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计时提醒!开通养老交易账户,享每年最高12000元税基优惠!
12月12日,人社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五部门发布《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制度的通知》(下称《通知》),自12月15日起个人制度从36个先行试点城市(地区)推开至全国。
第一财经了解到,12日上午,人社部组织召开了个人制度全面实施动员部署大会,会议围绕《通知》内容对参与机构提出了相关要求。
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推行至全国,个人养老金产品扩围、探索开展默认投资服务、新增提前领取个人养老金情形等相关政策将进一步完善。
国债、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
在优化产品供给角度,《通知》要求,要丰富产品种类,在现有理财产品、储蓄存款、商业养老、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的基础上,将国债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范围。将特定养老储蓄、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推动更多养老理财产品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范围。
《通知》还鼓励金融机构研究开发符合长期养老需求的个人养老储蓄、中低波动型或绝对收益策略基金产品等金融产品,合理确定个人养老储蓄的期限和利率。
根据人社部等五部门在2022年发布的《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账户制,缴费完全由参加人个人承担,自主选择购买符合规定的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实行完全积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国家社会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可供参加人选择的个人养老金产品已有857只。其中,储蓄产品466只,基金类产品200只,保险类产品165只,理财类产品26只。
证监会同日发文表示,证监会根据要求及时优化产品供给,将首批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投资产品目录,并表示后续将强化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业务监管,督促公募基金管理人持续提升管理和服务能力,更好支持个人养老金高质量发展。
证监会数据显示,公募基金行业作为资本市场的专业机构投资者代表,目前已受托管理各类养老金资产超6万亿元,创造了良好的长期收益,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
探索默认投资服务
据第一财经多方了解,试点两年多来,个人养老金“开户热、缴存冷”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综合来看,缴存偏冷有多方面原因,主要包括税优政策门槛和力度设定待优化、账户资金流动性较低、产品数量多且同质化严重不利于选择、产品收益率不具备明显优势等。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此次明确,要探索开展默认投资服务。文件称,金融机构依法依规开展个人养老金投资咨询服务,根据个人投资风险偏好和年龄等特点,推荐适当的个人养老金产品。鼓励金融机构在与参加人协商一致的情况下,探索开展默认投资服务。加强对金融消费者、投资者的保护,充分保障参加人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
养老金融部副总经理吕艾国认为,要提高个人养老金产品吸引力,一方面要让产品相较于普通金融产品更具差异化;另一方面,养老保障体系第三支柱未来可以逐步从单一的产品导向模式过渡到综合性的养老计划管理模式。
他建议,建立一个全面的退休养老计划或养老财富管理计划,即参考企业年金集合计划的模式,帮助个人养老金参与者更科学地配置和管理资产的同时,可以壮大和发挥中长期资金的力量,有利于获得更可观、更稳健、更长期的投资回报。
在吕艾国看来,从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目前最短持有期一般为3~5年的养老目标基金实际上也属于短期资金,而“养老财富管理计划”作为一个长期的、永续的计划,将更符合国家对于中长期资金的要求,形成耐心资本。这些资金可以交给有经验的专业管理人,如商业、基金公司、理财公司、保险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等,根据个人的年龄阶段和风险偏好进行运作。
不过他也强调,考虑到受托资质和相关制度安排,模式的转变需要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需要监管部门和有条件的机构共同推进,同时也要做好投资人宣教工作。
《通知》同时要求金融机构要做好投资风险提示,按照规定做好个人养老金产品资产配置公示和风险等级确定工作。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和金融行业平台根据风险等级,分类展示个人养老金产品,强化风险提示。
提前领取条件更加完善
在提前领取条件和办法方面,《通知》也进行了完善和优化。
首先是增加了领取情形。除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出国(境)定居等领取条件外,参加人患重大疾病、领取失业保险金达到一定条件或者正在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可以申请提前领取个人养老金,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文件要求,要强化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与相关信息平台的信息共享,为符合条件的参加人提前领取提供方便。
其次是丰富领取渠道。参加人达到个人养老金领取条件,可以通过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全国统一线上服务入口和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开户提出申请,经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实后,由开户将个人养老金发放至本人社保卡银行账户。
最后是完善领取方式。参加人可以选择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领取个人养老金。参加人提出变更领取方式,商业银行应当受理。
机构已有准备
据第一财经了解,作为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第三支柱”的重要制度设计,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全面实施已酝酿多时。不同类型机构也围绕《通知》内容的主要方向进行了较长时间的准备工作。(详见报道《个人养老金制度即将全国推行,还有哪些挑战要攻克》)
有大行养老金部门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尽管试点过程中系统已经日益成熟,但接下来的挑战依然不少,比如预约开户的要顺利“转正”、希望享受税优的年底前要能够顺利缴存等。
有保险公司内部人士表示,同业为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全面铺开准备已久,其所在单位至少在一个半月前就已着手准备。不同于具有主要入口功能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的主要挑战更多在于如何让更多的参加人了解并选择自家产品。另一名参与个人养老金业务的保险公司高管表示:“我们已经都准备好了,就等政策开闸了。”
此前2022年11月25日,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启动,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等36个城市(地区)先行先试,至今已有两年多时间,其间取得了积极成效,也摸索出了一些痛点问题。
《通知》也从提高管理服务水平角度对相关机构和平台,尤其是作为重要入口的商业银行提出了新的要求,聚焦提升个人养老金参加人的业务体验。
一是完善开办个人养老金业务条件。文件要求,审慎确定开办个人养老金业务的商业银行范围。商业银行应当不断完善业务管理系统,健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鼓励并支持商业银行销售全类型个人养老金产品,不断增加销售品种。
二是提高金融机构服务水平。文件称,商业银行要健全服务渠道,为参加人变更资金账户开户银行、领取个人养老金等提供更多个性化服务。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商业银行应当与理财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基金销售机构等机构加强合作,支持其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参加人在商业银行通过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线上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的,取消“录音录像”。
三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强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密切与税务部门、各参与金融机构的协作,依托电子社保卡建立个人养老金全链条服务体系,不断提高账户开立、资金缴存、产品交易、权益记录、个人养老金领取、享受税收优惠等便捷化水平。
“个人养老金全国推开之后,市场预计将迎来历史性的政策机遇期,借个人养老金政策全国推广的东风,商业银行、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围绕人民群众全生命周期多样化的养老金融需求,构建差异化、多元化产品体系,提供特色化、品质化综合服务,尤其是实现对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人员等的服务覆盖,将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积极养老意识,厚积养老金融资金,有效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国民养老方面对第一财经表示。
扩围影响多少人
根据《通知》,自2024年12月15日起,在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均可以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税收优惠政策实施范围从先行城市(地区)同步扩大到全国。
国民养老认为,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并优化个人养老金制度,积极发展以个人缴费为基础的养老第三支柱,将有机会让更多的普通劳动者享受到制度红利。
不过,据测算,考虑到个人养老金在“EET”模式下,领取时需补缴3%个税,因此预计10%及以上税率人群方为个人养老金客群。国家税务总局税收数据显示,2023年纳税人群中60%以上仅适用3%的最低档税率,因此预计参与个人养老金仅对2605万纳税人有较大吸引力(6512万*40%),以人均6000元缴存金额测算,预计个人养老金规模有望达到1563亿元/年。
关于如何进一步增强个人养老金对公众的吸引力,国民养老从几个方面提出建议。一是完善制度设计,重点扩大中低收入者的覆盖范围,尤其是实现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以及灵活用工就业人员的有效覆盖;二是尽快打通养老第二、三支柱,联动推进第二、第三支柱衔接发展;三是支持将更多缴费灵活、安全稳健、具有长寿风险转移等独特优势的养老保险产品纳入个人养老金;四是鼓励参与机构发展专业性养老投顾服务;五是鼓励扶持养老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