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十四运会开幕式在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开幕式文体展演《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引人注目。
开幕式总导演姜浩扬表示,开幕式文体展演《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坚持践行“简约、安全、精彩”要求,围绕“建党百年体育盛会”主题,紧紧抓住思想性、艺术性、人民性进行编创。
展演分为五部分:《序曲:迎宾鼓阵》《民族根》《延安魂》《中国梦》《尾声:跨越》。本次开幕式打破了一般运动会开幕式“过去、现在、未来”的叙事结构模式,采用“同心圆”结构,创新性地将每个篇章的历史与现实打通交融,使得各篇章之间环环相扣且首尾呼应。
第一篇章《民族根》以情景和戏剧表演,追溯华夏文明肇始、周秦汉唐灿烂文化,彰显新时代的文化自信。
第二篇章《延安魂》以形象展示和歌舞表演,彰显延安精神这一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灿烂华章。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第三篇章《中国梦》以音舞诗画呈现,彰显新时代伟大成就和光明前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开幕式做到陕西特色、时代特征两者融合,带来一场具有三秦古韵与时代新风采的“盛宴”。 华商全媒体十四运会报道组 张成龙
2021面鼓组成的鼓阵有何意义?
为啥很少出现兵马俑大雁塔?
总导演姜浩扬、姜钢揭秘开幕式背后的精彩故事
以《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第十四届全运会开幕式文体展演15日晚间落下帷幕,展演分为“民族根”“延安魂”“中国梦”等部分,亮点纷呈。总导演姜浩扬、姜钢在开幕前接受了采访,揭秘了开幕式背后的精彩故事。
鼓阵和北京奥运会的缶有联系?
完全不同,表达三秦儿女的奋斗精神
“这是在建党百年之际举行的全运会,这是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之间举行的全运会,同时也是全运会首次来到我国中西部地区,这决定了这届全运会的开幕式必须和以往有很大不同。”姜钢说。
姜浩扬和姜钢两位导演都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主创团队的成员,当人们看到十四运会开幕式开场的迎宾鼓阵时,很容易将这个由2021面鼓组成的鼓阵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击缶节目联系在一起。
“全运会上的鼓和北京奥运会的缶完全不同,北京奥运会击缶是泱泱大国欢迎‘有朋自远方来’的一种方式,我们这次击鼓完全是表达一种激动人心的感觉,表达三秦儿女的奋斗精神!”姜钢表示。
姜浩扬说,13年前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击缶只是一个节目,而迎宾鼓阵这2021面鼓贯穿了文体展演的序幕和第一篇章的始终。“在‘民族根’篇章结束前,这些鼓都不撤场。在鼓声中,我们也创新开场倒计时的方式,用五谷丰登、四海同庆、三秦大地、两个一百年,万众一心进行倒计时,这通鼓,是我们进入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号角!”
没有大篇幅展示传统地标元素?
让大家看到新的陕西人和新的陕西文化
从开场鼓阵中象征黄河水的金黄色装饰,到吼出新时代文化自信的秦腔演员,再到革命圣地延安宝塔山下集结的革命力量,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三秦大地上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最后到陕西科技力量对打造大国重器的贡献……浓浓的陕西元素,贯穿开幕式文体展演始终。
“在‘延安魂’篇章,我们用了陕北民歌,‘中国梦’环节我们也用了有陕北、关中、陕南音乐元素的<小康欢歌>,三位歌手也分别来自陕北、关中和陕南。”姜钢说,“从戏剧文化到红色文化再到民歌文化,视听表达中都充满了陕西元素,融合了新老元素。”
谈到全运会开幕式并没有大篇幅展示大雁塔、西安城墙、兵马俑等传统地标元素,姜浩扬解释说:“我们想让大家看到新的陕西人和新的陕西文化,看到陕西对科技、‘一带一路’倡议的贡献和陕西在全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不是一谈到陕西就只想起黄土高坡。”
没有由主场运动员点燃主火炬塔?
彰显了陕西的开放与包容
为保证安全办赛,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参加开幕式的群众演员们经历长时间的封闭管理。“这次开幕式全国范围内的演员交流无法进行,我们主要采用的是本地群众演员和学生演员。大家克服种种困难,学生住在集体宿舍,用公共卫生间洗澡。我要特别感谢教育系统的支持,感谢每一个演员的全情投入,正是这些给了我们极大支持和创作空间。”姜钢说。
姜浩扬表示,本次开幕式的预算不及2019年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开幕式的四分之一。而且场地的地面不能挖坑制造舞台高度差,体育场只有四个入口,演员上下场干净利落,节目转接浑然一体。
回到自己的出生地西安,用8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开幕式的设计筹备,姜钢感到万分荣幸。他说:“对作品本身打90分,但对所有人的努力打100分。”
与以往全国性综合体育运动会由主场优秀运动员点燃主火炬塔不同,本届全运会由东京奥运会首枚金牌获得者杨倩点燃主火炬塔。导演组认为,这彰显了陕西的开放与包容,也意味着奥林匹克精神在中华大地上传承不息。 据新华社
记者手记
西安在那一瞬间梦回长安
一万余名演职人员散场后的余温依然火热,西安奥体中心闪耀的“千年古都,常来长安”格外迷人,这一天,陕西人很骄傲。
9月15日下午5时许,366名记者进入西安奥体中心准备参加十四运会开幕式。不同省市的记者在看台区的各个角落不约而同地开始拍摄新闻视频,有的还在互相采访。来自西藏的记者在看台随机采访记者,并教大家学习藏语的“加油”;吉林电视台的记者在介绍完开幕式看点后,又采访陕西记者对于全运会的看法。大家配合默契又互不干涉,在这个过程中也成为了朋友。
吉林电视台记者张岩是第二次参加全运会,她说在上一届天津全运会的媒体看台,不同省市的记者都是分开坐的,这次大家坐在一起觉得非常热闹。华商报记者也借此机会教她学会了陕西方言版的“陕西欢迎你”,最后她也用家乡话说:“陕西这次全运会办得是杠杠的!”
结交了朋友后,距离开幕式倒计时不到一小时,有几名观众服务区的志愿者来到看台准备一起观看开幕式。
24岁的王凯是西安交通大学的研究生,他和其他200多名同学通过筛选成为十四运会志愿者,从8月底开始封闭管理。“开始当志愿者后的工作强度超乎了我的想象,负责开幕式支援服务后,组委会工作人员就开玩笑地说以后要倒时差过美国时间了。”王凯说,这半个月几乎每天都是彩排,下午6时左右开始一直持续至第二天凌晨四五点,甚至还会通宵,睡觉时间彻底与常人颠倒。“虽然很累,但组委会工作人员很照顾我们,这次志愿活动我肯定会终身难忘。”
开幕式开始前,记者忍不住询问了王凯一些演出剧透,他说,他很喜欢《迎宾鼓阵》和“红船”安塞腰鼓的表演。“每天和上万名演职人员一起排练,看着演出一次比一次好,会觉得非常开心,有一种参与感,所以我也非常期待今晚的最终效果。”
开幕式开始后,千人鼓舞《迎宾鼓阵》拉开了开幕式文体展演的序幕,整齐划一的鼓声、呐喊声,现场观众的欢呼声,这些声音同时在耳边响起,让人为之动容。第一篇章《民族根》中,广袖唐舞的表演者在甩开裙摆的一刹那,配合巨型线幕与地面投影呈现的大漠长河丝路全景,西安在那一瞬间梦回长安。
在开幕式的整个过程中,能不时听到周围外地记者的欢呼声、赞叹声,心中不由地为陕西骄傲,为中国自豪。 华商全媒体十四运会报道组 田睿 新华社记者 陶亮 孙非 摄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十四运会开幕式总导演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