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CCTV生活圈
世界卫生组织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将幽门螺杆菌列为“一类致癌物”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2024年4月,发表在《食品科学与营养》上一项研究发现:日常饮食中“超加工食品”吃得越多的人,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几率也就越高,最高可增加2.17倍。
研究人员认为,常吃超加工食品导致幽门螺杆菌感染增加的原因,主要是其高盐、高碳水以及加工过程。
1.高盐
超加工食品通常含盐较多,长期大量摄入盐会破坏胃的黏膜屏障,更有助于增加幽门螺杆菌的定植。
2.高碳水
超加工食品中高含量的碳水化合物(例如含糖饮料),可能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因为它延长了胃酸化时间,增加了尿素内流和细菌的氨生成。
3.慢性炎症
炎症的存在,也是幽门螺杆菌生长的有利条件;超加工食品在许多慢性炎症疾病中发挥作用,例如代谢综合征和炎症性肠病。
4.加工过程
有研究显示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吃的快餐和油更多。除了快餐的成分(钠、糖、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因素会增加风险外,不当的食物处理、不良的卫生习惯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也可能与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风险有关。
所谓“超加工食品”是指在已经加工过的食品基础上再加工的食品,这类食品通常添加了多种食品添加剂,是典型的高糖、高脂、高热量的食品。
举个简单例子:
新鲜的草莓属于自然食物→做成草莓酱后属于加工食品→继续加工做成了草莓味蛋糕、草莓味糖、草莓味饼干,就属于超加工食品。
所以,很多人平时爱吃的:薯片、汉堡、比萨、可乐、奶茶、饼干、蛋糕、火腿肠、方便面……其实都属于超加工食品。
1.感染幽门螺杆菌,肠癌风险大增
研究证实:只能在胃里存活的幽门螺杆菌,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同样存在强烈因果关系。
2.可能拉升咽喉癌风险
一项纳入了11项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咽喉癌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显著升高。这与幽门螺杆菌产生的毒素及有毒性作用的酶有关。
3.不仅致癌,还伤害大脑
一项研究显示,致癌的幽门螺杆菌,还会伤害大脑。与没有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相比,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增加11%,感染7.3~10.8年风险最高,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最高,增加24%。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常见细菌,它主要寄生在人类胃部,被认为是引起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原因之一,与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疾病有密切关系,70%的胃癌都和幽门螺杆菌有关,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1类生物致癌因子。
2023年6月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发布《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控》白皮书指出,我国居民幽门螺杆菌人群感染率近50%。很多是家中一人查出幽门螺杆菌,其他家人也感染。
2023年,一项针对全国29个省份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总体家庭感染率为71.2%,明显高于40.6%的个体感染率。
这是因为幽门螺杆菌主要存在唾液、牙菌斑、胃和粪便里,其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口口传播、粪口传播、共用器具传播。
当一个人查出幽门螺杆菌阳性,最先影响的可能是自己的家人。
感染者的唾液、粪便、呕吐物中都能检测到幽门螺杆菌,用过的餐具、牙科设备、马桶等,以及受污染的食物和水,都可能成为传染源。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幽门螺杆菌主要是经口传播,所以预防应该做到这些好习惯:
1.聚餐时选择分餐制或使用公筷避免交叉感染
经口传播是幽门螺杆菌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主要途径。
2.定期给餐具进行消毒
家里的碗筷在洗干净之后,放到消毒柜、煮沸消毒或蒸汽消毒。
3.不要嘴对嘴给孩子喂食
通过把食物嚼碎、将奶嘴或勺子放到自己口中试温度等行为,家长会将口腔中的致病菌传播给孩子。
4.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
粪口传播也是幽门螺杆菌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5.避免喝生水、吃生食
一些人常吃凉拌食物或喝生水,如果食物含有微生物,且未充分杀菌,也可能导致幽门螺杆菌感染。
健康小贴士
1.日常饮食中“超加工食品”吃得越多的人,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几率也就越高,最高可增加2.17倍。70%的胃癌都和幽门螺杆菌有关,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1类生物致癌因子。
2.幽门螺杆菌与多种疾病相关
感染幽门螺杆菌,肠癌风险大增;
可能拉升咽喉癌风险;
不仅致癌,还伤害大脑。
3.做好5点,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
聚餐时选择分餐制或使用公筷避免交叉感染;
定期给餐具进行消毒;
不要嘴对嘴给孩子喂食;
避免喝生水、吃生食;
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