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9月12日讯(编辑 杨一骏)8月下旬以来,伴随债市调整,固收类理财收益率明显下滑。数据显示,9月第一周,全市场存续封闭式固收类理财产品的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环比下跌1.16个百分点。部分机构开始甩卖债券资产,9月第一周,基金净减持债券达2252亿元。规模方面,作为季末月,9月的理财规模多下降。
理财收益率明显下滑
8月以来,现金管理类产品及固收类理财收益率均回落。根据招商证券银行业分析师廖志明的数据,截至8月末,现金管理类理财收益率中枢为2.10%,较上月底下降7BP。同时,8月下半月债市震荡,定开纯固收、定开固收+及持有期固收类理财平均半月年化收益率分别为3.1%、2.6%、1.0%,较上半月回落明显。另外,截至8月末,理财公司混合类理财平均年初至今收益率为1.15%,较上月末下降了0.61 个百分点,且年初以来收益率明显跑输了固收类理财。
9月以来,固收类理财收益率的下行仍在持续。根据普益标准的数据,截至9月第一周周末,全市场存续封闭式固收类理财产品的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2.76%,环比下跌1.16个百分点;近3个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3.57%,环比下跌0.41个百分点;近6个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3.99%,环比下跌0.56个百分点;近1年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2.57%,环比下跌0.21个百分点;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3.36%,环比下跌0.59个百分点。
当前全市场共32526款存续的固定收益类产品中,现金管理类产品有735款,开放式产品有10068款,封闭式产品有21723款。固定收益率类产品仍以封闭式产品为主。
机构行为分化,基金为卖出主力,理财和农商行持续买入
8月下旬以来,债市短期内迅速调整,以固收作为的底层资产的理财产品,其净值或收益率有所回撤,对理财公司影响如何?
站在理财公司运营的角度,光大证券银行业分析师王一峰认为,当下理财产品创设更加注重适配性,一方面理财公司投资经理更重视根据产品特征及定位,在投资端做好风险预算与持有期的回撤管理;另一方面, 渠道端也更加注重引导客户正确认知产品风险收益特征。此外,市场的自然筛选,叠加银行加强投资者教育,去年四季度的赎回冲击过后,留存客户粘性相对更强。
而在经历去年的负向反馈后,中信FICC首席明明认为,即使再度发生风险事件,理财应对风险的能力大幅增强。资产配置上,截至2023年6月底,理财对债券及同业存单的投资比例较2022年底大幅降低5.38pcts至58.32%,现金及银行存款的占比达到23.7%,同比增长9.6pcts,显示理财应对赎回的流动性资产相对充裕。同时,理财今年以来净买入1年以内的短久期债券占全部净买入规模的105.35%,配置短期化趋势明显,对利率变化敏感性降低。负债结构上,为避免净值波动的不利影响,理财子公司加大了封闭式运作的摊余成本法和混合估值法理财的发行力度,封闭式规模占比进一步上升至20.05%,且封闭式产品期限大幅降低。
另从最新的机构行为来看,理财在债市下跌的过程中并未有明显的卖出行为。根据国盛固收首席杨业伟的数据,近期现券交易的卖出方主要是公募基金,而理财和农商行持续买入,提供了稳定的增配力量。9月第一周,基金净减持2252亿元,农商行净增持2185亿元,理财净增持724亿元,保险机构净增持390亿元。
9月理财规模多下降,前五年平均降低4400亿元
尽管理财规模再度大幅缩水的可能性较小,但作为季末月,9月理财规模多下降。广发固收首席刘郁表示,今年6月也是季末月,在理财规模下降的预期下(6月理财规模下降1.18万亿元),降息之后也出现了一小轮理财赎回负反馈。不过由于当时的资金面较为宽松,债市很快止跌企稳。今年9月,理财母行在信贷投放加快及政府债净发行的冲击下,或面临较大的负债压力(应对流动性考核)。对于理财而言,可能也在为此提前做准备,以避免月末的过大冲击。
另外,尽管居民端尚未对理财“施压”,理财或基于止盈目的开始赎回基金及资管产品,刘郁认为本轮赎回的动因或多来自内生推力。国海固收首席靳毅也指出,中长期纯债基金的机构投资人占比基本维持在95%以上,商业银行自营及理财作为主要的机构投资人,面对债市的快速调整,出于止盈目的会赎回公募基金,导致公募基金净卖出规模大幅增加,引起债市的负反馈。
明明认为,由于理财子母行季末面临MPA等考核,理财子公司每到季末规模往往会大幅下降,但下月又将很快恢复。9月恰逢季末,规模出现大幅下降属于正常现象,预计10月理财规模将很快恢复。明明测算,2017-2022年历年9月理财规模平均降低了4400亿元,2017-2022年历年10月理财规模增长均值达到了75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