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生成研究的中期检查报告

吕沐 健美知识 2024-12-17 2 576
一、研究进展情况 第一部分:重大课题总体执行与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本课题最终成果将形成60-80万字著作一部。除总论外,每个子课题分4章完成约15万字。新增加第5子课题最终成果为资料汇编,单独成册。 自2016年10月批复立项以来,我们先后于2016年11月、12月召开了2次专家研讨会,进一步完善了重大课题内容结构。自2017年起每年召开3—4次骨干会议,定期督促指导各子课题推进工作。每年围绕重大课题主题举办国外论坛1次、国内论坛1次,切实加强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 各子课题负责人及骨干成员参加各类相关会议共计20余次。各子课题根据自身研究的需要采用了资料整理、调查问卷、访谈、海外考察、论文撰写、作品创作等形式,陆续形成了资料目录索引、论文发表、问卷调查报告、论文集、专著图书出版等形式的阶段性成果。累计发表高级别论文4篇,被录用待刊3篇,出版重大课题相关图书10本,另有3本阶段性成果图书待出版。 本重大课题的内容构成与分工如下: 总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当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生成,闫玉清编审,求是杂志社文化编辑部。(新增部分) 第一子课题:当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生成机制,喻国明教授,北京师范大学。 第二子课题:当代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的生成,王宜文教授,北京师范大学。 第三子课题:当代中国美术国际影响力的生成,梁玖教授,北京师范大学。 第四子课题:当代中国文学国际影响力的生成,刘江凯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 第五子课题:当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生成的协同资源,罗军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新增部分) 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总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当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生成(负责人:闫玉清编审) 课题骨干成员、章节内容及分工进展情况 成员构成:骨干成员3位 闫玉清,博士、编审,求是杂志社文化编辑部副主任 苗遂奇,博士、编审,中宣部党建杂志社总编室主任 张少义,硕士、副编审,求是杂志社红旗文摘编辑 闫玉清同志专注于文化研究、影视文化理论、文学艺术评论等方面研究,发表系列论文及专著。苗遂奇同志在文化建设、新闻出版传播及文艺学方面研究深入,出版多本专著及系列论文。张少义同志在新闻传播及文化对外传播方面研究深入。三位同志长期在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单位工作,对中央文化工作及外宣工作了解深入,政治站位高,学术功底扎实,写作能力突出。 总论内容、分工、进展情况 总论分三部分内容,每部分3小节,合计3.5—4.5万字。 一、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使命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生成 1.当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生成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息息相关。(由闫玉清负责,已完成前期调研、咨询及资料整理工作,2018年8月底完成。) 2.当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生成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相呼相应。(由苗遂奇负责,已完成前期调研、咨询及资料整理工作,2018年9月底完成) 3.当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生成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紧紧相连。(由苗遂奇负责,已完成前期调研及资料整理工作,2018年10月底完成) 二、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生成 1.辉煌的中华文明为当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生成提供了丰厚滋养。(闫玉清负责,正在进行前期调研及资料整理工作,预计2018年12月底完成) 2.中国当代文化国际影响力生成的关键在于创新传播当代中国文化成果。(苗遂奇负责,正在进行前期调研及资料整理工作,预计2018年12月底完成) 3.塑造中国大国形象与当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生成。(苗遂奇负责,正在进行前期调研及资料整理工作,预计2018年12月底完成) 三、以中外文明深入交流、互学互鉴为途径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生成 1.从人类文明发展高度理解当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生成。(闫玉清负责,正在进行前期调研及资料整理工作,预计2019年4月底完成) 2.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天下理念与当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生成。(苗遂奇负责,正在进行前期调研及资料整理工作,预计2019年4月底完成) 3.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与当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生成。(苗遂奇、张少义负责,正在进行前期调研及资料整理工作,预计2019年6月底完成) 各章节实际进展情况小结:目前,三个部分已分别列出小节写作提纲,正在对小节提纲内容完善补充。第一部分整体拟于本年度10底完成,完成后请有关专家审读把关,成果下半年在C刊发表;第二部分整体拟于本年底完成,明年上半年在C刊发表成果;第三部分整体明年上半年完稿,下半年在C刊发表。 第一子课题:当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生成机制研究(负责人:喻国明教授) 子课题骨干成员、章节内容及分工进展情况 成员构成:骨干成员3位 喻国明,教授,北京师范大学 潘佳宝,博士,中央财经大学 杨雅,博士、博士后、讲师,北京师范大学 3位骨干人员在进入课题组之前都发表过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章,具备较好的前期研究积累。根据课题的需要,将邀请进行过“境内外关涉孔子学院的舆情规律及趋势研究”“外媒话语构造中的北京形象研究”“我国对外新闻传播能力建设的战略发展研究”“认知解码与偏差克服理论研究”等国际传播研究课题人员参与相关小节的写作。最大程度从科研人员的能力与经验上保证课题的顺利开展。 章节内容、分工、进展情况 本子课题共分四章以及附录,计划分10—13小节完成,合计约13万字。 第一章 文化与文化影响力的定义和理论基础(论文形成中) 一、文化和文化影响力的定义 二、对外传播和文化软实力的相关理论 第二章 中国当代文化影响力的现状 一、中国当代文化影响力的成就(完成前期调研,论文形成中) 二、中国当代文化影响力传播的不足和问题(已完成) 1.中国媒体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还不够 2.文化贸易的规模和结构还有待提高 3.孔子学院发展面临问题 第三章 国际经验(已完成) 一、英剧 二、美国好莱坞 三、日本动漫 四、印度宝莱坞电影 五、歌德学院 六、泰国电影 七、经验总结 第四章 中国当代文化影响力提升的路径与机制(完成前期调研,论文形成中) 一、触达环节 二、认同环节 附录 案例研究 (完成前期调研,论文形成中) 子课题各章节实际进展情况小结:截至2018年6月底,共完成2万多字成果。其余内容预计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陆续形成初稿。 第二子课题:当代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的生成(负责人:王宜文教授) 子课题骨干成员、章节内容及分工进展情况 成员构成:骨干成员4位 王宜文,博士、教授,北京师范大学 李雅琪,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2015级博士 孙子荀,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2016级博士研究生 杨歆迪,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 章节内容、分工、进展情况 本子课题共分四章,合计约15万字。 第一章 当代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状况 一、中国电影国际传播历史概况(李雅琪,已完成) 二、当代中国电影国际传播与影响力现状(李雅琪,完成资料整理和前期调研,论文形成中) 第二章 当代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模式 一、世界电影格局与文化影响力分析(李雅琪,完成三分之一写作) 二、当代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的模式及效果(李雅琪,完成第一节类型化模式总结) 第三章 当代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的生成策略 一、当代中国电影的文化价值与影响力(杨歆迪,完成资料整理和前期调研,论文形成中) 二、当代中国电影的形式与类型(孙子荀,已完成) 第四章 当代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的生成机制 一、当代中国电影国际传播模式的拓展(孙子荀,完成三分之一写作) 二、当代中国电影文化影响力的营造与推展(杨歆迪,已完成) 三、当代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展望(杨歆迪,已完成) 子课题各章节实际进展情况小结:截至2018年6月底,第一章两节完成1万字成果。第二章已完成约三分之一写作,并从中形成阶段性成果论文4篇,正在投稿中。完成海外资料收集,形成相关海外电影人访谈文章两篇,已被收录,预计2018年11月出版。第三章、第四章均完成总数一半以上的写作任务,并从中形成阶段性成果论文1篇刊出,另有2篇留刊待用。 第三子课题:当代中国美术国际影响力的生成(负责人:梁玖教授) 子课题骨干成员、章节内容及分工进展情况 成员构成:骨干成员5位 梁玖,博士、博士后,教授,北京师范大学 张振东,博士,河南师范大学 区昌全,博士、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学 陈晓鹏,硕士,北京师范大学 张雪荣,博士生,北京师范大学 骨干人员都是学校教师、艺术创作者,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或是海外参加各种艺术活动的履历,也有现居海外者、留学者。在进入课题组之前独立发表多篇文章,具备较好的相关前期研究积累。根据课题的需要,也会邀请其他参与人员,如邀请了日本、挪威、蒙古国、韩国、美国,以及中国香港地区的相关专业人士参与讨论与写作。 章节内容、分工、进展情况 导论(撰写 梁玖) 一、确立“牵引彼此期望分享”当代中国美术的国际影响力生成观念 二、确立“影响图式”之当代中国美术国际影响力生成机制 第一章 钩沉当代中国美术的国际影响力生成的资本与亮点 一、当代中国美术文化的鲜明特性与价值(李存 李倩) 二、美术作品中的“当代中国形象”与传播影响力因子(张振东) 第二章 解析当代中国美术国际影响力生成的历史教训 (撰写 陈晓鹏 杨梦婉 张雪荣 任前) 一、当代中国美术国际影响力生成内涵(陈晓鹏) 二、当代中国美术国际影响力生成的历史教训(任前 杨梦婉) 三、反思当代中国美术国际影响力生成后的新选择(张雪荣) 第三章 实现当代中国美术国际影响力生成的方式 一、当代中国美术国际影响力生成的理想(苏道玉) 二、做好当代中国美术国际影响力生成的原则(柴天磊) 三、尝试确立“动态性成人之美”式国际影响力生成法(张雪荣) 四、探寻实现当代中国美术国际影响力生成的途径(周平 柴天磊 张雪荣) 第四章 承传和保护当代中国美术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一、深度解析对当代中国美术文化感知者的意见(区昌全、夏秀华) 二、开发促进当代中国美术文化国际影响力生成的持续目标活动(梁玖、严富华) 结论(撰写 梁玖) 子课题各章节实际进展情况小结:截至2018年6月底,总论有了雏形。第一章两节完成1万多字的文献汇总,由本章内容生成文章正在进行中。第二章每节由4位成员完成,最终将从成果中择优选用,目前完成包括赴日本考察等资料收集与深入推进中。第三章完成对韩国、日本等情况的调研,并持续在资料汇集中。第四章完成中国香港地区的相关调研,并细化了撰写的结构,《香港如何帮助当代中国美术构建国际影响力》正在成文中。同时,第三章与第四章的小组讨论会,2018年7月8日在日本横滨举行。此外,论文《能证明置身其中的书法艺术文化教育取向》在《书法教育》2018年第3期发表。另有几篇待刊。 第四子课题:当代中国文学国际影响力的生成(负责人:刘江凯副教授) 子课题骨干成员、章节内容及分工进展情况 成员构成:骨干成员5位, 刘江凯,博士、博士后、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 冯强,博士、副教授,广西师范大学 赵坤,博士、副教授,青岛科技大学 褚云侠,博士、博士后、讲师,中国人民大学 闫海田,博士、博士后、副教授,淮阴师范学院 骨干人员都是毕业于国内一流大学的博士,都是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副教授、博士后或者博士,在进入课题组之前至少独立发表3篇以上C刊文章,具备较好的前期研究积累。根据课题需要,也会邀请其他参与人员,如邀请美国、荷兰、德国、韩国、越南的专家学者、副教授、博士参与相关小节的写作。最大程度从科研人员能力与经验上保证课题的顺利开展。 章节内容、分工、进展情况 本子课题共分四章,计划分12-14小节完成,合计约15万字内容。 第一章 当代中国文学国际影响的历史与现状 一、当代中国文学国际传播发展历史(刘江凯,已完成) 二、当代中国文学国际传播研究现状(刘江凯,已完成) 第二章 当代中国作家国际影响力生成类型 一、重要诗人作品(冯强、王士强,已完成1篇。) 二、少数民族作家作品(拉玛、刘波,完成前期调研,论文形成中) 三、女性作家作品(褚云侠、余竹平,已完成2篇。) 四、特殊作家作品(刘江凯、薛红云,已完成1篇。) 第三章 当代中国重要作家国际影响力生成案例研究 一、莫言(刘江凯、闫海田等,已完成2篇) 二、其他作家(赵坤、褚云侠等,完成前期调研,论文形成中) 第四章 当代文学国际影响力的生成路径 一、创作实力(褚云侠、刘江凯,完成前期调研,论文形成中) 二、电影改编(赵坤、刘江凯,已完成1篇) 三、翻译影响(任萍、吴锦华,前期调研中,论文形成中) 四、国际获奖(刘诗宇、周蕾,前期调研中,论文形成中) 子课题各章节实际进展情况小结:截至2018年6月底,第一章两节完成2万多字成果,由本章内容修改而成的文章正在投稿中。第二章每节由2位成员完成,最终将从成果中择优选用,目前共完成4篇阶段性成果,合计约4万余字,其中2篇拟发表于C刊。第三章莫言部分已完成2篇阶段性成果约2万字,其中1篇拟发表于C刊,另1篇正在投稿等待中。其他作家部分正在前期资料筹备中,预计年底可完成1篇。第四章目前各节处于前期资料准备阶段,刘江凯完成《红高粱》电影改编1篇文章(1.2万字),正在投稿中,其余内容预计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陆续形成初稿。综上情况,本子课题四章12节总计15万字篇幅的内容,每节平均约1万字篇幅,目前实际完成总量约二分之一强。共形成阶段性文稿8篇约9万字内容,已发表明确标有重大课题标号的C刊文章2篇,已明确被C刊留用的文章3篇,正在组织投稿C刊的文章3篇。子课题负责人完成《本土写作与世界影响:当代文学的国际化与中国立场》(约23万字)著作1部。 第五子课题:当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生成的协同资源(负责人:罗军副教授) 子课题骨干成员、章节内容及分工进展情况 成员构成:骨干成员6位 罗军,博士、博士后、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 朱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2015级博士研究生 马琛,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2015级博士研究生 王超,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2016级博士研究生 杨卓凡,博士、博士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 王欣,博士、博士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章节内容、分工、进展情况 第一章 当代中国文化影响力生成的历史资源 一、早期游记体文献资源汇总与简析(罗军,已获资源,正在整理) 二、传教士对中国文化影响力生成的汇总与简析(马琛,已获资源,即将整理) 三、专业汉学形成期重点汉学家及其贡献的汇总与简析(朱政,已获资源,即将整理) 第二章 中国文化国际生成的当代资源 一、已有相关数据库简评(杨歆迪,已完成) 二、当代中国文化影响力生成贡献突出的个人(马琛,资料收集中) 三、当代中国文化影响力生成贡献突出的国内机构(马琛,资料收集中) 四、当代中国文化影响力生成贡献突出的国际机构(王超,资料收集中) 第三章 当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生成典型案例研究(杨卓凡) 经过若干招标、筛选,正在与大数据公司就数据抓取进行谈判。 第四章 当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生成重点人物访谈(集体) 子课题各章节实际进展情况小结:累计收集各类文章资料约800篇,其中收集外文文献约400篇;已有文献整理形成资料累计约4万字。收集了涉及当代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数据库约20个,确定了需要抓取分析的当代中国文化关键词约30个。其他相关国内外机构、个人、期刊资料仍在整理中。出版书籍《影像实践与人际交流:跨文化认知研究——以“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为例》。该书以本课题重要实践案例“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为例,围绕“影像实践与人际交流如何实现跨文化认知”基本问题研究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生成机制 第二部分: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 课题组相关调查研究情况 2016年11月26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第一次专家咨询会,邀请美国安乐哲教授、瑞典罗多弼教授以及子课题负责人,就重大课题的的主题与内容咨询专家意见。 2016年12月2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第二次专家咨询会,参会人员包括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曹卫东教授、上海复旦大学孟建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胡智锋教授及各子课题负责人,就需要调整的内容与结构达成共识,确定了重大课题“总论+5个子课题”模式。 2016年,课题组展开第六届“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2016年7月至11月完成了设计问卷、发放问卷、数据采集、分析。本次调研对象包括俄罗斯、日本、韩国、蒙古、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柬埔寨、老挝、缅甸、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阿富汗、哈萨克斯坦等16个国家,综合考虑各国人口比例及区域分布,按照立意抽样原则发放1610份问卷,回收1500份,其中有效问卷1493份,回收率为93.1%,有效率99.5%。2016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项目着力于中国电影在周边国家区域中的传播效果,分析观影行为与构建我国文化形象的关系。本次调研填补了中国电影在周边国家传播现状数据调研的空白。最终完成报告《中国电影在周边国家构建文化形象中的作用——2016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报告》1.4万字,发表在《现代传播》2017年第1期。 2017年,课题组展开第七届“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工作,选取北美地区受访者作为人口变量进行问卷调研,从问卷发放、数据采集到形成分析报告,共历时6个月。本次调研报告考察了受访者对中国电影的观影期待、观影习惯和观后评价,并围绕“国家形象”这一核心命题,探讨了电影作为重要的跨文化传播媒介,在反映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中国国家形象上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本次调研最终形成调研报告《中国电影与国家形象——2017年度中国电影北美地区传播调研报告》1.1万字,发表在《现代传播》2018年第1期。 以“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数据为基础,形成《银皮书:2016中国电影国际传播年度报告》。综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及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公司的相关数据,对中国电影海外传播年度特点进行全面分析,并对中国电影海外传播提出建议和策略。报告从2016年度中国电影海外传播概述、海外传播内容、国际传播效果、海外传播渠道多样性、中国电影国际传播应解决的核心问题角度,对中国电影年度海外传播总体状况进行了分析。在具体操作上,采用数据分析与质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者以外国观众为样本,从类型、内容、渠道、效果等层面进行了问卷调研,并通过SPSS数据分析软件进行了统计测量,最终得出相关结论,为报告的形成提供了客观的数据支撑。课题组通过运用访谈法对10位海外知名影视专家、电影人进行了深度访谈,从中得出前沿性、真实性的学术观点。此外,课题组在传播效果研究部分采用案例研究法,对较为典型的案例进行了个案研究,将2015年获得最佳导演奖的《刺客聂隐娘》、2016年获得第64届圣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的《我不是潘金莲》进行比较分析。附件部分包含《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报告》《国际电影知名人士访谈录》《本年度境外举行中国电影展数据》《中国电影参加的国际电影节数据》等权威材料。 其他各子课题前期调研情况简介如下: 总论部分收集相关资料约50万字。召开1次有关方面专家咨询讨论会,对该议题进行讨论评定。拟对20位中外专家进行访谈,获取第一手资料。 第一子课题在写作过程中,累计收集涉及文化国际传播的研究论文约100篇,另有“孔子学院年度发展报告”等研究报告,累计约50万字,并整合了研究团队之前进行过的孔子学院舆情研究、北京的外媒形象研究、我国对外新闻传播能力建设的战略发展研究等多个课题的研究资料,累计约20万字。截至2018年6月底,共完成2万多字成果。 第二子课题电影部分,累计收集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电影对外传播的历史记载及重要文章约100篇;阅读整理了相关外文图书约60余本;已有文献整理形成资料累计约5万字。从接受角度对当代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效果进行分析,尤其是以国际知名导演电影海外接受的角度进行个案分析,通过访谈、调研、资料搜集等完成16万字学位论文《张艺谋电影海外接受研究》,已整理出《IMDb网站影评对张艺谋的评价趋势分析》《海外学术界对中国电影研究概况》等文章5篇,处于投稿阶段。收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对外传播研究重要文章100多篇,包括数十篇数据分析报告。目前的研究侧重于从观众接受的角度进行中国电影国际传播分析,尤其是传播策略和传播内容方面,通过问卷调查等实证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子课题美术部分,调研对象分为国内和国外两大领域,形式有文献收集、实地调研、展览活动、学术研讨与交流对话等。先后对德国、美国、挪威、日本、韩国、蒙古国,以及中国香港地区,进行11人次的调研、考察、办展、座谈等相关活动。2018年7月4—6日,课题组成员参加了中韩两国“和而不同”艺术作品交流展与学术研讨会;2018年6月5—23日,课题组成员赴日本做专门调研。课题组有成员长期生活在美国、挪威、日本、中国香港,从事当代中国艺术的创作与交流活动。在国内,专门对韩国来华留学人员、蒙古国留学人员,做了专访和问卷调查、调研,形成了近10万字的各种考察、调查、文献综述笔记,并发表相关文章11篇,为下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保障。 第四子课题文学部分,累计收集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涉及当代文学中外交流、海外传播的重要文章约700篇;收集、翻译、整理外文文献资料约200篇;阅读整理相关图书约70本;收集整理国家级、教育部涉及当代文学海外传播、国际影响等相关课题资料约150项;通过与中外作家、学者、翻译家的问卷调查、访谈及参加相关会议等形式,形成前期资料整理累计约10万字。在北京召开子课题成员会2次,课题组成员参加各类相关学术会议累计8次以上,协助课题组成员成功申报国家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1项。 第五子课题累计收集文章资料约800篇,其中收集外文文献约400篇;已有文献整理形成资料累计约4万字。已收集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动态数据库、国外中国学家数据库、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书格等国内外官方或者民间资源。“典型案例”研究经过若干招标、筛选,课题组正在与大数据公司就数据抓取进行谈判,完成了当代中国电影影响力生成案例的数据筛选,当代中国文学、美术等影响力典型案例数据抓取计划在2019年开展。抓取关键词包括:机顶盒 China Set top box、中国剧场(翻译为不同东南亚国家语言)、普天同映,以及一些影片片名关键词组和评论关键词组。除了在线上进行数据抓取,同时重点纳入《The Hollywood Reporter》《Variety 》《Screen》三本具有影响力的电影杂志。在北京召开子课题成员会4次,通过网络、微信群等工作形式,沟通课题内容、进行网络互评会议若干次。 课题组主要学术交流活动: 自2016年11月课题批复以来,首席专家围绕重大课题组织的学术交流会议,按照时间顺序择要呈报如下: 1.2017年4月2日,召开重大课题统筹协调小组会,确定重大课题整体推进计划、定期会议制度,由刘江凯副教授作为重大课题统筹协调人。 2.2017年7月10日,召开子课题负责人会议。会议讨论了重大课题进度执行计划,骨干成员、阶段性成果发表与要求、经费使用等内容。 3.2017年7月22日,单独召开重大课题电影子课题成员会,确定了电影部分的分工与各章节研究计划。 4.2017年9月25—29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AICCC)、夏威夷大学中国研究中心(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y of Hawaii Manoa)、夏威夷大学孔子学院(Confucius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Hawaii Manoa)、美国东西方中心(East West Center)联合主办的“当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The Contemporary Reach and Influence of Chinese Culture)国际论坛在美国夏威夷大学举办。先后完成主论坛与两个圆桌论坛的研讨活动。参加会议的有重大课题首席专家黄会林资深教授;原夏威夷大学安乐哲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胡智锋教授;亚洲研究发展计划中心(ASDP)主任,夏威夷火鲁奴奴东西方中心教育专家彼得?赫肖克先生;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电视研究中心主任俞虹教授;夏威夷大学亚太研究中心主任安德森?萨顿教授,以及来自相关研究领域的中外专家学者共20余人,分别就“当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发言并展开热烈研讨。重大课题组子课题负责人王宜文教授、刘江凯副教授、罗军副院长及部分骨干成员参会并发言。 5.2017年11月24—25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会林文化基金、《中国文化国际传播》(ICCC)杂志社共同举办的“当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生成”国际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举办。本次论坛汇聚众多国内外权威学者,集合了来自各个学科、各个领域的学术热点话题,围绕当代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生成问题,分2个主论坛4个分论坛展开讨论,累计发言近50人次。会议形成并出版约30万字论文集1册。重大课题各子课题骨干成员参加会议并发言。 6.2017年11月27日下午,重大课题首席专家黄会林资深教授与莫斯科国立大学柳德米拉教授围绕“当今世界与社会主义新文化”主题进行学术对话交流,讨论了包括当代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与影响在内的众多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郭英德教授担任主持,北师大俄罗斯研究中心张冰教授、求是杂志社文化编辑部副主任闫玉清女士点评。 7.2017年12月6日上午,重大课题首席专家黄会林资深教授、子课题负责人刘江凯副教授、罗军副教授及部分在京课题组骨干成员,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第二演讲厅参加“中华文明核心价值:实用主义与儒家思想的对话”(Confucian values and Pragmatic values: resonances and differences)国际学术论坛。参会人员包括美国著名哲学家理查德?雅各布?伯恩斯坦(Richard Jacob Bernstein)、莱纳德?瓦克斯(Leonard Waks)、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荣休教授罗多弼(Torbjorn Loden)、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倪培民、王成兵、刘笑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温海明教授。会议围绕中华文明核心价值及当代发展、国际影响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与交流。 8.2018年3月15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后主楼1732会议室召开重大课题骨干成员交流研讨会。首席专家、各子课题负责人及成员就各子课题的进展和问题展开充分交流,黄会林资深教授总结发言,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恳切希望和要求。 9.2018年5月16—20日,重大课题首席专家黄会林资深教授率课题组部分成员在莫斯科国立大学参加“马克思200”系列学术活动,并于18日主办“马克思与文化:中俄对话”论坛。论坛由黄会林先生和莫斯科国立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教授柳德米拉共同主持,莫斯科国立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主任亚历山大教授代表莫斯科国立大学哲学系致辞。 10.2018年7月10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后主楼1732会议室召开重大课题骨干成员交流研讨会。会议检查落实各子课题实际进展情况,并结合重大课题中期检查完成和讨论相关后续工作。 此外,首席专家黄会林老师的博士生、课题组骨干成员李雅琪2017—2018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学1年,就中国当代电影的海外传播与影响与外方专家学者展开多次访谈,查阅收集了大量第一手海外资料,完成了约16万字博士论文《张艺谋电影海外接受研究》(北京师范大学,2018年) 第三部分: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2017年3月16日,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AICCC)与《现代传播》杂志社在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全球调研——中国电影在周边国家的传播现状与文化形象构建”数据发布会。黄会林院长发布调研数据;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现代传播》杂志主编胡智锋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教授等两位“长江学者”对数据报告进行点评。 2018年3月16日,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AICCC)主办“2017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全球调研(北美地区)——中国电影与国家形象传播”数据发布会。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资深教授发布调研数据;教育部特聘“长江学者”,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胡智锋教授与环球舆情调查中心常务副主任戴元初对数据报告进行点评。 首席专家黄会林资深教授主持的“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作为中国当代影视纪录片、当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实践项目,2017年来自37个国家,44所国外高校的青年导演完成103部作品;2018年来自36个国家,42所国外高校的青年导演完成了103部作品,持续扩大国内外影响,为当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生成积累宝贵经验。 1.编辑出版专题书籍,在我国外交主场立功。2017年以来,编辑出版5本多媒体书籍——《民心相通:一带一路“看中国”》《民心相通:金砖国家“看中国”》《印象?改革开放——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风采?民族?文化——2016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工匠?传承?创新——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其中,《一带一路“看中国”》《民心相通:金砖国家“看中国”》《印象?改革开放——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作为中宣部重点推出书目,在2017年5月“一带一路”高峰论坛、2017年9月“金砖国家”高峰论坛、2018年7月青岛“上合组织”峰会期间投放在会议现场,赢得我国高层、国外政要和诸多媒体瞩目。 2.成为国家外宣突出成就代表。2017年9月25日至11月底“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举行。“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第四展区第八单元“国际传播能力显著提升”展位,“看中国”项目代表我国外宣突出成就,作为重要影像资料,与《鸟瞰中国》《我们诞生在中国》等宣传片同时在展区滚动播放。 3.国内外媒体广泛报道。2017年2月26日,《人民日报》3版要闻版发表整版关于“看中国”的报道,标题是《“习主席是怎么知道我的?”——“我们的工作太有意义了”》,对习主席演讲中提到的国际友人进行回访。“看中国”用最大的篇幅占领版面。2017年6月7日,《人民日报》刊登整版文章,介绍“看中国”活动。2017年8月8日,《中国青年报》06民族版面《库布齐沙漠的生态环境在一天天改变》专题介绍“看中国”活动中关注中国少数民族特色的参与者及影片。2018年4月20日,《光明日报》整版报道“看中国”,题目为“外国青年用影像看中国 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新载体”。2018年4月23日,《中国日报(China Daily)》以题为“China from behind the lens”的图文整版报道“看中国”。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法语频道、西班牙语频道、俄语频道、阿拉伯语频道跟组前往广西、云南等地跟踪报道,并以专题、新闻等形式在峰会期间黄金时段播出。《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新媒体客户端面向国际二次推出“看中国”专题片和专题报道。人民日报人物Story、央视网(英语版)、央视网视频频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网站、光明网、中国日报中文网、中国青年网、凤凰资讯、新华网等超过150家媒体对“看中国”进行报道。英国、印度、美国等国报纸刊登了介绍“看中国”的文章,其中包括英国牛津邮报(Oxford Mail)、印度古吉拉特语报(Sandesh-Gujarati Newspaper)、美国侨报(USChinaPress)。美国波士顿大学、意大利马切拉塔大学、葡萄牙葡语大学等官网等等多家外国媒体予以报道。Youtube、Facebook等社交媒体持续推送405部纪录短片,外国师生主动参与、转发积极性显著提升。 4.海外展映如火如荼地开展。已在以色列、阿根廷、加拿大、美国、意大利、约旦、英国、芬兰、南非、塞尔维亚、俄罗斯、阿根廷、巴西举办20余场展映。在国内20省区市高校举办展映,受到国内外主流媒体广泛关注与报道。 5.外国青年和组委会积极报奖。“看中国”作品在国内外电影节连获佳绩,包括2017年、2018年中美电影节“金天使系列最佳微电影奖”,海帆奖2017年度中国机构十大海外传播杰出案例称号,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第一届、第二届国际微电影节作品奖和“优秀组织单位奖”,2017年巴西伯南布哥国际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国际影片奖”;瑞士尼翁国际电影节最佳创新短电影奖;五大洲国际电影节最佳学生短片奖等,2017至2018共获40余奖项。 投稿情况:目前课题组在CSSCI期刊上累计投稿并发表阶段性成果3篇,投稿被确定使用待发文章7篇。 第四部分: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意见建议等 一、海外第一手资料获取困难。 本课题涉及大量海外一手资料的收集、翻译与整理。各子课题在抓取海外资料时都会遇到不同程度的采集困难问题。当代中国电影、文学、美术等对外传播数据比较难以搜集,国内数据的来源和权威性有待确认;国外传播数据分散庞杂,如何确定获取范围,怎样遴选和分析,都需要仔细斟酌,反复比较验证。 目前主要通过利用网络资源,但有许多材料由于网络限制以及期刊权限问题等无法查阅,需要以吸纳包括国外成员在内的方式努力解决相关问题。建议通过合理安排,让核心科研人员赴外进行3—12个月长短期不一的海外调研与写作。 二、骨干成员系统研究的时间保障问题。 一方面,课题研究需要骨干成员完成大量系统性的资料收集、阅读、整理、翻译、思考与撰写;另一方面,课题组核心成员往往同时要完成各自单位其他重要的本职工作,造成了主要科研人员实际投入的科研时间相对紧张,较难集中精力投入到课题研究中。如何更好地协调科研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安排,保障科研人员的研究时间方面,仍然需要继续思考。 三、阶段性成果公开发表问题。 目前的阶段性成果,高质量、高级别论文的发表相对不足,依靠课题组成员的努力投稿完成,比较吃力。为了扩大重大课题的学术影响力,我们通过会议讨论相关解决路径,根据课题的总体需要,调度有关资源,有序联系和组织高级别期刊、报纸专栏发表,以持续扩大课题的学术影响力。 四、科研经费的使用与管理过于繁琐、难以适应科研实际需求。 尽管国家科研管理部门一再强调松绑科研经费,并且开始给予一些更为宽松的科研经费管理方案,但现行的经费使用、报销仍然过于繁琐,无法适应科研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实际情况。老师们宁愿不报、少报,也不愿花时间和精力去整理材料,为了补充一个票据反复奔波。应当增强经费使用的灵活性。 第五部分 其他问题 首席专家黄会林资深教授领导的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于2010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正式创建。该院以“第三极文化”理论为建院宗旨,致力于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工作。全院所有工作,不论是理论研究、文化实践,还是其他工作都和当代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工作紧密相关。 事实上,我院就是以工作内容为基础设计并申报了重大课题“当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生成”项目。在开展本课题研究之前,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前期科研与实践成果。 比如,我院与德国Springer出版集团合作首创“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英文学术刊物《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Culture》。目前每年出版4期,已出版14期,被OCLC、普罗奎斯特等三项检索指标收录,学术影响逐渐累积。 再如,2014年我院创办旨在表彰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做出突出贡献的“会林文化奖”,每年获奖的中外杰出人士各1位。目前已颁发4届,共有8位获奖者,影响正在不断扩大。 二、研究成果情况 一、 图书类 1.黄会林著:《目送归鸿》,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40万字 全书围绕中国艺术、影视、文化展开,汇聚黄会林资深教授在相关领域的思考。共分5辑,分别是文化艺术观、影视民族化、受众本体论、“第三极文化”、思忆与散记。其中,影视民族化一辑明确提出建立影视艺术的“中国学派”,构建民族化的影视艺术理论、建立中国影视美学的理论研究体系等重要观点。“第三极文化”提出,中国文化将会成为与欧洲文化、美国文化一样拥有世界影响力的“第三极文化”的命题。这些理论思考共同展示了当代中国文化的民族自信与理论探索。 2.黄会林主编:《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约20万字 全书以“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为主题,汇集了来自国际、国内各相关领域近40位学者的文章,分中国瑞典文化论坛、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交流、中国与世界的文化多样性、文化多样性与中国影视文化、“看中国”论坛五编展开,对中国文化多样性从不同角度展开了深入多元的讨论。 3.黄会林主编:《当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生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交付出版社,待出版)。约25万字 全书围绕“当代中国文化国际文化影响力的生成”主题展开,收录了中外学者的相观讨论文章若干。论文分别从全球化与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中国文学国际影响力、当代影视文化影响力、中国艺术与文化影响力等角度展开,论题既有宏观的理论思考也有微观的个案研究,从不同角度展现中外学者关于当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最新思考成果。 4.黄会林著:《学术知行:从影视“民族化”到“第三极文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8年出版(已交出版社)。约48万字 全书集中黄会林资深教授几十年来最重要的学术研究成果,分九章内容,讨论了中国话剧(两章)、中国电影艺术(两章)、中国电视艺术(两章)、戏剧影视学科建设(一章)、戏剧影视教学实践(一章)、“第三极文化”的理论与实践(一章)。系统而深入地展现了在这些领域的思考与发展,体现了黄会林教授“知行合一”、践行学术的理念。 5.黄会林主编: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首席专家黄会林教授带领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与德国Springer出版集团合作首创“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英文学术刊物《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Culture》。该刊由16个国家地区32位编委,按照国际匿名评审惯例运行,每年出版4期,以研究和传播当代中国文化为宗旨,大大拓展“第三极文化”研究的国际性与丰富性。 6.黄会林主编“看中国”系列图书4部 首席专家黄会林教授主编,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4本多媒体系列中英双语书籍。分别是《民心相通:一带一路“看中国”》(2017年),《民心相通:金砖国家“看中国”》(2017年),《工匠?传承?创新——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2017年),《印象?改革开放——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2018年)。系列图书选择与主题对应的“看中国”活动纪录片,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了来自不同国家外国青年的电影海报、影片内容简介、中外参与青年与老师的真实感受。每部影片都有一个二维码,扫描之后就可直接观赏影片,以双语、形象、灵活、方便的方式最大程度地扩大了图书的国际、国内影响力。 7.王宜文主编:《2012—2013年度重点影片研究》,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出版。50万字 子课题电影部分负责人主编,选择中国电影院线于2012和2013年上映的重要的31部影片,进行全面系统的资料梳理,并对每一部单片进行创意策划、艺术创作、宣传发行、市场运作等深入分析,并附录上相关的重要数据,还附录了31部影片在上映时进行的实时观众问卷调查以及观众座谈评论实录,提供了原始真实的受众数据及分析报告。分别对两个年度的重点影片进行综述,梳理和分析中国电影市场的格局与变化。收录影片包括:《一次别离》《桃姐》《一九四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赛德克巴莱》《搜索》《泰坦尼克号3D》《人再囧徒之泰囧》《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画皮2》《龙门飞甲》《神探亨特张》《雨果》《爱LOVE》《白鹿原》《飞跃老人院》《西游降魔篇》《小时代》《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被解救的姜戈》《私人订制》《一代宗师》《全民目击》《狄仁杰之神都龙王》《无人区》《毒战》《怪兽大学》《悲惨世界》《北京遇上西雅图》《地心引力》等。本著作具有创新和开拓性,之前国内尚无如此全面和细致的关于中国电影个案研究的年度集成著作,具有重要的电影史料价值,对于研究中国电影的产业发展、受众状况、文化价值和和社会影响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文献意义。本著作与中国电影博物馆联合研究完成,已经成为中国电影博物馆的馆藏资料。 8.王宜文副主编:《中外优秀纪录片创作与营销实战经验宝典》,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7年出版。约61万字 子课题电影部分负责人为副主编,是国内首部汇集全球纪录片大师以及国内最重要的各种类型纪录片创作者的经验与实战操作的集大成之作。首次系统披露宏大制作背后的思考逻辑和团队运行方式。本书还致力探讨跨文化表达的可能性,使纪录片真正做到“中国故事、国际表达”,教授纪录片从业者或学习者如何发掘中国故事,将那些发生在当下、令人兴奋的真实故事传播到世界每个角落,让不同地区、种族和文化的人们看到中国的信息。 9.王宜文主编:《2014年度重点影片研究》,燕山大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30万字 子课题电影部分负责人主编,选择中国电影院线于2014年上映的15部影片,进行全面系统的资料梳理,并对每部单片进行创意策划、艺术创作、宣传发行、市场运作等深入分析,并附录上相关的重要数据,附录15部影片在上映时进行的实时观众问卷调查以及观众座谈评论实录,提供了最原始的、真实的受众数据及分析报告。还对本年度的重点影片进行综述,梳理和分析中国电影市场的格局与变化。收录影片包括《白日焰火》《同桌的你》《神偷奶爸2》《心花路放》《归来》《熊出没之夺宝熊兵》《大闹天宫》《猩球崛起》《亲爱的》《变形金刚4》《驯龙高手》《分手大师》《天河》《北京爱情故事》《智取威虎山》等。本著作延续《2012—2013年度重点影片研究》的体例,并进一步细致和精致化,在资料的系统和真实性方面进行了更扎实的工作,为中国电影发展留下清晰的印记,为中国电影研究提供权威的丰富素材、研究原点和思路方法。本著作与中国电影博物馆联合研究完成,并已经成为中国电影博物馆的馆藏资料。 10.(影像资料)王宜文:新中国电影史系列调研(影人系列) 子课题电影部分负责人主持,电影子课题组与中国电影博物馆联合开展了新中国电影史系列调研(影人系列),对谢晋、王为一、汤晓丹、翟俊杰、李俊、郭维等重要电影导演进行经典个案挖掘与研究,完成了中国电影史影人调研报告6篇,口述电影史影像资料逾80小时,经过中国电影博物馆鉴定,列为馆藏资料。新中国电影史系列调研包括影人研究报告、现场访谈录像(带字幕的编辑完成片)、现场访谈录像片的口述文字记录、采访及工作照片等。影人报告不少于20000字,立足于影人生平,对其创作历程、创作思想、风格与特点进行梳理、概括,提出中国电影博物馆征集、收藏的工作方向,并对当下中国电影的发展提供借鉴。 11. 梁玖总主编,《影视文化学》(史可扬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 子课题美术部分负责人主编,主要对文化展开专题研究,在梳理东西方文化理论的基础上,着力对中国的影视文化构成、内涵、功能、影视文化的动态过程,以及影视文化的建制,和影视文化的当代和未来课题研究等方面,进行体系化的专项研究。 12.刘江凯著:《本土写作与世界影响:当代文学的国际化与中国立场》,江苏教育出版社,2018年出版(已交付出版社,等待出版)。约23万字 子课题文学部分负责人刘江凯专著。成果主要内容分导论和上下两编共七章。导论部分概括了当代文学海外传播政治淡化、美学凸显、边缘影响力不断加强3个发展阶段,并讨论了作为方法的海外传播研究的基本问题以及经典化、历史化、国际化、“世界中”等重要概念,表达了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及其研究要努力从繁华与热闹中退场,回到事物本身,争取在研究经验、模式、深度等方面出现更多优秀成果的观点。上编主要就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地理特征展开研究。分为欧美国家、亚洲国家、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研究三章,具体分为美国等英语国家、俄罗斯等欧陆国家、日本等亚洲国家以及中国作为官方传播主体四部分。每部分按照上世纪50—70年代,80—90年代,21世纪以来的时段具体展开。国内、海外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研究方面,也进行了相对深入的分析与总结,希望能对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研究提供整体的参照。下编主要围绕中国当代作家海外传播的个案类型与接受效果展开研究。四章分别是:意识形态化的美学松动:浩然、王蒙;民族性与人类的世界写作:莫言、余华;古典中国的现代转化:贾平凹、格非;世俗的“胀破”与崛起:阎连科、毕飞宇。从众多有较好海外传播的当代作家中,选择了能够代表不同时代、类型,或者具有强烈对比意义的作家,希望通过对每个作家海外传播特点的突显,呈现作家之间更为丰富的“互文”性比较价值。 二、 学术论文类(标识了重大课题批准号的发表论文) 1.黄会林、孙子荀、王超、杨卓凡《中国电影与国家形象传播——2017年度中国电影北美地区传播调研报告》,《现代传播》杂志2017年第1期。文章通过定量调查研究,对于北美地区受众观看中国电影与中国国家形象对受众认知程度进行相关性比较。研究显示,中国电影为传播积极地中国国家形象做出了贡献。研究是第一次采取定量调查的方式研究这一微观话题,产生了较强的社会影响。 2.刘江凯,影响力与可能性:中国当代作家的海外传播,《文艺研究》2018年第8期(已通知)。文章认为:当代中国文化和经济在世界的影响力存在严重的“不对称性”现象。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既促使当代文学海外传播迅速成为国内的热点研究领域,也彰显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可能性。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大致分为意识形态、政治美学混生、多元化发展三个阶段,整体上边缘影响力不断提升并形成特定的地理接受特征。在世界文学的视野中,当代中国作家的海外传播既有共同的基本规律,也有鲜明的个性差异,如莫言作品的民族性特征,余华作品的人类性经验,贾平凹作品的古典韵味,王安忆作品的现代内涵,阎连科作品的极致表达,毕飞宇作品的世俗欲望等等。当代作家的海外传播研究要努力从“传播”向“接受”转换,在“跨界”的同时坚持“专业”的立场。 3.刘江凯,“歪曲”的文学:余华的随笔看法与小说可能,《当代作家评论》2018年第3期。文章以当代著名作家余华的随笔写作和小说创作为考察对象,通过分析作家的阅读史、创作谈中的文学观念,联系其小说创作的相应表现,分析了余华作为一个有着敏锐学习能力作家,如何通过改造自己的文学观念实现创作上的各种新突破。文章特别讨论了余华提到的“歪曲生活的小说”中蕴含的丰富理论可能,指出和传统的真实观不同,“歪曲”作为一种文学的、艺术的甚至哲学的方法,在古今中外、世界各国的文学里都有丰富的表现。当代中国现实生活和文学的发展,可能已经蕴含了中国文学批评理论的生成因素。 4.梁玖:能证明置身其中的书法艺术文化教育取向,《书法教育》2018年第3期。论文针对中国当代书法之教育问题而论。文章围绕提出“三传教证明观念”,从“如今的书法教育是要做什么、如何做得更妥当些”二个维度论析和倡导确立能让学生实在获得终身证明自己的书法艺术文化品质的基础教育原则、策略、路径与方法。所论对促进当代中国书法艺术的海外教育传播有提升认识论与方法论的价值。 三、博士论文、博士后出站报告类 以下首席专家、课题组负责人指导的博士、博士后论文与出站报告。 1.李雅琪:张艺谋电影海外接受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8年 论文以受西方世界瞩目的中国导演张艺谋及其电影为研究对象,讨论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张艺谋作品海外传播与接受状况,从西方接受的角度,对其电影在传播过程中的学者研究、报刊杂志报道及网络评论反馈进行梳理并读解,从文化研究、人类学研究、受众研究的角度,采用质化和量化的方法对西方视野下的张艺谋研究进行辨析,以剥离出一个客观、科学的张艺谋海外接受现状,从张艺谋国际影响力生成案例探讨中国电影“走出去”的背景、路径、困境及可能性,为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提供一定的学术研究基础和参考。 2.方彬:新世纪国际A类电影节获奖中国电影的文化传播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8年 论文主要以2000年至2016年期间,中国电影在13个国际A类电影节获奖的139部次获奖以及199个所获奖项为研究对象,采用资料分析法、数据统计分析法、电影文本分析法等方法,进行基础分析、数据分析、类型分析、题材分析和案例分析,总结分析国际A类电影节获奖中国电影的中国电影、文化和艺术的国际传播特点,发现自身文化艺术优势,思考获奖中国电影文化国际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反思中国电影文化的国际传播策略。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论述了国际A类电影节是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平台,第二章论述了获奖中国电影是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载体和渠道,第三章分析了获奖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的文化核心内容的特征,第四章分析了获奖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的艺术表现形式的特色,第五章对获奖中国电影国际传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提供相应的策略。 3.吕菡子:“异托邦”的生产与消散:新世纪少数民族电影创作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7年 少数民族电影是中国电影版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展示我国多元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少数民族电影创作迎来了新的契机。在传播影响上,国内外影展和艺术影院为其提供了输出渠道。本文梳理和分析新世纪以来我国少数民族电影的发展样貌和内在机理,社会经济发展和电影市场繁荣为新世纪少数民族电影的传播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论文梳理和分析新世纪以来的少数民族电影创作,既是完成对银幕中异族文化想象的归纳与总结,也对我们认识和反省现实中如何构建多元民族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4.王泉泉:认知主义视角下的电影情感建构,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7年 论文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以电影学、心理学、脑认知科学等理论为基础,从认知角度对电影情感的概念及特征进行分析,并初步构建电影情感的研究框架与发生机制,提出观众电影情感发生的两个层面:个人层面的认知—神经过程与超个人层面的社会文化影响,从社会认知角度以文化的普遍性与差异性为出发点探讨超越个人的情感存在。论文也从技术革命、新媒体、VR三个方面展望未来的电影情感。作为一项跨学科的基础研究,该博士论文对于本重大项目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证分析方法。 5. 杨卓凡:影像实践与人际交流:跨文化认知研究——以“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为例,博士论文修改出版,北京燕山出版社,2018年6月出版。12万字 本书以本课题重要实践案例“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为案例,围绕“影像实践与人际交流如何实现跨文化认知”这个基本问题进行研究。本研究在跨文化认知论相关理论基础上,结合“看中国”操作模式提出跨文化合作认知模型、“介入式”认知模型与“非介入式”认知模型,在此理论框架下对“看中国”外国青年认知中国的两种渠道进行分析。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均为描述性揭示,意在探讨全球化、数字化语境下影像实践与人际交流对跨文化认知的意义,而非对普遍规律进行推断。 6.杨卓凡:中国电影海外传播对国家实力感知的影响——以周边国家受众和北美受众调研为例,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报告,2018年。8万字 本研究对中国电影在北美国家与周边国家的受众接触情况以及海外传播体系中的中国电影,进行了数据测量和现状分析。分别从符号、价值观、类型、题材、人物形象、传播壁垒等方面入手,分析上述6个变量如何影响外国观众感知中国软实力和硬实力,得出了具有一定价值的研究结果。 三、下一步研究计划 本课题计划计划2020年12月结题。下一步研究计划主要为如下: 2018年7—12月,各子课题按照原定计划继续完成,发表阶段性成果。 2018年9月,赴希腊开展“中希文化高端论坛”,与雅典大学学者就当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生成进行学术交流。 2018年11月,在北京召开“当代与传统: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生成”国际论坛。同时,骨干成员参会讨论并汇报研究进展。 2019年3月、7月、11月,分别召开骨干成员汇报会,检查和督促各子课题进展。各子课题于2019年12月完成所承担内容。 2020年1-10月,进行重大课题的汇总与修改。 阶段性成果要求与形式: 1.每个子课题每年发表高质量阶段性成果1-2篇,累计发表中期成果约12-20篇。发表期刊应是CSSCI以上或者其他专业认可度高的学术期刊。相关课题组成员发表阶段性成果前向首席专家报备说明,避免以重大课题名义发表低水平的论文或者在低级别刊物上发文。首席专家会同子课题负责人考虑联系合适期刊,最好设置专栏连续推进。 2.形成其他会议论文集、访谈、内参等阶段性成果。 (课题组供稿)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吕沐

这家伙太懒。。。

  • 暂无未发布任何投稿。
  • 深度解析,新华保险,稳健经营下的投资机遇与挑战
  • 深度解析,岳阳兴长——稳健投资的绿色能源旗舰
  • 深度解析扬农化工,一份稳健投资的绿色化学指南
  • 探索002486的财富秘密,一部稳健增长的蓝筹力量指南
  • 深入了解161601基金,投资策略与实用攻略
  • 探秘钢铁巨龙的涨跌起伏——深度解析河北钢铁股票行情的魅力与影响
  • 掌握今日美国股市行情,全球经济的晴雨表,您的投资指南
  • 拥抱阳光,把握未来,探索阳光电源股票的绿色动力与投资机遇
  • 探索创新引擎,解开002450这只股市明星的面纱
  • 深度解析,三一重工600031,引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巨头力量
  • 深度解析,600276恒瑞医药,创新药巨头的崛起之路与未来展望
  • 探索黄河旋风,揭秘大自然的神秘力量与民间智慧
  • 深度解析,丹邦科技——电子行业的隐形冠军与投资潜力分析
  • 探索财富绿洲,揭秘股票600567的迷人魅力与投资攻略
  • 凌云股份600480,揭秘制造业的隐形冠军,投资与成长的深度解析
  • 深度解析氯碱化工股票,投资攻略与未来展望
  • 深度解析,600825——探秘股市中的稳健蓝筹力量
  • 深度解析002069,挖掘这只潜力股的投资攻略
  • 探索300148天舟文化的艺术魅力与创新力量
  • 深度解析,600367,一只值得关注的蓝筹股的投资攻略
  • 探秘海鲜界的绿色明珠,獐子岛002069——一场海洋生态的奇妙之旅
  • 揭秘美达蓝筹,探索000782美达股份的时尚制造魅力
  • 深度解析600652股票,投资攻略与策略解析
  • 深度解析,探秘002095股票的投资价值与策略
  • 深度解析,泸州老窖的百年传奇与现代转型之路
  • 女硕士走失13年,收留者家属的深情发声
  • 探索罗牛山的绿色智慧之旅,揭秘深圳股市绿宝石的投资魅力
  • 专家建议,设立医院直播禁区,守护安宁与隐私
  • 探索物产中大600704,一家深耕产业链的领导者
  • 揭秘两枚萝卜章,著名商人诈骗300亿的真相与启示
  • 掌握未来海洋经济的航标,深度解析600150中国船舶的投资机遇与挑战
  • 鸿茅药酒事件,当事人的近况揭示与启示
  • 探索金属界的璀璨星辰,云海金属——从矿石到科技引领者
  • 李子柒又营业了,美食背后的故事与文化传播力量
  • 深度解析,银星能源股票的投资攻略与未来展望
  • 深度解析,纳川股份——一只潜力与挑战并存的股市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