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由江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组织召开的全省高校校报、学报负责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精神专题座谈会在江西师范大学举行。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各校办报办刊实际,聚焦时代重大课题,深刻领会回信精神;坚守初心使命,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适应新时代需求,营造良好学术生态,全面推进高校学报、校报,以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高质量发展。
肩负起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新使命
刘小明 江西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要坚持党的领导,坚守校报姓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是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根本保证。高校校报作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载体,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和落实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三审三校”制度,保证刊物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
二要坚持立德树人,坚守质量取胜。高校校报要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坚持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一方面,要引导全校师生深化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进一步向研究中国问题集中,向研究中国道路集中,向研究中国经验集中,向研究中华文明集中。另一方面,要始终弘扬主旋律,聚焦时事热点,记录学校大事,坚持“三贴近”原则;宣传先进典型,积极突出亮点,注重深度报道,坚守质量取胜。
三要加强媒体融合,不断创新发展。当前,媒体融合正向“相融”加速奔跑。高校校报在新媒体冲击下,既要坚守初心,又要创新发展,老报人要办出新特色。面对信息时代和新媒体时代的强大竞争,《江西师大报》在办报方式、传播方式、报道内容和选题等方面要主动适应新环境、新形势。当前,要加强对数字传媒技术的学习和掌握,了解新技术革命形势下媒体融合发展规律,主动对接新媒体,加强融合。既要推行校报的数字化、电子版,还要推动与学校官网、官微、官博的融合,推广校报的外宣平台,编辑人员要适应新形势,不断提高自己的各项素质和业务技能,探索校报创新发展路径,提升编辑出版质量,为繁荣校园文化、把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阵地发挥积极作用。
明确责任担当 建设高品质学术期刊
钟贞山 南昌大学期刊社社长
明确学术期刊的责任担当。一是增强办好学术期刊的自信。要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历史与现实高度,深刻理解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发挥弘扬中华文明、传播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功能,要提高办好高质量学术期刊的自信,增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的责任感。二是强化期刊服务学术的自觉。聚焦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来办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深刻理解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在构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重要作用,增强在新时代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紧迫感。三是推动学术期刊繁荣自强。深刻理解学术期刊在增强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重要平台作用,增强坚守初心、引领发展、办好高品质学术期刊的使命感。四是深化期刊创新发展实践。深刻理解期刊编辑工作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的政治要求,体现时代主题,服务发展大局,增强办好高品质学术期刊的时代感。
大力推进高品质学术期刊建设。一是坚持学术期刊支撑一流学科。聚焦办好支撑“双一流”建设的学术期刊平台,推进综合性学报向专业学术期刊改革创新,努力把学术期刊建成服务南昌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建设支撑平台。二是坚持学术期刊服务学术创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把意识形态工作融入贯穿期刊编辑出版工作全过程,把学术期刊打造成为展示高水平学术成果的高端学术平台和创新成果的转化窗口,推动建设有效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学术体系。三是坚持学术期刊引导学术话语。围绕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深入研究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重大课题,坚持刊发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精品力作,把学术期刊建设成为中国学术话语的引导阵地,努力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情怀的话语体系。四是坚持学术期刊培育学术新人。围绕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积极实施高端学者交流平台建设行动,把学术期刊建设成为多学科学术创新人才的培育园地和汇集学术大师的高端学术平台。
坚守党的意识形态阵地 不断提升“红色学报”影响力
徐国栋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二级调研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执行党的宣传工作方针政策,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坚持服务学院教学科研、服务思想理论建设、服务人才队伍培养,持续推进创名刊工作,办刊水平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牢牢把握学报的政治方向,院务会主动担当主抓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责任和主体责任。为确保学报的正确政治方向,从创刊起,《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就建立了一套不同于一般学术刊物的运作机制,即编委会领导下的主编负责制。学院常务副院长担任学报编委会主任,分管教学科研工作的副院长担任学报主编,编委会主任还承担了重要稿件、涉及重大政治问题稿件和学报清样的终审责任,主编对每一篇稿件的政治性和学术性都逐一严格把关。
高度重视学报的政治安全,强化对学报稿件的审查。学院坚持建章立制,牢牢从源头把住意识形态宣传不失误的第一关,重新修订完善印发了《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组稿、审稿、发稿制度。稿件采取“五审”制,即责任编辑初审,有关专家复审,学报编委会集体审,执行副主编、主编核审,编委会主任终审,在涉及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主张“三大问题”,涉及敏感问题、敏感人物、敏感时期“三种情形”时,坚持不触底线、不碰红线、不踩高压线。
关注意识形态研究动态,探讨意识形态工作规律。《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不但密切关注党的理论指南和大政方针政策研究,也密切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软实力特别是意识形态工作动态及规律研究。从创刊开始到现在,总共发表文章1886篇,其中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建设的文章达571篇,占总载文量的三分之一,其中直接研究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文章就达61篇。
始终坚持政治家办刊,坚持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开展主题宣传。学报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力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井冈山根据地与苏区研究、中共党史研究、党建研究、领导学研究、国情研究、干部教育培训研究等栏目。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办好高品质报纸
曾传晖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始终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努力办好校报校刊。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提升正面宣传能力,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和方针政策,充分展示学校建设成就和师生风采,牢牢掌握新闻报道主动权。坚持挖掘先进典型人物,开辟“党建先锋”“师德楷模”等一批栏目,全方位、立体化宣传报道各类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示范效应。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报》坚持内容为王,前瞻性设置选题,加强思想引领。突出言论特色。设置总编论坛、春雨时评、十日谈等一批言论类栏目,刊发师生理论研讨、学习体会文章及有关学校改革发展的时评,真正成为党委、师生员工的喉舌,起到阵地、桥梁、窗口的作用。提升传播能力。讲好科师大故事、传播好科师大声音,向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科师大。
主动融合新媒体,充分整合校报和两微一端资源,实现平台互通,创新发展。健全体制机制,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构建覆盖面广、信息量大、互动性强的协同传播体系,健全内宣外宣传播融合、策划采访编辑发稿流程融合、采编人员技能融合运行机制,按照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报道模式,让校园融媒体报道活起来。促进数据共享,提高传播效果。坚持网络版与纸质版报纸同步发行,重点文章通过校园网、校园官微进行导流,同时整合校园要闻、热点,通过专题形式呈现,努力提升宣传效果。
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运用“塔式”培养新人。以校报为依托,以大学生新闻中心为纽带,以新闻业务培训和参与采编播实践为形式,在校报编辑部周围聚集一大批师生通讯员、记者、编辑和专栏作者。精心构筑“夯实塔基、精构塔身、力构塔尖”的“金字塔”育人模式。“夯实塔基”,对大学生新闻中心开展全员系统培训,每年培训学生1000余人。“精构塔身”,注重中坚力量的培养,把新闻采写编播能力强的学生吸引到校媒平台做兼职记者、编辑、主持人。“力构塔尖”,推选大学生新闻中心拔尖人才到新闻单位实习锻炼。
守学术初心 创期刊精品
肖文燕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高举旗帜,坚定政治方向。学术期刊首先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提高政治站位,必须始终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一是严把用稿的政治质量关。当代财经杂志社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严把用稿的政治质量关,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有力地提升了学术期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一是在头版位置设立专栏。《江西财经大学学报》近年来以特稿、专栏、笔谈的形式在头版位置设立专栏,重点推出了一批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等主题的文章。
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际传播力。中国学术期刊应该主动“走出去”,积极提升国际传播力,致力于全球学术治理,在世界学术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当代财经杂志社在提升国际传播力方面主要有两个举措。一是2016年创办《当代财经英文精萃版》并向全球发行,这是当代财经杂志社提升国际传播力的重要举措;二是推出中英文长摘要项目,2021年和中国知网合作,两刊均推出中英文长摘要项目,这是继《当代财经英文精萃版》后当代财经杂志社提升国际传播力的又一重要举措。
关注现实问题,引领学术创新。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创新是学术的生命。当代财经杂志社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做法。一是论文写作规范有特别要求。第一部分,问题的提出(引言与文献综述),必须以问题意识进行文献梳理,进而提出本文的学术创新点;结语部分,必须结合现实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二是每年推出年度选题指南。年度选题指南是经过精心挑选,首先是每个栏目编辑推出2至3个,最后社委会专门开会逐条讨论,都是关注国家热点、战略性问题以及学术前沿问题。
重视青年新锐作者,促进期刊与作者共同成长。学术期刊应立足长远发展,扶持学界青年新锐作者,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一直以来,当代财经杂志社重视青年新锐作者的成长,一是博士生成为两刊作者群的中坚力量,二是重视校内青年作者的投稿。
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高平 江西社会科学杂志社社长、《江西社会科学》编辑部主编
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对办好哲学社会科学期刊提出了殷切期望,为办好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强大动力,对指导今后办好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
中华文明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底蕴,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其时代价值,转化为人民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哲学社会科学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阐释中华文明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我们必须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践行者,自觉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做好研究阐释工作,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是学术期刊必须满足国家和民族的重大需求。具体说就是理解中华文明,弘扬中华文明,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坚守初心,守正创新,引领创新;坚持高品质、高品位,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繁荣学术研究。
二是学术期刊必须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已经走出了一条现代化的中国道路,但这条道路在理论上、学术上、话语上尚未得到足够的充分的呈现。如何从理论上、学术上、话语上呈现现代化的中国道路,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强调的“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共同努力”要回答好的“重大课题”。
江西社会科学杂志社有《江西社会科学》《企业经济》《农业考古》《鄱阳湖学刊》四个学术期刊。杂志社全体同志要以坚守初心,引领创新,推出高水平成果,延揽大学者,继续扶持青年英才,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使《江西社会科学》这块金字品牌擦得更亮。
我们不是在象牙塔办杂志,而是处在整个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杂志要时刻关注国家和民族重大议题,回应当下社会问题。杂志不能办得不食人间烟火,如果不入时代思想和学术“主流”,就难成“一流”。要引导学术界以本土化、中国化的学术范式,逐步取代西方化的学术范式,通过搭建一系列东西方文明交流平台展开当前学术热点话题的争鸣活动,在全国乃至国际上增强本土化、中国化的学术话语权。
回答好总书记提出的“两创”课题
曾德生 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既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理论刊物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对深化认识新时期高校校报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启示。作为新时期的校报人,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坚持守正创新,回答好总书记提出的“两创”课题,积极探索新的办报举措,扩大高校校报的宣传力、影响力。
高校校报是校园内占主导地位的媒体,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开展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是学校联系师生员工、海内外校友、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要纽带,是展示高校对外形象和塑造学校品牌的重要窗口。校报的过去现在未来,担负着在高校引导舆论、交流信息、弘扬新风、培育新人、维护稳定和繁荣文化、传承文明的重要使命,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增强办好高校校报的信心。
要深刻把握高校校报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服务、为培养人才服务的办报宗旨。要将“两创”思想、理念运用于当下高校校报发展,创造性解决纸媒的办刊矛盾实践,探索新的办报机制。要深刻总结办报经验、办报传统,充分发挥高校校报作为校园主导媒体的作用,贴近校园生活、贴近师生员工、贴近高校实际。要深刻洞察新时期办报规律及纸质校媒的发展趋势,提高高校校报的办报质量和水平,提高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要深刻体悟校报办报育人、立德树人的需要与期盼,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和广大师生员工提供更好的服务。
《陶瓷大学报》创刊于1987年,有着优良的办报传统,在办报育人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学校虽没有新闻和中文专业学生,却稳定建立了一支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有较高素质、良性运行机制、良好梯队传承的大学生记者队伍。学校的理念是把个人兴趣当作事业情怀,把业余爱好当作专业要求,把完成采访任务当作培养,把外出学习当作奖励,把专业培训当作福利。
迎接学术期刊发展的春天
曾伟明 江西理工大学期刊社副社长
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对学术期刊来说是莫大的激励和鼓舞。作为高校学术期刊编辑,我感觉新时代学术期刊的春天已经到了。
第一,必须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在工作中要始终把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放在首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和落实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作为地处老区的江西理工大学学报,要在弘扬主旋律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特色,积极弘扬红色文化,推动红色基因传承。
第二,要办好高质量刊物。“高品质的学术期刊就是要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江西理工大学借助学科科研、区域资源等相对优势,经过多年不懈努力,2019年成功创办《Tungsten》(钨科技)期刊,成为全世界第一个以钨为主题的英文期刊,实现了江西省英文期刊零的突破。刊物发展势头迅猛,目前已经入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有色金属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1级期刊。我们要努力培育一流科技期刊,争取把优秀论文留在祖国的期刊上,为实现中国特色科技期刊繁荣发展而奋斗。
第三,要增强文化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我们必须改变过去不自信,过度欣赏、迎合西方学术标准的现象,要依托我国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科学性原则,通过一个“学习吸收——竞争超越——占据制高点”的过程,因势利导地探索、推动适合自身需要的学术评价标准,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通过高度政治自觉的精神和“外圆内方”的形式,让中国的知识体系参与世界知识体系的构建,在精神文化创新乃至输出上有大突破。
2021年5月,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提出了若干指导扶持政策,我感觉新时代学术期刊的春天已经到了。作为学术期刊编辑,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努力提高办报办刊质量,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
把好舆论导向关、学术质量关、价值取向关
刘云华 江西省委党校《求实》杂志主编
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亲切关怀、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殷切期望。我们深受教育、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倍感使命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就办好高品质的学术期刊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体现了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指导性,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学术期刊是开展学术研究交流的重要平台,是传播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是促进理论创新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高品质的学术期刊就是要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求实》作为综合性政治学学术期刊,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深入研究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加强理论武装与理论创新,自觉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做好研究阐释工作,推出一批精品力作,推动入脑入心。
第二,要提高政治站位,把准政治方向,提升政治能力,切实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求,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切实把好舆论导向关、学术质量关和价值取向关。
第三,要引领和服务学术创新,积极引导、支持、鼓励广大社科研究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发表在祖国的期刊上,为有重大创新观点的高质量论文设立快速审稿发稿通道,及时刊登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更好地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
第四,要搭建高端学术交流平台,采取“走出去”战略,积极推动交流互鉴,更好地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更加广泛宣介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
第五,加强编辑队伍建设,强化使命担当,坚守初心、守正创新,努力把《求实》建设成高品质的学术期刊,为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链接地址: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9914748182256491853&t=1624954601795&showmenu=false&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item_id=9914748182256491853&ref_read_id=90730ed9-997d-4e4f-8421-cfeedcd71d9d_1624955621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