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2《央视财经评论》:
经济新常态下看消费
刚刚播出的《经济半小时》中,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采访中谈到了很多当下对外投资以及外贸方面的新动态,而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当中,除了外贸、投资,还有重要的一项就是消费。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的消费投资出口对经济的增长贡献率分别为48.5%、41.3%和10.2%,消费无疑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那么,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经济的新格局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消费引擎该如何的释放新的活力?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沈竹和特约评论员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著名财经评论员张鸿共同评论。
新常态看新亮点,消费引擎如何拓展和升级?
连平:未来会有更多的消费者会加入网购大军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从我本人来说,我肯定是落伍了,没有加入网购,但这个规律是抵抗不住的。你想想看,现在80后90后上了这个车之后,不可能再下来了,后面00后,还有10后不断的加入,这个队伍越来越大。
一方面,有关的体系运行越来越多的会提供这方面的便利,然后我们的政策各方面也会朝着这个方向去调整,所以使得这个市场将来在网上购物是越来越方便,网上的投资也会越来越方便,所以会有更多的消费者会到网上去。
张鸿:消费的升级是中国经济升级的一部分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我自己也是网购达人,但我看了他们的账单,确实是挺惊讶的,因为它是日积月累的,一回头一看都快十年了,有的人可能是才注册几年,但你一平均算下来,说我真花了那么多钱吗?可能就特别惊讶,但是你细分这里边,你就会发现,这是消费的一个升级。消费已经成为我们GDP的一个主力,但是你会发现这里边的消费有所不同,过去可能是买个衣服就完了,后来你会发现这里边,我在网上买过酒,也买过新鲜的蔬菜、新鲜的时令水果什么的,这个在过去根本想象不到。这次双十一还有网上买汽车的,我现在已经开始海淘了。
还有一个变化就是移动终端,就是拿手机进行购买。在新增的增量里边,移动终端已经占到一半以上,所以它其实是创新,也带来了消费的升级。总体上来说,消费的升级是中国经济升级的一部分。
连平: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释放出消费更大的增长动力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消费,我觉得要真正能够促使它非常好的能够实现目标的,一个是能不能让老百姓愿意消费,解决一个环境的问题。还有两个问题非常重要,一个就是能消费,还有一个是敢消费。能消费,就是说它有没有收入的基础,如果收入得不到很好的增长,那么它的消费的增长也是非常有限的,将来就可能只是在结构上有些变化,所以这块更大一些。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收入能够保持一个平稳较快的增长,我觉得像城市居民现在的收入,最近两年是增速是有所放缓的,将来希望能够在实际GDP和民意GDP增速的之间,这样的一个较高的增速来促进它们的收入增长,然后带来消费的能力。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敢消费,那就是需要有一个非常完善的保障体系,这个保障体系需要国家和政府在这中间有更多的投入。现在看来,国家是有能力的,如果我们只是就目前的财政状况来看,还是蛮紧的,但是我们要看到国有资产总的规模是非常大的。比如说央行,比如说国家的银行,我认为国家没有必要在这个持股的比例上保持那么高的水平,只要有一个相对控股,做第一大股东就可以了。因为我们还有很多机制可以对这些国民经济相关的企业、行业进行掌控,把较高的比例能够通过市场逐步的把它这些资产退出来,变成现金来支持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我相信如果是收入能够平稳的增长,这个社会保障体系能够很好的建立起来,比如说现在说大病保障体系能够很好的建立起来的话,那消费还会释放出更大的增长的动力。
张鸿:政府要让老百姓敢花钱 减少老百姓的预防性储蓄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农民的工资性收入,现在已经超过了他在农村的收入,所以他可能消费的需求在增加,包括我们城里的一些中层阶级,他的需求层次也在升级。比如说现在我们身边,你会见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跑步,跑马拉松,对健康的需求,文体的消费,中国的票房现在已经300亿了马上,很可能几年之后就成为全球冠军,超过北美,这都是一个你需求的一个新的增长,但是这个基础是什么?你得有钱。
两个有钱。老百姓得有钱,有钱才能去消费。那么有钱,我怎么敢去消费呢?我要存起来,那叫预防性储蓄,把钱存到银行去,为什么存到银行?因为我不敢消费,那就需要政府也得有钱,那这个钱怎么花?我们要让他敢于花,就是预防性消费,我让你预防的少一点,所以后边这个事其实是更大的,但也是更长远的。
连平:要让普通老百姓享受到改革所创造的红利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中国的消费可能还有一系列存在的问题,还需要不断的梳理加以解决,比如说房价偏高的问题,它也会抑制消费。第二个就是收入分配的不合理,我们注意到现在有些很富裕的人士,收入增长真是太快了,但是普通老百姓的增长还是不够,增速还是偏慢。像城市居民,它还不如GDP的增速。
其实中国消费的拉动主要还不是靠农村,主要是靠城市居民,因为他的群体规模大、消费能力比较强,所以这块需要未来推进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使它更合理。国家要运用税收等各种行政手段机制来调节这个收入之间的分配的不平衡,使普通老百姓社会保障能够更充分,同时他的收入,甚至通过国家的转移支出,比如说对于退休的,年纪大身体差的等等人群,都可以提供许多政府的转移支出,让普通老百姓也能享受到多少年来改革所创造的红利。
张鸿:消费就是要让老百姓花钱 政府也得多花钱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中国的物流成本在世界上是相当高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是18%,发达国家基本上都在6-8,然后整个印度、巴西也都在10出头。我们运一个东西,买一个东西花的钱太多了、太贵了,所以这个环境里边有很多是不合理的一些费用,它被增加进去了。
如果说愿意花钱、能花钱、想花钱、敢消费,这个是软环境的话,那么其实接下来我们现在谈的是一个硬环境,你这些东西让大家消费,得让整个运转流畅起来才能消费,消费就是我买东西,这个东西它得能顺畅的到我这儿来,然后它当中又不增加那么多的成本,所以这个确实是一个综合的体系。消费其实就是花钱,要想让老百姓花钱,政府也得多花钱。
连平:最终要解决的是能消费、敢消费和愿消费的问题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最主要的就是要把原来传统的物流的体系做一个重大的改革,促进市场化的发展。原来物流的体系更多的是层层批发的模式,现在不是,现在可能批发的环节更小,然后直接就到消费者手上,这样它就直接大量的运用铁路、公路、航空这样一个手段,这个中间需要批发的体系做重大的改革,同时也要求我们的一些主管部门对于它所原来的推行的这一套管制的体系,需要做重大的变革。
我觉得最终还是要解决一个能消费、敢消费和愿消费的问题,而且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提高消费的能力。
(《央视财经评论》栏目播出时间:周一至周五21:55-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