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可不是现代人才兴起的,理财观念追溯到秦朝就已经开始啦~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看看古时候的理财名人!
风险爱好型
吕不韦,“用奇胜”,风险投资。
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任秦国丞相。
风险偏好型,主要是指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理财方式。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将这种方式成为“用奇胜”。吕不韦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当时,吕不韦在邯郸见过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国公子异人后,归而谓父曰:“耕田之利几倍?”曰:“十倍。”“珠玉之赢几倍?”曰:“百倍。”“立国家之主赢几倍?”曰:“无数。”
吕不韦的理财途主要是发现有潜力、价值被低估的“企业”(秦国公子异人),向其注入“风险资本”,帮助其“上市”(登基为帝),以获取巨大收益,这可以说是开创了风险投资的先河。
风险中立型
白圭,观测市场走势,抓住投资时机。
白圭(前370年-前300年),战国时期人,名丹,字圭。有“商祖”之誉。
风险中立型,它是介于风险爱好型与风险厌恶型之间的。这种理财观遵守的原则是:收益覆盖成本与风险,选择最佳的投资机会。
战国时期,大部分商人都经营珠宝生意,因为经营珠宝可以获利百倍。但是白圭却开辟了农副产品贸易这一新行业,提出“欲长线,需下谷”的经营策略。他在收获季节,适时购进谷物,再将丝绸、漆品等生活必需品卖给比较富裕的农民;而在年景不好或者青黄不接时,适时出售粮食,同是购进滞销的手工业品。当某些商品积压滞销时,白圭用 比别家高的价格来收购;当市场粮食匮乏时,白圭以别家低廉的价格及时出售。
白圭的理财观念是既保证了自己能够取得经营的主动权,获得丰厚的利润;又在客观上调节了商品的供求和价格,获得了良好的声誉。
保守型
苏轼,低风险、量入为出。
苏轼(1037年-1101年)苏轼,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在《答秦太虚书》中有过这样的描述:“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当时,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后,俸禄大减,于是他决定每月发工资后取出4500文钱,分成30堆后用绳子串起来挂在房梁上,每天早上用一枝常常的画叉挑取一串,取完之后就把画叉藏起来,这样就把每天的开支控制在150文以内。
不仅仅“节流”,苏轼还经过多方申请,从当地衙门批准得到数十亩废弃荒地,带领全家人开荒种地,做到了“开源”。
苏轼的理财观念是中国古代主流的一种理财观念,追求的是一种低风险、量入为出的资金安排。
不论是什么类型,都需要具备理财的意识。如果你想选择一款靠谱的理财产品,乡信值得选择。
乡信理财年化收益为6%
作为中和农信旗下的P2P平台,乡信理财平台自一出生就与众不同。
首先,平台是业内少有的专为农村创业者提供服务的公益理财平台。
其次,平台由中和农信全资设立,所有借款人信息均由中和农信独家推送,并负责贷款的贷前检查以及贷后管理工作。
借助中和农信业已成熟的农村金融服务网络,乡信金融为城乡个人之间的互帮互助搭建了一个稳定、安全、高效的理财平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