷入低迷,对消费、经济和市场拖累较为明显。这种种现象让市场中出现了“中国是否会陷入日本当年泡沫经济破裂后的资产负债表衰退”的相关论调,而这一论点之前我们已经撰文探讨过,详见《彩霞湾观点丨浅谈两次大通缩的启示》。
无论从产业结构、发展阶段、外汇管控等方面来看,国内目前的经济形势、宏观大环境都与日本当时的情况有比较大的差别。要分析目前国内经济的情况,展望未来经济的走向,或许需要我们先从回顾过去的经济增长范式开始,再进行进一步地思辨与展望。
一、过往中国经济增长的几大主要动力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得以全方面、快速稳健的增长。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就使全球1/5的人口全面摆脱贫困,这是史无前例的伟大发展成就。我们认为其主要发展动力来自于以下几点:
1.工业化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基本上是一个以第一产业为主的农业国家。四十多年以来,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进行得如火如荼,大量的工厂吸收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从最初最简单的来料加工、三来一补,村集体所有制的工厂,到如今中国的制造业已经几乎可以占据全球1/3以上的份额,具有全产业链生态系统。
这一变化很大程度是因为:(1)大量受过培训的劳动力;(2)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3)政府的产业政策支持;(4)努力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中国充分利用了这些优势。
图1: 中国的工业化进展;
数据来源:Wind、彩霞湾团队整理
2.城镇化
随着第一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不断降低,大量的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市。城市生活往往比农村生活更具有规模效应,有更好的社会公共资源,有更多的机会,通常也有更丰富的物质精神生活。
城镇化带来了对于住房、社会公共资源的需求,这个过程是一个良性的经济循环。政府通过卖地获得收入,给城市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吸引更多人进入城市,人们在城市中获得了更多工作机会和更高的收入,进而在城市中购置房屋。最近40年巨大的城镇化变迁,给经济增长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图2:中国乡村人口比重及城镇化率走势;
数据来源:Wind、彩霞湾团队整理
3.国际化
“改革开放”中的“开放”两字对应的正是国际化。打开门做生意,让中国的产品走向世界。除开内需的刺激,过往作为“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也为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很大的助力。
从最初的没有技术、没有资金、只有劳动力的“三来一补”模式开始,吸引外资进入带动了经济发展,再到国内生产技术逐步提升,出口的技术与金额也越来越大,包括商品的附加值也不断提升。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经济得以快速增长,尤其是2001年正式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之后。
图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出口情况
数据来源:Wind、彩霞湾团队整理
4.科技化
在开放的过程中,中国不断学习国外先进技术,除此以外还在生产和研发中提高自己的内功。不断通过科技进步提高制造能力,增加产品的产值,也满足更多的需求。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在互联网与通讯技术、光伏、新能源等领域逐渐确立了世界领先的优势,诞生了一大批科技巨头。
二、镀金时代的增长范式与局限
上文我们提到,中国经济过去几十年的增长范式,帮助我们国家走出低收入,进入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收入水平,这个阶段非常类似于美国南北战争后的“镀金时代”。
美国在南北战争过后,南方奴隶制迎来了土崩瓦解,随后大量的劳动力离开南方种植园涌入北方的工厂,城市化、工业化也进入了快车道。大量的欧洲移民带着技术进入到美国,这就是美国国际化与科技化。
在镀金时代,美国的技术与生产力有了长足的提升与进步。1869年,美国修通了第一条横穿美国东西海岸的铁路,随后又修建了4条南北方向的铁路。到19世纪末,美国已经拥有了世界上最大的铁路网,总长达到19.3万英里。此外,诸多重大科技发明先后在美国出现,贝尔发明的电话、爱迪生发明的电灯等都是在这一时代出现。美国的镀金时代大发展的大逻辑,与上文我们提到的“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科技化”的发展路径基本如出一辙。
然而随着中国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收入水平,并且可能已经越过了刘易斯拐点,原有的经济增长的方式也面临考验。当年的“亚洲四小虎”(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在发展过程中,也同样遇到了这一问题,然而他们并没有很好地解决,随之经济快速增长的“奇迹”也消失了。发生类似情况的还有许多拉美国家。
本质上来说,当一个国家的人均薪酬到达一定水准后,许多简单的加工业及制造业等产业,就会自发地往人均薪酬更低的地方转移,以追求更低的成本。而这一阶段,会有很多共同的问题出现,如人均收入提升放缓甚至停滞、贫富差距拉大、自然环境破坏、自然资源被浪费等,而这些问题无法解决的话,产业便无法升级,最终的后果可能就是经济进入中等收入陷阱之中。
三、迈向进步时代
与“亚洲四小虎”的命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韩国与中国台湾。虽然他们同样也经历过上述的经济增长模式困境,越过了刘易斯拐点,出现人口老龄化与极低出生率。但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快速、及时地完成了产业升级与配套的政策刺激,如在半导体、集成电路、电子产品等领域,占据了产业链中更加高端的位置,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人均收入,最终走出中等收入陷阱。
这里我们简单介绍一下索洛增长模型,或许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问题。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索洛把经济增长归因于三个主要变量:劳动力、资本与余值(全要素生产率)。经济的产出增长率扣除各要素投入增长率的产出效益后的“余值”,即:产出增长率—×资本投入增长率—(1-)×劳动投入增长率。这部分“余值”恰恰就是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增长。
在经济快速发展初期,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得以快速增长,资本也得以不断进入,所以在发展初期,资本与劳动对于经济提升的边际效率更高。而随着劳动力与资本到达一定水平后,人口老龄化、产业转移、产能过剩等劳动力与资本的问题逐渐浮现。所以之后的经济发展,更加依赖于资本与劳动之外的要素,即高端产业、科技创新所带来的发展。只有占据了更高科技含量、更高附加值的行业,经济才能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真正跻身发达国家的行列,这也正是国家高层近年来一直倡导的高质量发展或者说新质生产力。
进一步发展必须依赖科技创新,这条路可能并不好走,但是目前来看还是很有希望。首先,在通讯、光伏、新能源车这些高端制造行业,中国已经建立了一定的优势。中国的互联网公司TikTok、Temu、Shein常年霸占海外App下载榜前几名。其次,中国人口基数庞大,中国人历来重视教育,每年大学(尤其理工科)毕业的学生数量巨大,即有大量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储备,这是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必须的。此外,根据《经济学人》的报道,中国目前的科研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准,尤其在一些应用科学层面已经达到了最发达的水平。高质量论文数量占比,论文引用次数都已经是世界最强水平,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科技强国”。另外,中国占据世界1/3以上的制造业并且拥有制造业全生态链,巨大的单一市场和全球贸易量,也给创新提供了巨大的应用场景。所以我们认为,在告别了镀金时代之后,中国也完全能够走入属于自己的进步时代。
图4:中国科研相关论文发表及贡献情况;
数据来源:The Economist
图5:中美理工科博士毕业人数对比;
数据来源:IPEDS
四、资本市场的情况
再来看资本市场目前的情况,也变得更加清晰。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的股票市场相对而言确实比较低迷,迎来了持续数年的深度修复与调整,近年来也数次打响了“3000点保卫战”。而这一现象与国内经济增长的实际情况也并不匹配,为什么经济增长了,但是股票却没有涨?我想主要是因为:
第一,过度竞争确实增加了经济总量,但这也导致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普遍不高。
第二,上市公司回报股东的意愿普遍不足,导致即使赚了钱,最后股东也没有得到回报。
第三,确实存在一些欺骗投资人,大股东套现减持等不合理、不合规的现象。这在美国的镀金时代也并不罕见,例如最著名的伊利铁路股票大战,市场注水、财务造假等现象屡见不鲜。在后期监管进行强力干预,加强审计与限制后,这一现象才逐步缓解,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也正在这一时期之后诞生(参考《伟大的博弈》)。今年以来,监管层面下了很大的决心与动力,来打击市场的合理、不合规甚至违法行为。“国九条“的提出,对于带病上市、高位套现、违规减持等不规范的现象进行严加监管等,这些都能使市场的长期生态愈加健康。
目前我国存放在银行的储蓄总量不断增长,已经接近150万亿,超越了2023年中国的GDP(126.06万亿)。如何理解这一现象?
从情绪面上而言,可能居民对未来预期不是很好,信心不足,所以会不断增加储蓄以增加避险能力。而另一方面,随着监管从严,一些投资于非标的理财产品被清理后,大量资金回流到了银行端(从“影子银行”回归“银行”),这可能也是导致居民储蓄偏高的其中一个因素。从图7我们可以发现,每次股票市值与储蓄的比值处于低位时,都是投资者信心低迷的时候,一旦国内投资人悲观情绪修复,很容易走出一波上涨行情。
图6:中国储蓄高企;
数据来源:Wind、彩霞湾团队整理
图7:中国储蓄高企,股票总市值与储蓄之比;
数据来源:Wind、彩霞湾团队整理
上文我们提到,占据更高端的制造业领域,离不开科技的创新与产业的升级。目前银行确实有大量的储蓄,但是银行的资金属性天然决定了其高风险厌恶的特性,几乎不太能接受本金的损失,但科研的研发投入与实际产出之间本身就具备较高的风险。在常规的融资渠道中,只有权益类资金的风险收益特征,与该类项目的风险属性匹配度较高,即愿意承担更大的风险与波动,换取高额的收益。将科技成果、技术创新转化为生产力、产品、收入、就业岗位甚至新产业,必然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所以发展好中国的资本市场是决定最终能否突破成功的关键因素。
而除开权益市场,今年上半年国内发生的最大的金融事件就是:我国央行在二级市场重新开启直接的国债买卖与特别国债的发行。这些行动的目的是在目前经济较为疲弱,货币乘数比较低的情况下,拓宽储蓄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在另一方面可以更加高效地调控资源分配。
五、对于未来的展望
由于周期之母“房地产”持续低迷,今年整体经济仍旧在缓慢恢复,消费也比较疲弱。加之今年较大的监管压力,投资者情绪进入低谷。但是考虑到今年政府投入股市救市的资金已经有接近3000亿元,相当于政府宣布收购存量二手房的资金,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国家对于资本市场的重视。
在3000点以下我们认为向下的空间并不大,考虑到目前市场的低估值,我们认为可以积极配置一些基本面相对稳定的低估值股票,尤其是港股更加值得关注(考虑到美国通胀已经下行,下半年可能降息)。此外,7月重要的会议非常值得关注。
应对策略:以做多为主,叠加衍生品工具进行保护,从长期视角自下而上地寻找优质标的。
投资总监 鲁俊
2024.6.30
风险提示:本内容仅代表发言者于发言当时的分析、推测与判断,所依据信息和资料来源于公开渠道,不保证其准确性、充足性或完整性,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广告、销售要约,或交易任何证券、基金或投资产品的建议。本内容中引用的任何实体、品牌、商品等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使用,不代表发言者及其所在机构的投资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