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机构
1
体育科学研究所
所长:元文学
副所长:孟昭莉、张钰
1.全面负责本部门的行政事务工作;
2.负责组织开展本所的科学研究工作,提升本所整体科研水平;
3.协助学科负责人组织开展二级学科建设以及研究生教育;
4.负责制订研究所发展规划、学期或年度工作计划、各种规章制度及工作总结;
5.完成学院交办的其它工作。
2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
主任:李芃松
副主任:李柏;秘书:朱焱
3
太极拳与生命健康研究中心
主任:刘立清
副主任:齐莉萍、杨树叶
4
大连市体医融合与健康工程重点实验室
主任:刘海斌
秘书:徐东
5
青少儿运动教育中心
负责人:徐坚
6
无障碍研究与发展中心
主任:李柏
7
运动健康促进中心
主任:刘海斌
负责人:王峥
8
健康促进与运动康复案例中心(筹建)
主任:
1、体育科学研究所
体育科研所是1986年由国家教育部(原国家教委)计划司、体育卫生司等四个司联合批准的科研机构,也是非体育专业院校首个体育科研机构。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有运动生物力学,生物信息监控及监测仪器的开发和学校体育实践及科学理论方面的研究等。体育科研所成立至今,先后获国家体委颁发的“飞龙奖”一项,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科技进步奖”三项,获全国第三届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一项,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于1997年获首届马约翰体育科技领先奖。压电式测力平台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自主研制开发的学生健康体质检测仪器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三项;获得国家体育总局资助奥运攻关课题三项。科研所成立以来共计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专著12部。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有运动生物力学,生物信息监控及监测仪器的开发和学校体育实践及科学理论方面的研究等。
体质健康监测与研究中心是在原体育教学部“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的基础上改建而成,是体育教学部教学和科研的一个平台。该中心设有六个功能测试区:人体成分测试区、心肺耐力测试区、骨密度测试区、人体平衡能力测试区、人体柔韧性测试区、肌力及肺功能测试区,同时中心还能够实施“国民体质健康标准”项目的测评。中心检测仪器多为国外先进水平的产品,中心的健康管理系统采用专门针对中国人群的评估软件系统,完善而又先进的软硬件条件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测试要求,能够对个体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科学、准确的评估。
我校是2007年首批12所高校体育文化研究基地之一。基地的建立就是对我校体育科研工作的充分肯定,同时也对我校体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充分抓住基地建设这一契机,进一步整合资源,完善建设规划,按照“开放、流动、协作”的方针,加强与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拓宽研究领域。同时,要充分利用这一平台的优势,积极开展体育文化的研究工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不断推动体育文化的繁荣与进步,促进我校体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基地已经承接了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10项体育总局项目。
2、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
我校是2007年首批12所高校体育文化研究基地之一。基地的建立就是对我校体育科研工作的充分肯定,同时也对我校体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充分抓住基地建设这一契机,进一步整合资源,完善建设规划,按照“开放、流动、协作”的方针,加强与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拓宽研究领域。同时,要充分利用这一平台的优势,积极开展体育文化的研究工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不断推动体育文化的繁荣与进步,促进我校体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大连理工大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获批于2007年,是国家体育总局首批体育文化基地挂牌单位,基地成立以后学校积极探索以大学体育教学部为依托,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以科研项目为牵引的组织发展模式,具体围绕更好地促进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竞技体育文化传播,国民体质健康管理等体育学科前沿问题,开展文化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工作,通过整合校内外体育资源,开展学术研究活动,发展综合院校交叉学科优势等方式,不断加快学科建设步伐,完善体育文化基地的运行体系。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基地的建立,为我校贯彻国家体育总局“推进社会主义先进体育文化繁荣与发展”规划,制定高校体育文化发展政策,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促进国民体质健康发展,提升科研教学水平搭建了良性平台。我校针对体育文化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组织运行保障制度及规章管理制度,形成了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以教授为主要成员的学术委员会组织,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凝练了以刘长春精神为引领的高等院校学校体育文化建设、中华太极拳文化传播,体育健康管理等特色研究方向,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与人民生命健康,聚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太极拳文化传播与人民健康管理前沿问题,积极探索了国内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方案,太极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方案,国民体质健康管理方案等重要研究内容。基地拥有体育科学研究所、运动健康促进中心、无障碍研究中心及多种类专业运动健康干预实验平台,为体育文化基地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科研办公场所及应用设施,作为基地成员组织学术会议,开展学术研究活动,科研项目申请等经费保障,目前,基地已获批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10项体育总局项目。基地运行情况良好,为促进我校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提升,弘扬中华竞技体育精神,提升国民体质健康管理水平提供了基地平台。
3、太极拳与生命健康研究中心
太极拳与生命健康研究中心的建设依托体育与健康学院,联合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医学部、机械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等院系,以中国传统太极拳作为科研与教学目标,传承与弘扬中国传统医学与文化,服务于人类生命健康。 太极拳与生命健康研究中心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大连理工大学交叉学科建设,促进医工交叉、多学科融合,促进校内外之间的科研合作,有利于形成更多高质量的太极拳与生命健康的研究,能够集成校内外相关学科的人才、技术优势,形成特色科研团队,提升学科交叉科技创新能力。
太极拳与生命健康研究中心成为国内最早成立的对太极拳促进生命健康的机理进行研究的科研中心,中心的建设有利于整合校内外科研资源,凝练科研方向,提升我校承担国家生命健康领域重大项目,满足国家重大需求和服务国民经济发展的能力。中心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应用现代科学的手段研究研究太极拳促进身心健康的医学机理,主要参与团队包括生物医学工程、运动康复、心理学等,用现代语言阐述太极拳的健康促进机理。从整合医学的角度全方位研究太极拳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免疫系统、姿态平衡、认知功能、情绪调节等健康促进的效果及其相关机制。
(2)人工智能+太极,主要参与团队包括人工智能、生物力学、重大装备制造等。通过机器视觉+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太极拳动作的多维度量化评估与高沉浸感训练,开发便携式智能设备,助力太极拳学习与推广的数字化与智能化。以人工智能、智能影像和生物大数据等为关键技术。
(3)太极拳与智能康复,主要参与团队包括运动康复、生物医学工程、电子信息、智能系统实验室等。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核心技术,构建能够监测人体信号、理解人体数据、临床数据的线上-线下综合健康管理及智能康复平台。加强对重点疾病高危因素的筛查和早期太极拳身心疗法干预,为合理制定疾病防控策略及智能康复提供科学依据。
(4)医工交叉临床转化研究,依托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的特色领域和学科开展太极拳整合医学的临床研究项目,研究太极拳身心疗法在慢病患者和肿瘤患者的临床补充与替代治疗方法及其机理,特别是符合国际规范的前瞻性、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效果评价与医疗质量提升研究,形成一批高质量的太极拳促进生命健康的临床指南,建立疾病规范化诊疗技术体系。
4、大连市体医融合与健康工程重点实验室
大连市体医融合与健康工程重点实验室是大连理工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的重要科研机构之一。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生物力学与生命健康、运动干预与运动康复、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运动营养与食品安全等。实验室配备了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仪器,为科研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实验室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其中包括多名教授、副教授和博士研究生。
其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涵盖人体工程学研究、生物力学研究、体育训练、动画制作、虚拟现实系统、机器人遥控、互动式游戏等多个方面。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应用为推动体医融合与健康工程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实验室成员积极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省市级各类基金项目,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包括大量 SCI、EI、CSSCI 等检索到的论文,以及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和专著等。他们还广泛开展与人体科学、医学和生物学的联合研究。该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对于促进体医融合、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实验室的研究成果不仅可以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以为企业开发相关产品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实验室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与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和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针对百姓损伤康复、科学饮食与减重、睡眠质量,体检指标异常得等问题,联合辽南地区30余家医院成立了运动康复联盟。围绕“体育+中医+康复+营养”,与大连市神谷中医医院、附属中心医院等开展合作,实现了科研成果的落地转化。
5、青少儿运动教育中心
提高青少年的体质成为社会和教育的焦点问题之一,面对青少年体能持续下降的现状,我国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提高青少年的体质,例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 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根源是要提高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参与率,让更多的青少年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国内外大量的生理学、心理学研究成果都证明了儿童阶段运动行为的教育对其一生的体育行为会产生深刻影响。
本中心关注对儿童的运动行为进行教育,让孩子学会运动、享受运动,通过对儿童(3-10岁)基本运动技能的测量评价,甄别儿童在身体运动方面存在的弱点,开展有针对性的运动干预和教育,使更多的孩子具备基本运动技能,为他们将来从事运动项目学习打下基础。
本中心开展的科学研究包括儿童基本运动技能评价工具的开发、不同运动项目体能指标的测试评价、儿童体适能的测量与评价等。
6、无障碍研究与发展中心
大连理工大学无障碍研究与发展中心成立于2021年,是全国仅有的几所高校无障碍科研机构之一。本中心充分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战略,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解决无障碍环境建设相关问题。中心拓展了国内无障碍研究在运动健康领域的研究范畴,是全国首个无障碍建设与健康促进、运动康复、运动人体学科为主题的研究中心。中心以体育与健康学院师资力量和科研平台为基础,结合医学、电信、机械、光仪、建艺等工科专业优势,从社会科学类、肌肉骨骼康复类、体质健康类及运动辅助器具类等4大方向的19个专题开展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已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和实用新型专利1项。目前中心正在积极筹备加入中国残联的智库单位,希望在中国残联的引领和指导下,为残疾人健身和健康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7、运动健康促进中心
运动健康促进中心隶属于体育与健康学院,是专门针对全校教职工开展健康体适能评估、运动科学知识普及以及科学健身指导的学术机构。该中心能够依据评估结果排查身体亚健康隐患,并制定运动处方,以指导教职工进行科学运动。自其成立以来,已先后投入 200 多万购置了一系列安全、无创且属于国际主流的检测设备。
该中心承担着全校教职工体质健康检测与促进的重任,目前所涵盖的主要检测项目包括体成分、骨密度、血管机能、心肺耐力、肌肉力量、身体柔韧性、糖尿病风险评估等。在测试完成后,中心会提供纸质版报告,并负责对每位教职工的测评结果报告进行一对一的详细解读。同时,为每位教职工开具个性化运动处方,以引导其进行更科学、更精准的运动。此外,中心还负责为教职工在运动健康领域所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答疑解惑,致力于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迄今为止,该中心已为数千名教职工提供了健康体适能测试服务,对教职工的医疗体检形成了有效的补充,切实解决了教职工的实际问题,从多方面提升了教职工的体质健康水平。
运动健康促进中心还定期面向校内师生开展健康科普知识宣传活动,为师生的健康保驾护航。刘长春运动与健康科普讲师团队由我院相关资深教师以及校内外相关专业领域的教授专家共同组成。该团队积极开展运动与健康知识的传播工作,着力培养师生的健康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进而促进心理健康。
目前,运动健康促进中心由一名专职教师和十余名运动人体科学方向的研究生组成,他们负责中心的日常检测工作以及日常运营。
8、健康促进与运动康复案例中心(筹建)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