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不起眼的工作,却干出了巾帼风采;
一块小小的抹布,却擦亮了家政“金字招牌”。
你用勤劳的双手,抹去生活的艰辛;
你用入微的服务,带来千家的幸福;
你干着最平凡的工作,却创造了非凡的业绩,
你是当之无愧的“家政女王”。
孟金霞参加“闪亮的名字”2021年度最美退役军人发布仪式。曹舒昊 摄
“最美退役军人”发布仪式节目录制现场。
结束了彩排,大家都在进行短暂的休息,只有一个身着蒙古族民族服饰的身影还在忙前忙后。
一会儿为他人递包纸巾,一会儿拿出个创可贴,有人扣子掉了,她竟从包里掏出针线盒,就地缝补起来。
大家笑称:真是个“百宝箱”,什么都能“变”出来。她爽朗一笑:“习惯了,这些东西我随时备着。”
她叫孟金霞,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家政服务协会会长。
从下岗女工到“家政女王”,她用了21年。这趟北京行,算是她的“荣耀时刻”。
节目录制过程中,她又接到了公司中标的好消息,脸上掩不住喜悦。一路走来经历的艰难,在这一刻得到了极大抚慰。
什么都没了的时候,还有力气
1990年,孟金霞入伍成为一名卫生兵,在部队女兵少,因此常常受到男兵的照顾,干力气活总有人帮忙。可她巾帼不让须眉,有啥活总是抢着和男兵一起干。
3年军旅生涯结束,20岁的孟金霞被分配到国营百货公司,成为一名售货员,这是非常令人羡慕的“铁饭碗”。
孟金霞性格开朗,又会蒙古语和汉语,容易和牧民们拉近距离,她很快就成了数一数二的销售能手。
“我平均每天能卖150件羽绒服。担心顾客来了我不在,经理中午都让人给我打饭,别人一根火腿肠一个馒头一个菜,我是两个馒头两份菜两根火腿肠。”
职场得意、工作稳定、家庭幸福,日子就这样顺风顺水地过着。可不承想,7年后国企改革,她下岗了。
困难一下子赤裸裸地横亘在眼前,孟金霞慌了。夫妻俩都没了工作,做生意,没本钱、没经验、没文化,自己还在哺乳期。无奈,她只能做体力活、零碎活,擦玻璃、做饭、洗衣服、收拾屋子、照顾病人、照看月子,只要有人需要,她都干。
日子难到什么样?孩子一根冰棍吃三天,因为没钱买,舍不得吃;挣15块钱,只能买馒头,舍不得买大米,因为大米吃得快。
“什么都没有的时候,还有力气。卖力气不花钱,睡完一觉第二天还有。” 孟金霞想到了做苦力。
那时家政行业还没发展起来,要找活就得在大街边举个牌子站着,等着活来找人。可能站了10来天只有1天有活。“我就挨家挨户去敲门,敲开门,可能迎头就是一顿骂,‘大中午的睡觉呢,神经病啊!’”孟金霞闭门羹没少吃,骂没少挨,更难的是勇气和信心被一点点消磨掉。但是不干,生活就过不下去。
所有的置之死地而后生,都源于迫切向上的挣扎。孟金霞腿脚勤快脑子活,又愿意琢磨,上门主动推销服务的次数多了,她慢慢总结出了规律。楼房装修时有个特点,都用报纸糊窗户。于是她就在每栋新楼下观察,确定“定向客户”后,再上门推销。
别说,这样一来,跑的路少了,接的活多了,还吸引了一帮工友一起干,人脉慢慢积攒了起来。
从“游击队”走向“正规军”
让孟金霞在呼伦贝尔一战成名的,是一次清楼的活。6栋刚完工的新楼,孟金霞号召了72个人,在3天内就清理完,正常怎么也要十几天,工地的经理惊呆了:“我干了30多年工地,从来没见过这种速度。”
慢慢地,孟金霞出了名,也赢得了口碑。当地有个说法,油工,找江苏人;盖楼,找赤峰人;抹灰,找湖北人;搞卫生,找小孟。呼伦贝尔海拉尔区所有盖的新楼,一半以上都是孟金霞带人清的。她的号召力与日俱增,只要她去招工,一准儿会得到积极响应,大家都知道,“小孟又来送钱了”。
“小孟”的家政队伍日益壮大,百来号人一起干活的情况常有,但这支队伍不是“正规军”,干一个活,换一批人,偶尔有组织,基本无纪律,想干就干,想歇就歇。
2006年,呼伦贝尔市妇联听说孟金霞带动了一批妇女就业,建议她成立个公司。不懂市场、不懂企业的孟金霞反问:“公司是啥?”
“公司可以帮助你带来效益。”
“操那份心干吗,拿块抹布就能干活,多省事。”
2007年,妇联又找上门,还是建议她开公司。她们举各种例子说明开公司的好处,孟金霞没听进去,用她自己的话说,“我感觉她当时在对牛弹琴”。
直到2009年,妇联的同志“三顾茅庐”,还为她协调“健康办事处”提供注册场地,天时地利。“那就试试吧。”就这样,在8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巾帼家政服务有限公司诞生了。
开公司前,孟金霞一年能赚六七万元。公司一开就得到了妇联和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既帮着宣传推广,又帮着招揽活儿,半年时间她就挣了13万元。
公司的口号是“只要你需要,服务全天候”,为此孟金霞遇到了不少奇葩需求,比如,“你们派个人来给我家收拾一下鸡和鱼吧!”还有人大半夜让她们去收拾废弃的纸箱子,甚至洗袜子、洗碗的都有。孟金霞是个实在人,从不随意坐地起价,顾客多给了,她就再多干点别的活,总之只要合理合法,能挣钱、不亏钱,来活不拒。
渐渐地,巾帼家政在当地声名鹊起。
让家政服务插上“知识的翅膀”
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到2012年,一次机遇让孟金霞迎来了公司第一次升级。
当时,商务局提供了100万元资金,让公司用于洗地机、抛光机、打蜡机、吸尘器等先进设备的添置。从“手工时代”进入“机械时代”,极大提高了公司的工作效率。
感受到科技力量的孟金霞,开始不满足于“一块抹布打天下”,她如饥似渴地接触新事物、新理念,以实现公司快速发展。
2014年,借着“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东风,公司入驻呼伦贝尔市创业园。在这里,公司能得到场地、无息贷款、创业补贴等扶持,遇到问题还有创业导师“诊脉式”帮助,更是得到创业园“退役军人创业指导中心”的大力支持与帮助。
她慢慢意识到提升家政服务人员技能和素质的重要性,于是申请创办培训学校,组织公司骨干去外地学习。多的时候,她们一年能有两百多天在外“充电”。
2020年,公司与呼伦贝尔职业学院进行校企合作,推动产教融合,培养家政人才,每年带动300个学生就业,让家政服务插上了“知识的翅膀”。
现在,巾帼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已拥有16家子公司、41个服务站、14个服务网点,在岗员工3211人,成为呼伦贝尔市最大的现代化综合性服务企业。该公司的业务范围也从单一的家政服务拓展到电子商务、劳务派遣、物业管理、社区服务、老年照料、母婴护理等多个板块,房嫂、更夫等新型职业也应运而生,公司业务遍布全国,有的还走出了国门。
孟金霞是个懂得感恩的人,她总在技能培训班“开学第一课”上对学员说:“巾帼家政永远都会记得,一块抹布起家是多么不易,正是我们赶上好时代,有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才有现在的事业和生活。”(中国退役军人·融媒体记者 齐歌夷)
人物简介
孟金霞,蒙古族,1973年出生,1990年入伍,1993年退役,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家政服务协会会长。
她退役后艰苦创业、拼搏奋斗,将一个只有几人的家政公司,发展成为呼伦贝尔市最大的家政服务企业,拥有16家子公司、3000多名员工。她致富不忘带动周围群众脱贫,热心帮助盲人、贫困残疾妇女,培训家政服务人员4656人,带动本市3800人就业,服务1.2万多户家庭。牵头成立呼伦贝尔市家政服务协会,组织家政服务技能大赛,提升从业人员就业能力;举办家政服务员推介会,拓展择业空间;建立智慧家政网络信息服务平台,规范引领当地家政服务行业健康发展。2019年获评“全国模范退役军人”“首届内蒙古好人”。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