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绘本导读】系列-第371号
一个移民女孩的美国梦——《乘风破浪》导读
阅读推广人 石头
说明:
1、这是一个对经典绘本深度解读的公众号,已累计发文在三百篇以上。
2、查找是否有您想阅读的文章,可以从历史消息中输入您想要的书名搜索即可。
3、如果您喜欢本公众号,先点击上边蓝色的“经典绘本导读”再点击“关注”。
4、本导读的宗旨是为亲子阅读而努力、为父母深度掌握绘本精髓而奉献。
一、内容简介
杰西和奶奶居住在东欧一个贫穷村庄的小房子里,她们相依为命。可有一天,13岁的杰西被拉比选中去美国生活,这意味着她要离开奶奶,独自一人坐船去美国。杰西和奶奶的心都要碎了,可她们不得不分别。杰西能适应美国的生活吗?她们还能再见面吗?
二、绘本信息
书名:乘风破浪(WhenJessie Came Across the Sea)
文:[美]埃米·赫斯特
图:[爱尔兰] P.J.林奇
译者:魏怡
适读年龄:4-9岁(仅供参考,并非绝对)
奖项: 1997年荣获凯特·格林威大奖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3月
三、绘本导读
【封面】
解析:
书名《乘风破浪》中文字有浪花的变形,更好的体现出轮渡的出行方式。上面是英文书名《When Jessie Came Across the Sea》直译为《当杰西横渡大海时》,显然《乘风破浪》更具气势。
乘风破浪成语来源出自《宋书·宗悫传》记载,悫年少时,他的叔父问他的志向,他回答道:“愿乘长风破万里浪。”表示自己志向远大。后用以比喻不畏艰险,奋勇直前。
伏在船舷上的小女孩是主人公杰西,侧面为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她到达了美国。杰西眼神很专注,脸色很凝重,她知道这就到了梦想中的美国。
这是内文中的一个插页,足可见就是这个页面连接这杰西的过去与未来,成为封面可见代表性。
这是一本集历史、地理、经济学于一身的绘本,对于读者而言经历就是最好的老师,预见是最好的准备,努力是构建最好的自己。
这是一本“格林威大奖”绘本,1997年荣获凯特·格林威大奖。
英国凯特·格林威奖(KateGreenaway Medal)成立于1955年,目的是为了纪念十九世纪的儿童插画家凯特·格林威(Kate Greenaway)女士,用意在拔擢优秀的插画艺术家,同时提升绘本的水平。该奖下设“格林威大奖”、“最佳推荐奖”和“荣誉奖”三类。
图中手捧绘本的小男孩就是“格林威大奖”的标识之一。
【附书名页】
解析:
一个有蕾丝衬里的小银盒,一直都珍藏着妈妈的结婚戒指。这是仅有的对妈妈的思念之物,蕾丝是主人公看家的本领,当然就要献给妈妈。
【扉页】
解析:
扉页是一个整体的画面,自由女神像赫然其中,远处隐约看到帝国大厦周围的建筑,天空弥漫着白云,这就是美国的纽约。
自由女神像,又称为自由照耀世界(Liberty Enlightening The World),是法国在1876年赠送给美国的独立100周年礼物。美国的自由女神像位于美国纽约州纽约市哈德逊河口附近,是雕像所在的美国自由岛的重要观光景点。
女神右手高举象征自由的火炬,左手捧着刻有1776年7月4日的《独立宣言》,脚下是打碎的手铐、脚镣和锁链。她象征着自由、挣脱暴政的约束,在1886年10月28日落成并揭幕。这座雕像成为自由和美国的标志,这是来自国外的移民的欢迎景象。
【第1画面】
原文:
从前,在离这儿很远的一个贫穷村庄里,有一个房顶倾斜的小房子。房子里放着两把椅子,两张窄窄的小床和一个铺着精致蕾丝桌布的桌子。冬天,清汤放在大火炉上加热,房子也被烤得暖呼呼的。
杰西和奶奶就住在这里。她们有一只名叫米妮小姐的瘦奶牛和一小块儿花园。花园里到处都是胡萝卜,有时冒出个土豆。
很久以前,爸爸妈妈在杰西还是个婴儿的时候就去世了。她一直都珍藏着妈妈的结婚戒指,将它放在一个有蕾丝衬里的小银盒里,时不时拿出来试戴一下。
解析:
一个贫苦的家庭,爸爸妈妈在杰西还是婴儿的时候就去世了,这给年迈的老奶奶造成了灭顶之灾。
破旧的小房子,就连奶牛都是瘦瘦的,远方排列整齐的房子显得更坚固、更漂亮,两者的差异是这祖孙俩生活困顿的体现。
文字是由一个画框镶嵌而为的,显得更严谨。这种方式在故事中共出现了三次,还有到达美国和结尾的两次,这凸显其厚重。
这是一个很久远的故事,没有确定的时间。离着很远的一个村庄,道出村庄的偏僻。离哪很远呢?不知道。
简陋的房子里只提到有两把椅子、两张窄窄的小床和一个铺着精致蕾丝桌布的桌子。这是她们必须的用品,没有多余的家当。
还有一头瘦奶牛,看到几只母鸡,和一口辘轳井。井的四周是花园,里面到处都是胡萝卜,有时冒出个土豆。
一棵大树滋养着全家人,这是生命的象征。叫米妮小姐的瘦奶牛也被拟人化,成为她们家庭的一员。
大孩子一样的杰西,担起了家里的家务劳动,晾晒衣服,勤勤恳恳。奶奶瞩目的眼神充满了爱意。
蜿蜒的小路是通往村庄的通道,这也赋予给杰西一家以生气。
【第2画面】
原文:
早晨,村子里的男孩子都去拉比那里上课,奶奶也坚持让杰西去上课。吃完晚餐,杰西大声地读书,在灯下练习写字。奶奶在一边缝花边,挣来的硬币都放在桌子上的罐子里。
“奶奶,现在该您读了,然后再临摹我漂亮的字。”杰西喜欢当老师的感觉。
“我?要读和写?”奶奶不以为然。
“谁知道呢,说不定什么时候,您可能想读东西,”杰西说,“您可能还想写东西呢。”
于是,奶奶给杰西看怎么缝花边。
可杰西不愿意,她囔囔道:“我为什么要学啊?”
“谁知道呢,说不定什么时候,你可能想缝东西,”奶奶回答说,“你可能还想赚些钱呢。”
解析:
拉比是犹太人用作尊称的词,是老师也是智者的象征,指接受过正规犹太教育,系统学习过《塔纳赫》、《塔木德》等犹太教(Judaism)经典,担任犹太人社团或犹太教教会精神领袖或在犹太经学院中传授犹太教教义者,主要为有学问的学者。
显然这是一个犹太人的家庭和聚集点。
犹太人有一句俗语:教育好一个女孩子,就相当于教育好一个民族,甚至是一个国家。因为女孩是未来的母亲,母亲担当教育孩子的重任。
看的出早年的犹太人也存在男女教育的差异,但杰西的奶奶却懂得教育的重要性,坚持让杰西接受教育。
杰西用学来的知识再教奶奶,她们相互促进互为老师,为日后的生活做着准备。这里蕴含着不但会读而且要会写,会写这里埋下了一大伏笔。
杰西教奶奶读书写字,奶奶则把绣花边的技巧交给杰西。
这里奶奶有很高的前瞻性,当杰西不愿学缝花边时,体现出奶奶的坚持和预见。
学知识和用技能赚钱很好的体现在这个页面中,而这就成为日后祖孙俩得以闯荡的看家本领。
杰西教奶奶读写,可以看出奶奶沉重的表情和紧蹙的眉头。奶奶教杰西绣花边就自然轻松多了,反之杰西就缺少了笑容。
可以看到针线盒包、装花边的木箱和花边、装扣子一类的瓶子和一些必要的工具。点亮着油灯下,头与头并在一起,奶奶花白的头发和皱巴的皮肤与杰西褐色的秀发和充满弹性的皮肤形成强烈的对照。
【第3画面】
原文:
在一个夏末的傍晚,拉比把村子里的人召集到犹太教堂。他对大家说:“从美国传来悲伤的消息,我的好兄弟莫迪凯,去世了。”
村民们叹着气,摇着头说:“愿他能安息。”
“在他去世前不久,给我寄了一张去美国的票。”拉比顿了顿,接着说,“他是想让我们团聚啊。”
“美国!那可是乐土啊!”大家异口同声的地说。
“可是,唉!”拉比叹了口气,“我是拉比,怎么能离开这个村子呢?怎么能离开我的人民呢?”
他举起双手说:“必须有人替我去美国,一个被我选中的人。”
解析:
一个坏消息从太平洋的另一头传来,拉比的好兄弟去世了。同时一个好消息也引炸了村子里的所有人,一张去美国的船票让拉比把村民们召集在一起商量对策。
拉比的叹气“可是,唉!” 看出拉比也想去美国,但肩上的责任让让他难以成行。这凸显出拉比的品德和责任感。在享乐面前,作为拉比做的很正确,找到一个替自己前行的人摆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美国是一片热土,一个乐园,谁都想离开贫穷的村庄到美国去享乐。
拉比手拿船票这是一个铁的事实,吃惊的眼神和贪婪的欲望刻在每一个村民的脸上。
天空中晚霞的余光照亮了前来的村民,也照亮了犹太教堂深红色的建筑。
黄色让人充满了希望,红色激发出人的激情和欲望,黄色与红色的组合是一张船票的反应。
教堂前村民占了三分之二的跨页,体现出拉比的号召力和村民的热情。
【第4画面】
原文:
夜已经很深了,可还是有很多村民来到拉比家。
“拉比,请您听听我的理由!我很强壮,一定要选我去美国!”
“拉比,请您听听我的想法!我很聪明,一定要选我去美国!”
“拉比,请您听听我的逻辑!我很勇敢,一定要选我去美国!”
拉比一边听一边想,这些人真是能吹牛啊!他告诉村民们:“你们都回家吧,今晚我会寻求上天的旨意,明天选出一个人来。”
解析:
点点灯光,袅袅炊烟,片片瓦片,道道印记,天色沉睡了,村民却沸腾了。一些膨胀的村民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欲望,使出种种技俩纷纷来争这个名额。
我很强壮、我很聪明、我很勇敢……纷纷亮出自己的底牌,尽管不一定是这样。
夜幕下陆续赶来的村民,谁都想去美国。两个男人摩拳擦掌,旁边的女人察言观色,墙角的后来者蓄势待发。而屋中的拉比打着手势,拉比能够看穿这些人的技俩,告诉前来索要的村民自己的底线,他以寻求上天的旨意,来化解这突如其来的困惑或矛盾,让他们回家等待。
一个人做人与做事的能力在于日常的表现,也就是说往日的行为能够看穿一个人的品行,而不在于利益面前的争宠。而秉承公道就成为衡量一个领导人的一把尺子,两把利剑同时摆在人们的面前。而从中我们学会做人做事的底线与原则。
【第5画面】
原文:
第二天一早,杰西和奶奶来了一位访客,正是拉比。他宣布:“我决定让杰西去美国,我兄弟的遗孀,她的名字叫凯,在纽约一家服装店。杰西能帮助她缝东西,还能安慰她。”
杰西的双手颤抖起来。美国?离奶奶那么远!她咬住嘴唇,绝不能在拉比面前哭。“别让我去!”她心想。
“您肯定是对的。”奶奶平静地对拉比说。噢,可是她的心都要碎了!亲爱的杰西,要一个人坐船去美国了!她心里舍不得,可理智告诉她,杰西一定要去。
解析:
拉比以坚定睿智的眼神和镇定自若的态度,摊开双手亮出了自己的决定,杰西成为全村庄的幸运儿,这取决于杰西的缝纫技巧,奶奶的预见应验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杰西明亮的眼神充满了惊喜、颤抖的双手源于激动,内心说“别让我去!”是出于离奶奶那么远!并非不想去,紧咬的嘴唇极力克制情绪的波动。可以看出杰西内心是矛盾的,她还小没有出过远门,甚至不曾迈出家门,她内心有强烈的恐惧感,但又觊觎美国富饶的世界。
奶奶的表情太沉重了,有些凝重和伤感,她低下头不敢看拉比,她知道杰西想去美国,她知道杰西要离开她,她知道自己要孤独面对生活。
奶奶紧紧抱住杰西代表她不愿意让杰西离开自己,杰西抱住的鸡蛋筐暗含杰西能够帮助到自己,长大的杰西是自己陪伴。
但理智告诉奶奶,杰西应该去、一定要去,这是改变杰西的一次难得的机会。
奶奶想到这些,内心变得平静起来,可她的内心早已碎了。她唯一担心的是杰西一个人坐船去美国的安全。家庭和信仰贯穿在这个移民故事里,简单的文字勾勒出令人心碎的思念之情。
绘者的水彩画和水粉插画,营造出温暖色彩和必要的细节。用色柔和,展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水彩画依靠水的稀释来减弱其色度, 画面越亮的地方, 用水越多, 用色越少, 空出的白纸的颜色是画面的最亮处。
水粉画的两种表现形式之一是接近油画的表现形式,可以通过用色较薄、多层覆盖, 产生水彩画那样的水色交融、色彩斑斓的效果, 同时又有一定的浑厚感。
【第6画面】
原文:
一个星期很快过去了,又过了两个星期。奶奶为杰西准备好了去美国的东西。开船的那天早上,雨下得很大,海天相接,分不清界限。“去美国吧!好东西在那等你。”奶奶向杰西保证。
杰西站在栏杆旁,在风雨中使劲抓住帽子。她脚边放着一个小箱子,里边装了几件朴素的衣服和一些蕾丝花边。杰西口袋里装着那个由蕾丝衬里的小银盒,不过妈妈的结婚戒指却不在里面。
“奶奶,请帮我保管好戒指。”她和奶奶吻别时低声说。
“奶奶!”她哭喊道。可是船已经离开码头,进入航道,驶向了大海。岸上人们的雨伞在雾气里渐渐模糊,雨打在杰西的脸上,顺着衣领滑了下去。
解析:
杰西带走了那个由蕾丝衬里的小银盒,这是她糊口的工具和生活的保证。却把妈妈的结婚戒指却留给了奶奶,这为日后奶奶赴美提供了契机,这是一种纽带。
奶奶站在岸边挥舞着手恋恋不舍地送走杰西,海浪拍击上岸,不曾让奶奶后退半步。
杰西的客船已经离岸,已经看不到杰西的身影,在雾气里渐渐模糊,但奶奶依然挥手不舍。
海天相连、雾气重重、帆船林立、海浪滔天、雨打海面,在这样一个糟糕的日子,最能拍击分离人的苦痛,弥天雾水、茫茫海洋,给杰西的旅途投下了阴影和不确定的因素,也给离别增添了一份记挂和担心,给奶奶增添了一份别离的忧虑。
奶奶用她大半辈子的经历向杰西保证,美国绝对是一个值得向往的地方,给离别的杰西内心一丝的安慰和鼓励。
“奶奶,请帮我保管好戒指。”这是亲情的纽带,把戒指留给奶奶,也就把年幼的杰西的内心留给了奶奶。
文图的补充最为恰当,我们看不到杰西的画面,只看到模糊的影影绰绰的影子,文字的补充让我们看到杰西的行为。
【第7画面】
原文:
过了一会儿,她坐在箱子上哭了起来。乘客们都可怜这个长着褐色头发、脸上有姜色雀斑的小女孩。可他们能做什么呢?大家忐忑地挤在一起取暖,说着陌生的语言,他们能为杰西做什么呢?
船向西航行了好多天。
刚开始的那几天,一路上狂风暴雨。杰西卷缩在一个垫子上,病的吃不下,也睡不着。她思念在小房子里的奶奶,也许她正独自一个人喝着汤。
解析:
画面中心突出的船甲板,杰西黯然神伤地卷缩在地板上,来自四面八方,说着不同国家的语言的大人们焦虑地看着这个孤单的小女孩。但都没有伸出手,一是陌生,二是不知道如何去做。,他们面对杰西痛苦的表情,也是无可奈何。
左下角一个穿大衣的男孩也投去关爱的目光,这里男孩是故事的一个埋伏点。
文字中描述杰西是一个脸上长有姜色雀斑的小女孩,外国人普遍认为小麦色是最健康的肤色,而中国人则认为一白遮百丑,同理,在欧美文化里,雀斑是被上帝祝福的标志,所以有一些小雀斑,在外国人看来,大部分会觉得非常可爱,是上帝给他们留下的一种美丽,并且很珍惜。
人在孤独时最想到的是亲人,杰西脑海中出现奶奶的形象和行动。
我们看到在船舷上,一个呕吐的乘客正在两个同伴的帮助下,吐尽一路的酸楚。
这里有年幼的孩子,年迈的老人,他们都怀揣着不同的梦想。但在巨大的轮船上,面对汹涌的大海,每个人又都是渺小的。
每个人的心情就如同阴沉的天气,不知摆在面前的梦想是否能实现。
【第8画面】
原文:
第四天早晨,太阳出来了,乘客们终于不用湿淋淋的了。他们打牌、唱歌,有时还吵上几句。不过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聊天,交换故事和梦想。那是关于美国的梦想,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街道都铺满了黄金。
杰西开始用缝东西的方式来打发时间。她摸着柔软的花边,就像再一次摸到了奶奶。
一个长着杏仁眼的小女孩爬到了杰西腿上,她们一起唱歌,玩手指游戏。杰西在小女孩朴素的衣服上,缝了一个小小的心形口袋。杏仁眼的小女孩高兴地跳起舞来。
一个衣衫破旧的老太太走过来,杰西在她的领子和袖口缝上花边。没一会儿,破旧的衣服变得华丽起来。
解析:
晴朗的天气让乘客们湿漉漉的心情转暖了,他们开始打牌、唱歌、聊天,甚至还打起了嘴仗,谈起了自己的故事和梦想。
从画面中看到大人和孩子脸上都泛起笑容,他们围在一起有说有笑,这无不和他们心中的梦想,那铺满了黄金的街道有关。
幻想中的美好生活让他们暂时克服路途的劳累和困难,杰西唯一可打发时间的是缝花边,那里有奶奶的预见和身影。
看杰西给老太太破旧的衣衫缝上花边,衣服马上变得华丽,让杰西高兴地堆满笑容。从中可以看到自己的价值和存在,也让老太太得到从未有的欢笑。
还是那个小伙子两次出现在画面中,且越发靠近杰西。
【第9画面】
原文:
鞋匠的儿子路易斯,站在一旁看杰西做针线活。
“你好。”他摘下帽子问候道。
杰西点头微笑。
路易斯从他有裂缝的箱子里拿出几块儿皮革,给婴儿缝了双鞋。当妈妈给胖胖的婴儿脚穿上鞋时,他却哭闹起来。
这一次,杰西笑出了声。
过了一会儿,路易斯和杰西走到甲板上交谈。船在浩瀚的海面上摇摆颠簸,他们一起分享黑面包。
解析:
这是他们第一次用语言交流,之前出现过两个同框的画面,让他们彼此有了好感和认知。
杰西面对路易斯问候,表现出对杰西的好感,而杰西只是微微点头,表现出女孩特有的矜持和礼仪。
而路易斯给陌生孩子献上自己缝制的鞋子,一是路易斯有生活的技能,二是有一片爱心,这和杰西给老太太缝花边一样都愿意帮助他人。
婴儿脚穿上鞋时的哭闹声让杰西觉得很好玩而笑出声来,瞬间尴尬的情景得到了缓解。
杰西的两次笑,让杰西接纳了路易斯其人,这直接导致他们甲板上的交谈,并分享着食物。
旅途上的困顿和付出,让他们互相建立起了信任,这为日后彼此的走进奠定了基础。
这个甲板上的会面就像是一部大片的一个经典的恋爱镜头,面对波涛滚滚的大海,和从乌云中钻出的太阳,他们彼此敞开了心扉,就像是温暖的阳光,他们在无人打扰的甲板上分享着自己的梦想。
这本书完美地传达了移民经历的勇气和希望,为孩子开阔了视野,让孩子了解到,那个时候许多年轻男女不得不经历一些事情。他们离开家园,穿越海洋,为了获得更好的机会和生活。
【第10画面】
原文:
在一个晴朗的秋天,船驶过自由女神像。到美国了!没有人讲故事,也没有人争吵,婴儿们也都安静下来。就连那些年纪最大和晕船最厉害的乘客,都站在栏杆旁,看,美国!
在那里,纽约的高楼能碰到天空!
奶奶!杰西想。
要是您能看到这一切就好了!
解析:
从夏末到秋天,杰西不知经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在一个晴朗之日,看到了自由女神像,来到了美国。
由于自由女神像恰在航线的附近,进出港口的旅客都可以望见。当海轮驶入上纽约湾内时,由于海面的曲度,此时船上旅客尚不能望见纽约市内高楼,而首先映入眼帘就是这座巨大的雕像。雕像手握火炬、向空中高高举起,目视前方,姿态优美。尤其是夜间,火炬内的灯光通明,加上从小岛地面射向巨像的探照灯光,使自由女神雕像更为清晰、壮观。同样,当海轮驶离市区码头时,也要在她旁边经过。此时,虽然距雕像较远,但由于雕像有高大的基座,依然依稀可见。自由女神像已成为船舶进出纽约港的一大景观。
这里出现了本书的第二个文字框,只因这是一个庄严的时刻,一个他们梦想得以实现的时刻。
看到船驶过自由女神像,所有人都震惊了,不管是年纪最大和晕船最厉害的乘客,不管是懵懂的孩子,他们一齐久久看向远方,他们甚至不敢相信纽约的高楼能碰到天空!
杰西此刻心里依然装着奶奶,要是奶奶能看到这一切就好了!
这个画面被当做封面,这也是杰西人生重要的转折点。
这里存在的历史知识手到擒来,为什么人们选择移民,美国的地图在哪里,犹太人有那些传统,都是亲子阅读的关键点。
【第11画面】
原文:
船停靠在埃利斯岛。接下来是办理入境手续。人们排队等待、检查;继续等待、办理手续;再等待,然后回答问题。
“你叫什么名字?”“杰西。”
“你多大了?”“十三岁。”
“你结婚了吗?”“没有。”
“你的职业是什么?”“我缝衣服。”
“你能读和写吗?”“能。”
“你生病了吗?”“没有。”
“杰西!”一个头发亮泽的女人从人群里挤出来。“你可以叫我凯姨。”她的声音温柔、甜美。然后拥抱了杰西。
路易斯去哪了?凯姨说着话,杰西却在想,他忘了和他说再见。
解析:
埃利斯岛是一个人工岛,位于美国上纽约湾。埃利斯岛被视为美国移民的象征,是美国移民的标志性地标,岛上建有移民历史博物馆。据估计,现在40%的美国公民中,至少有一位祖先是从埃利斯岛进入美国的。
这里可以和孩子普及当今美国入关的程序与当年程序的变化对比。
杰西办好了入境手续,被一个叫凯姨的接走了。可情急之下还没有忘掉路易斯,而隔离通道另一侧,从路易斯焦急的神态中也没有忘记杰西。只是无情的隔离带让彼此有好感的一对男女分开了。
从杰西在人群中寻找的目光中,我们感受到这即是一种礼节也是一种朦胧之爱。
杰西受到一个温柔、甜美女人的接站,这让周围的乘客大为羡慕。这些人都是到美国来寻梦的,都是孤单一身,这让他们无比的羡慕。
杰西的入关号是18号,路易斯前的女士为16号,路易斯是17号吗?分别就在偶然的一瞬间,这会让他们失之交臂吗?
【第12画面】
原文:
凯姨住在纽约下东区。她的房子在三楼,厨房有一个浴缸,客厅就是服装店。
亲爱的奶奶:
我想您了。凯姨带我参观了整个城市。真希望您也能看到街上的手推车、商店还有飞驰而过的电车。但是美国的人太多了,街道不是黄金铺成的,也没有奶牛。凯姨给我买了一份装在桶里售卖的泡菜。明天,我要开始帮她缝衣服了。 爱您的杰西
杰西选了客厅靠窗的黄色椅子,坐在那里缝东西,光线刚刚好,而且她还能看到街道。最重要的是,杰西喜欢缝东西。她能缝出好看的衣领、袖口和精致的腰带。凯姨每周五给杰西三个硬币,杰西把硬币都放在一个罐子里。
解析:
杰西有了一个理想的落脚点,她能看到窗外的街道,这是她与外界的交合点,也暗示她和外界的联系。
窗外的街道是一个小市场,这和我们的老小区没有什么两样,这样该是100多年前的美国,被誉为街道铺满黄金的城市。这对来自贫困乡村的杰西来说已经是天堂了。
杰西能够积极乐观面对挑战,故事让我们看到开启新生活的勇气和希望。人成长到一定年龄会独自面对一些挑战,能像杰西一样,积极乐观地迎难而上吗?能很快调整好心态,投入时间和精力直面挑战吗?
文中还以书信的形式连接着亲情,让远在家乡的奶奶对自己的生活放心,更是寄托思乡思人的情感。
杰西的工作就是她喜欢的缝花边,她能缝制出好看的衣领、袖口和精致的腰带。这在那个工业化前的时代是很受欢迎的。
每个人都要有生活的本领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即使不懂通过不懈的学习也要得到。
家庭和信仰贯穿在这个移民故事里,简单的文字勾勒出令人心碎的思念之情。
【第13画面】
原文:
一天下午,杰西为了好玩,在剪裁板上,把蕾丝胸衣缝在一件朴素的白裙子上,还在袖口别上蕾丝。
凯姨感叹道:“多么漂亮的新娘礼服啊!”
艾米丽·利维小姐这天正好在店里逛。“噢,我正好要结婚了!这条裙子可以给我吗?”
这件婚纱太漂亮了。艾米丽的表妹瑞秋·卡茨也想要一件一模一样的,留给自己结婚时穿,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新娘们就挤满了凯姨的客厅。
解析:
这是一个展示杰西技能的画面,无意中或者就是为了好玩,在一件朴素的白裙子上发挥了创意而成为一件漂亮的新娘礼服。
无意中赢得了凯姨的认可和一个个爱美女孩子们青睐。
杰西是努力的,也是幸运的女孩!带给孩子正能量了!
【第14画面】
原文:
“你得去上学,”一天凯姨说,“在美国,每个人都说英语,我的杰西也要会说英语。”就这样,杰西早晨去上学。A,Apple,苹果。B,Boy,男孩。C,Carrot,胡萝卜。英语真难学!
亲爱的奶奶:
我特别想您。这儿有一个图书馆,里面放着一排一排的书,我想把它们都读完。星期天,我在街上走很长时间的路,也不会迷路了。这里的公园开着五颜六色的花。爱您的杰西。
解析:
从内容介绍中说到杰西来自东欧,语言成为杰西拓展业务和更好生活的障碍。于是在凯姨的倡导下,杰西从英语单词开始学起。
看得出对14、5岁的杰西来说学的很吃力,但认真纠结的表情,一丝不苟的态度,大部头的词典暗示对杰西来说,困难都是暂时的。
对面的大楼是图书馆,在给奶奶的信中,看出杰西的毅力和决心,以至上街都不迷路了。
杰西从不懂英文到知学会用,这离不开她的坚持与勤奋,从缝小小的花边,再到缝制衣服,杰西慢慢长成了期望中的自己,好习惯离不开坚持,全文没有强迫性的语言,温馨可人的言语让孩子明白成长中最可贵的东西。
作者用两个画面以点带面概括地阐述了杰西绣花边和学英文的过程,杰西的本性是喜欢的要做到完美,不懂得必须学会。这也是她赢得信任、掌握知识的根本原因。
【第15画面】
原文:
杰西学的英语越来越多,缝的花边也越来越漂亮。三年过去了,她现在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女。
在寒冬三月的一个星期天,杰西来到第五大道,走进公园。树上盖着刚下的雪,人们滑着雪橇,沿着山丘忽上忽下,杰西坐在长凳上,看到一个年轻人的帽子被风吹掉了。
她笑出了声,年轻人转过身。路易斯!杰西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是路易斯,她在轮船上结交的朋友!杰西挥了挥手,鞋匠的儿子路易斯也朝她挥手。他本来可以摘下帽子打招呼的,可帽子已经被风吹跑了。
下一个星期天,他们又在公园的长凳上相遇了。在那以后的星期天,也是这样。
解析:
故事到了后半段,我们才晓得杰西的年龄和到美国的时间。
三年来让杰西更多地掌握语言,缝的花边也越来越漂亮。三年对一生来说很短,显然杰西没有虚度。
离开故土、离开亲人,一个13岁的孩子在陌生的环境,靠自己的努力,赢得了一片天下。这无形中给我们的孩子一个警示,人的能力是无限的,只要自己努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这本书为孩子开阔了视野,让孩子了解到,那个时候的许多男女不得不经历的一些事情。他们离开家园,穿越海洋,为了获得更好的机会和生活。
在一个天寒地冻的下雪天,杰西在第五大道的公园里邂逅了路易斯。
第五大道是美国纽约市曼哈顿一条重要的南北向干道,南起华盛顿广场公园,北抵第138街,位于曼哈顿岛的中心地带。第五大道上景点众多,由南至北有帝国大厦、纽约公共图书馆、洛克菲勒中心、圣帕特里克教堂以及中央公园等。
杰西走进的应是华盛顿广场公园,我们在森林的尽头依稀可以看到纽约公共图书馆和后面的帝国大厦的身影。
诺大的广场公园内被皑皑白雪覆盖,树林深处大家都忙于运动,或爬犁、或滑雪、或舞蹈、或驻足休闲。杰西就是坐在一条长凳上,邂逅了路易斯。杰西简直不敢相信,分别三年后在此相遇。此时的杰西已经变成一个婷婷少女,从装束到装饰都已经今非昔比了。显然是从图书馆借到书而休憩于此。
从杰西飘动的围巾看寒风凛冽,让路易斯的帽子不翼而飞,更是省了脱帽的礼节。可我们没有看到路易斯的帽子飞到哪里去了呀!
从此刻开始,怀春的杰西开始了男女情谊的萌发。
【第16画面】
原文:
亲爱的奶奶:
我有一个特别的朋友,他能用皮革做出非常结实的鞋子。他的名字叫路易斯。奶奶,我保证,您一定会喜欢他的。爱您的杰西。
一天晚上,杰西去见路易斯的父母、弟弟和三个妹妹。她带了一篮子面包,篮子里铺着一块蕾丝布。她要回家时,两个年龄小的妹妹都哭了。
路易斯站在房子外面的楼梯上问杰西:“你能嫁给我吗?”
“好啊,”杰西微笑着握住路易斯的手。
解析:
从给奶奶的信件中,看出16岁的杰西已经喜欢上路易斯了,更是见了路易斯的父母和家人。杰西带去的蕾丝布让路易斯的两个小妹妹喜欢至极而舍不得让杰西离开。
显然,杰西优雅的体态、优越的技能、周到的礼节赢得了路易斯家人的爱戴。
路易斯求婚的成功让杰西不在孤单,而有一家人背后的支持。
【第17画面】
原文: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杰西从早到晚缝着花边。几个月过去了,杰西还是缝啊缝。终于有一天,罐子里装满了硬币,她把这些钱交给一个卖票的人,说道:“我要给奶奶买一张来美国的船票。”
杰西每天都冲下三楼,查看邮箱有没有来信。终于,在一个微风轻拂的日子里,信来了,信上的笔迹歪歪扭扭,杰西知道,每一个字都是奶奶亲手写的。
亲爱的杰西:
我把票缝在大衣里,和村庄告别。拉比会照顾我们的米妮小姐。爱你的奶奶。
解析:
三年多来,杰西节省每一块硬币,就是要给远在家乡的奶奶赢得一张船票。作者用了“终于有一天”可见杰西的坚持与韧性。奶奶也将循着杰西的足迹踏上来美的轮船。
整个故事采用写实的手法,让主人公更加走进读者心中,也更加容易让读者接纳和理解。
作者还采用拟人的手法,把杰西家那头瘦瘦的奶牛成为米妮小姐,可见奶牛已经成为她们的一部分了。
从奶奶歪歪扭扭的字迹看,杰西教奶奶的读写也派上了作用。艺多不压身就是这个道理。
挣钱不易,且用且珍惜。杰西为了帮奶奶买一张来美国的船票,攒了很久很久的钱。和孩子一起讨论,如果让他策划一次游玩或旅行,预算是多少,用在那些地方,挣钱的方法有哪些,你会攒钱吗?富人和穷人的生活差异在哪!
【第18画面】
原文:
奶奶坐的船在清晨抵达纽约港。雨下的很大,海天相接,分不清界限。奶奶比杰西记忆中的样子更老,更虚弱。她们紧紧相拥了很长时间。
“我漂洋过海给你带了个东西。”
奶奶轻声地说着,然后把杰西妈妈的结婚戒指放在她手里。
祖孙俩一起回家,一场盛大的婚礼即将开始。
解析:
最后一个画面,在纽约港依旧是大雨磅礴,和杰西在家乡登船一样,雨承载着思念和亲情。
分别三年后的奶奶更老、更虚弱,没有杰西陪伴的日子,奶奶一定很艰辛,思念之情也给奶奶一个不小的撼动。
奶奶很哀伤,杰西很愧疚,但彼此心心相印终于走到了一起。
对数百万的移民来说,作者写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故事。插画精美,用色柔和,展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妈妈的戒指无形中是连接的纽带,隐含的婚礼让故事更加简约。
【封&底】
解析:
封面和封底是一个整体的画面,取材于内页来到美国的一瞬间。这是一个淘金的过程,一个美满的时刻。
四、作者信息
[美] 埃米·赫斯特,生于1950年,是美国著名童书作家,曾获得波士顿环球报号角图书奖和三次克里斯托弗图书奖。她写的书被翻译成15种语言,畅销全球。代表作有《乘风破浪》(凯特·格林纳威奖)和《晚安吻》。
[爱尔兰]P.J.林奇,1962年出生于英国北爱尔兰,是一位备受赞誉的插画家,他创作出许多备受瞩目的书籍,曾荣获鹅妈妈童书奖、克里斯多斯奖、两次凯特·格林纳威奖和三次克里斯托弗图书奖。他还是第四届爱尔兰儿童文学奖得主。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