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和李宗伟这两个老男人来到里约,就是为了兑现这场“两个人的约定”。
21比15,11比21,20比22,林丹挽救3个赛点,还是止步半决赛,但他亲手送李宗伟进入了里约奥运会决赛。
0817,这是林丹和李宗伟都不会忘记的日子。一个33岁、一个34岁,两个男人为了一个关于羽毛球的约定坚持了四年,也坚持到了最后。
八年前,林丹在这一天夺得北京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冠军。所有曾经的荣辱、坚忍与付出,都凝固在那一刻。他给自己选了块车牌,京*LD817,以此纪念。0805,林丹在伦敦奥运会上卫冕成功。同一天,他的自传《直到世界尽头》在国内面世。此后,他的世界冠军头衔已经累积到第19个,还是20个?已经不再重要……
0819,林李之间的第37次对决。这几乎成为羽毛球世界最为重要的一场比赛,这是一场关于一个时代的比赛,也关乎两个男人之间亦敌亦友的感情。
再见!奥运场上再也没有“林李大战”一场令人窒息的半决赛,一直搏杀到了最后的一刻。比分交替上升,扣杀、鱼跃救球,过顶劈杀,网前斗法,总之你能想到的精彩,都囊括在了这一个半小时的比赛中。
林丹输了,但他笑了,说没有什么,自己在关键时刻失误了,但他也恭喜李宗伟,同样感谢所有的球迷,他们见证了一场精彩的比赛。
“自己也没有想到能够会赢下这场比赛,因为我在大赛中也没有赢过林丹,我之前也没敢怎么想,比赛中我也没有去想过。”李宗伟在拿下比赛后异常激动,但很快就平静下来。他与林丹交换了球衣,为两人的时代留下的未来值得回味的纪念。
赛后的采访中,李宗伟还在回想第三局关键分胶着的一幕,“当我领先的时候也没想那么多,20平的时候我还想不要重演伦敦奥运会的一幕。”
不过,这一次命运之神选择了他。在最后一分,林丹脚底打滑,未能够接到李宗伟的球,错过了比赛。
“”我觉得还是一切上天注定的。”在伦敦奥运会决赛后,李宗伟也是挤出了这么一句。
不同的是,四年后,两个伟大的对手真的要告别了,奥运的舞台上再也没有林李大战,“我还是为我们两个,为一场伟大的比赛而骄傲。”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林丹再次击败李宗伟夺冠。 东方IC 资料图
成都
沉重的脚步,伴着深长的呼吸。
整个训练场上,只剩林丹一个人还在奔跑。所有男单组的小师弟们只剩眼睛还有力气,追随着他们的丹哥。
这是中国羽毛球队特有的体能训练。全组人马折返跑,在往返中不断加速,直到无法坚持。宣告一组训练结束。而林丹,总是跑到最后的那一个。这让33岁的他,看起来有些孤独。
林丹和李宗伟共同出席活动。 视觉中国 资料图伦敦
卫冕成功的第二天清晨。肌肉记忆把林丹唤醒。他换上干净的衣服,开始去奥运村里跑步。
羽毛球历史上,还没有人能在奥运会男单比赛中卫冕成功。前一晚,当李宗伟最后一球出界,林丹满场飞奔,把温布利体育馆变成了田径场。
“可能还是因为觉得不是那么真实。(前一天)你卫冕了,好像和任何平常的第二天没有任何区别。所以就觉得,那就去训练吧,就去跑步了。”回忆起四年前的那个夜晚,“不真实”是林丹最深刻的印象。
但冠军加冕,终究会有不同。
他在左手臂代表大满贯的五星纹身旁边,加了一个类似“2”的符号,代表着双圈大满贯。
2011年羽毛球全英超级赛男单决赛,李宗伟2-0战胜林丹。 东方IC 资料图广州
2013年世锦赛前,林丹只恢复训练了3个月。在此之前,他给自己放了职业生涯以来最长的一次假。
一年的时间,他的世界排名跌到286位。赞助商们纷纷撤下林丹的广告,而把主角换成了更年轻的谌龙。他们以为中国男单就此易主。
林丹、李宗伟和谢杏芳等共同参加活动。 视觉中国 资料图然而,持外卡参赛的林丹接连击败谌龙、李宗伟,第5次问鼎世锦赛冠军。
赛后新闻发布会上,林丹的开场白是:“很多人一定在想,那个该死的林丹怎么又回来了?”
他就这样,以无可辩驳的胜利,宣布王者归来。证明给那些看轻他,背弃他的人看。林丹称之为“心酸的幸福”。
林丹的谜之状态,不给对手活路。然而他说,是一个职业选手对赛场的渴望让他回来。“我不愿那么早就离开赛场。”
在他从大众视野中“消失”的200多天,他的体能训练没有一天停止过。
在国羽的体能训练师迈克眼中,林丹就是羽坛的科比。“我以前是乔丹和科比的三分训练师。”迈克说,“有一次去客场打比赛,科比觉得训练效果不是很理想,又给球馆工作人员付钱,不让人家熄灯,加练了一个小时。”
陪科比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又陪林丹度过无数个无休的周末。迈克发现,原来球场上的疯子都是一样的。
“我觉得人有时候不能太放任自己,要对自己有个约束。本身男子单打,对体能的要求就很高。”
林丹说,“如果你每天只想着今天我(训练)轻松一点,但到了那个严苛的赛场上,最终就会因为体能的下降输掉这场比赛。没有任何捷径可以走。”
能做林丹的陪练不容易,因为他经常拉着队友和他轮番较量,直到赢遍一圈才肯罢休。
面对常常比自己小一轮的对手,体能,从来不是林丹的问题。
2013年羽毛球世锦赛男单决赛,林丹2-1击败李宗伟,实现五连冠。 东方IC 资料图武汉
林丹的2016年,是以第6次全英夺冠开始的。这是个好兆头。
在过去的一年里,约根森、周天成、孙完虎……一连串的名字都曾战胜林丹。他把2015年形容为16年国手生涯“最低谷的一年”。
连续五站比赛后,林丹拖着疲惫的身体来到今年的亚锦赛。
男单半决赛,林丹VS李宗伟,这是第36次林李大战,也是里约奥运会前两人的最后一次交手。 李宗伟在第一局后来居上,22比20逆转。
“其实这场球也很想打好,特别是第一局。领先的很多,但是你自己没有拿下来。就会影响到自己的心理状态。”
21比15,林丹拿下第二局的比赛。
“第二局顶过来以后,到了第三局,其实还是想按照第二局的节奏去打。如果你能顶得住也还可以,就因为你精力下降了,盯不住球。或者一个预判错了以后,紧接着这个球就失误了。”
决胜局,林丹脆败,比分定格在4比21。
然而,对李宗伟来说,这并不能代表什么。
“我觉得今天如果没有林丹,也就没有李宗伟,艰苦的去训练,坚持下去。因为我觉得还有林丹,在我生活里。”能够来到里约,李宗伟就是为了再赴林丹之约。“他是我最伟大的对手。”
而林丹也说:“年龄上我们两个人差不多。但是他依然保持着非常好的竞技状态和高昂的斗志,这对我是很大的激发或者说触动。我又没有任何伤病,而且自己的体能素质也保持的相当好。其实是可以在一起再竞争一个周期的。”
在一起,多么美好的字眼。对林李来说,这样的机会已然不多。
当地时间2014年9月28日,韩国仁川,2014仁川亚运会羽毛球男子单打半决赛,林丹2-1李宗伟。 东方IC 资料图里约奥运会是什么?
中国乒乓球队看似天下无敌。
然而总教练刘国梁谈起奥运会却说:“我们每天都在恐惧,吃饭去同一个食堂,吃饭打同一个菜,甚至每天走哪条路去比赛,几点钟发车的时间,都要求是一样的,这样才能找到一个平衡点。”
“因为你怕被爆冷,所以你想要穷尽所有可能,应对这个应对那个,把脑子全部占满,然后睡觉。”
林丹也在找这样的“平衡”。比如,每届奥运会前他都会去一次韶山;比如,这么多年他只认定一位发型师;比如,他每天要花一两个小时给每一把球拍缠上毛巾胶。
林丹痴迷所有仪式感的事情。比赛中场间歇换边时,经常会看到教练会帮球员拿球包。但在林丹这里不会发生。“球包、球拍和我是合为一体的,谁也不能碰,只能由我来服务它们。”
这四年里,林丹更换了球拍品牌,签下一纸十年一亿合约。这一次,他将手持和李宗伟来自同一品牌的武器。
还记得伦敦的最后一球吗?林丹封网,李宗伟挑球出界。某种意义上,你可以认为,林丹并没有给到他致命一击。
在2013年世锦赛、2014年亚运会两次大赛接连负于林丹后,印尼传奇人物叶诚万来到了李宗伟身边。稍加留心可以发现,李宗伟一年多以来坚持的战术选择是唯一的、最适合他的,同时符合大赛中进攻主导的规律。
这套以进攻为核心的战术在近一年的超级赛中不断使用和巩固,在林丹、谌龙等老对手的身上不断验证其效用,为李宗伟攒足了出征前的信心。
这种选择,意味着要豁出一切,以互殴的心态走进赛场。意味着李宗伟漫长生涯最后的燃烧与爆发。
李宗伟34岁了,坚决贯彻控网强攻的打法对李宗伟的身体和意志都将是极大的考验。
同时,这个唯一的、最后的、最适合李宗伟的选择,这个进攻战术的制定,也满载着他的教练叶诚万十六年前那次铭心刻骨的遗憾。
十六年前的悉尼奥运,叶诚万顶着巨大压力,控球失准、网前受制、强攻低效、反攻乏力,被一个中国小伙子反抢去了许多进攻机会,最后输了比赛。这个人竟然不是他最为重视的夏煊泽,而是吉新鹏。
叶诚万,李宗伟。这两个在奥运赛场满怀遗憾的人,最终宿命般地走到了一起,希望握紧这最后一次的机会。
此消彼长。林丹的身后没有了汤仙虎,他却深谙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人们发现,现在的林丹场上扣杀越来越少。
“过去的我的确比较想去发挥自己,现在更多是希望自己最终能拿下这场比赛。任何的一切,都是从简、有效。”林丹说。
“其实能来(里约)就已经赢了,很难有羽毛球运动员能够参加四届奥运会,特别是在有许多年轻运动员的中国,”林丹表示。
“实现里约的梦想,一定比过去任何一届更加困难。充满了挑战、充满了机会。我会为此全力以赴。不去想比分,不去想结果。”
现在,结果还重要吗?对于这个时代而言,“林李大战”已然成为一个关于竞技、关于男人、关于成长和关于热爱的故事。
所有的见证者都是羽毛球世界最幸福的人。
(本文系作者授权澎湃新闻刊载,“星八客”ID:stars_goss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