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可谓中国的体育发展与健康教育收获之年。
在2月举行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中国代表团以9金4银2铜的成绩,创造了冬奥会历史最佳战绩。与竞技体育交相辉映的是中国冰雪运动实现了申办北京2022年冬奥会之初提出的“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承诺。
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这是对全民健身运动和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最新指导和要求。
2022年,持续不断的疫情对我国教育尤其是学校体育与健康工作提出了挑战。各级各类学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取得了抗击疫情的初步成果,居家科学健身方兴未艾,体育与健康工作高度融合,增强体质成为抗击疫情的“良方”。
体育法和体育与健康课标的重新修订,将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引向“为人的全生命周期健康发展服务”。6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提出,“将青少年和学校体育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从学校延伸至行政部门、社会组织甚至各个家庭”。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工作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阔步走在全面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大道上。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造福亿万青少年
作为首届从申办、筹办到举办全过程践行《奥林匹克2020议程》的奥运会,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不仅向世界奉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盛会,更在多个领域留下大量遗产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既有场馆设施等物质遗产,也有文化和人才遗产,这些都是宝贵财富,要充分运用好,让其成为推动发展的新动能,实现冬奥遗产利用效益最大化。”
中国代表团在北京冬奥会上实现了对历届冬奥会金牌总数和奖牌总数的全面超越,中国冰雪运动以点带面,推动了全面普及。数据显示,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到3.46亿,居民参与率达到24.56%,实现了令世人瞩目的“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指出:“哪怕这三亿人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成为专业的冰雪运动从业者,未来全球冰雪运动也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格局。”
中国冬奥代表团的优异成绩将激励一代人,带动更多中国人尤其是青少年参与到冰雪运动中去。
“‘让奥林匹克点亮青年梦想’是北京冬奥会的愿景。弘扬奥林匹克‘卓越、尊重、友谊’的价值观,让青少年更好地接触体育以及奥林匹克运动历史文化,在这个过程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锤炼意志、健全人格,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是北京冬奥组委奥林匹克教育和公众参与的核心工作。”北京冬奥组委官员如是说。
为了更好地以冬奥会为契机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北京冬奥组委立足主办城市,辐射全国各地,构建了全国中小学奥林匹克和残奥教育体系。截至2021年年末,全国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累计达到835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2062所,共迎未来“姊妹校”470所,形成了以东北、华北、西北为重点地区的总体布局。
疫情下的健康教育与体育锻炼助青少年身心健康
2022年是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第三年,我国的各项抗疫措施科学精准、及时高效,有效遏制了疫情大面积蔓延,改变了病毒传播的危险进程。
这一年,校园疫情防控成为重点工作,在最大程度上保护了学生安全与身体健康,为社会与经济稳定贡献了教育力量。
这一年,学校体育与健康工作持续发挥主动抗疫的重要作用与育人功能。三年的疫情使广大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到拥有健康身心的良好状态才能抵抗疫情,而每个人都要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这些社会氛围的变化与学校教育的积极应对,极大提升了青少年体育锻炼的热情与接受健康教育的主动性。
这一年,教育部办公厅再次部署了以“师生健康 中国健康”为主题的健康教育活动,要求围绕疫情常态防控、近视防控、心理健康促进、健康生活习惯养成与体育锻炼等方面着力开展。
近视防控方面,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造成学生用眼负荷增加,在2021年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十件大事中,有5件是近视防控的专门事项。从国家四部委联合开展近视防控评议考核,到15个部门联合实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与广泛的媒体宣传,再到全国中小学校每年两次开展学生视力监测等举措来积极遏制青少年近视率的增长,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机制已初步健全。
两年来,随着疫情的持续,教育部构建起干预机制,积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建立“心理援助热线平台”,为广大青少年提供免费心理援助服务,对青少年群体因疫情造成的社交网络受限、习惯改变与因未来不清晰而产生的孤独感、焦虑与抑郁现象进行了有效疏导。
——印发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学习生活健康指南,积极指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在不同处境下的安全学习与健康生活,居家科学健身成为新时尚。
——深入贯彻“双减”政策,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负担得以减轻,学生身体活动时间得以保障和落实。7月,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时指出,“学生每天校内体育锻炼时间超过了一小时,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达标优良率已经达到33%”。
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5月,教育部全国高校健康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召开“新冠疫情与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与援助”主题论坛,12.7万余人次在线观看学习并受益。9月,教育部全国中小学健康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校园学生心理健康促进能力提升”培训会,共计5.2万人次参与。可以预见,未来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将被重点关注。
新体育法与新课标让青少年“动起来、强起来”
6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出炉。新修订的体育法将第三章“学校体育”更名为“青少年和学校体育”,提出:“国家实行青少年和学校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健全青少年和学校体育工作制度”“国家优先发展青少年和学校体育,坚持体育和教育融合,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体魄与人格并重,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将青少年和学校体育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从学校延伸至行政部门、社会组织甚至各个家庭。体育法力图涵盖更广的范围,全面地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近年来,近视、超重、肥胖与营养不良等问题严重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家长对于该类问题的危害和防护措施的认识仍有不足。体育法第三十六条明确要求,“教育行政部门、体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组织、引导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近视、肥胖等不良健康状况,家庭应当予以配合”。
4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总课时占比为10%—11%,仅次于语文的20%—22%和数学的13%—15%,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新课标丰富了课程理念,在继续坚持“健康第一”的育人理念下,积极落实“教会、勤练、常赛”,加强课程内容整体设计,注重教学方式改革,重视综合性学习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新课标更新了课程目标,聚焦“核心素养”,从“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深化为“体育品德、运动能力和健康行为”。这些发展和变化,促使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更加凝练、全面与科学,彰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
新课标丰富了内容设置,主要包括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健康教育、专项运动技能和跨学科主题学习。健康教育由多门课程共同承担,体育与健康课是落实健康教育的主要课程。跨学科主题的设置成为本次改革亮点,提倡在设计上要突出综合性、情境性和生活化,这些都与核心素养目标积极呼应。
回顾2022年,对学校体育与健康工作而言,可以说是浓墨重彩的一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激发了亿万青少年的爱国之心与强国之志。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实地体验冰雪运动,为三亿人上冰雪的目标达成增添了重要力量。
在与疫情抗争的日子里,广大学子通过线上教学、居家锻炼、健康教育等实现了从被动地接受“说教”到自主探究学习的转变。“双减”等各类政策的落实,让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从无时间、无空间到有时间、有空间;在新体育法颁布、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后,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权益和接受体育教育的质量将进一步得到保障。
在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新征程上,我们将坚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继续推进学校体育改革创新,增强广大青少年体育健身意识,增加他们体育运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贡献亿万青少年的力量。
(作者高晓峰单位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美育教育研究所)
《中国教育报》2022年12月27日第9版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笔谈
浙江省大胆探索,全面实施“八个率先”,扎实落实“八大工程”,初步形成近视综合防控的“浙江模式”。2019、2020、2021年连续三年,浙江省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年均下降1%以上。
“八个率先”建立科学防控体系。浙江省在政策引领、顶层设计等方面,做到了“八个率先”,即在全国率先建立省级部门联席会议机制、率先成立近视防控指导中心、率先落实近视防控专项经费、率先组建近视防控专家委员会、率先开展校园学习环境改造、率先编制近视防控指南、率先开发利用近视防控信息系统、率先启动中小学生近视普查试点等。
形成了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工作互补的综合协调机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2021、2022年连续两年,近视防控被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列为重点工作,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下降情况被列入省委、省政府“健康浙江”建设考核指标体系,未实现下降目标的县(市、区),在省委、省政府对市县政府考核中予以相应扣分。
大力实施近视防控“八大工程”。坚持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以高发地区和低年龄段学生为重点,合力推进实施“近视普查、近视综合防控试验、健康育人、教卫协同、家庭护眼、健康学校建设、近视综合防控信息化、近视防控科普”等“八大工程”,创造性地推出一系列扎实有效的防控举措。
抓基础,干预在先。运用数字化手段全面落实视力监测和普查工作,布局建设全省防控信息平台,0—6岁和学龄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建档率达到100%。至2021年底,全省共改造中小学灯光教室15.5万间,配备符合标准的可调节课桌椅的教室14.1万间。
抓“双减”,提质增效。构建完善“1+N”“双减”政策体系,推进实施“一人一机构”包干责任制,全省8107家义务教育阶段营利性学科类机构提前实现100%压减目标,在全国率先实现100%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开展课后服务。严格落实中小学生减负工作40条措施和“五项管理”,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抓专业,支撑有力。充分发挥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专业特色,强化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指导中心等专业指导力量。大力支持与近视防控相关的人才培养,进行专业、学科建设和课程改革,加强眼科医疗机构、近视防控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和综合医院眼科建设,加强中小学校医务室、卫生室、保健室和疾控机构学校卫生科所等建设。充分利用“中国眼谷”科创平台,进一步引导企业加快近视防控等相关设备的研发、转化和生产。
抓宣传,家校联动。结合“爱眼日”“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通过家长课堂、家长学校等途径,及时告知学生视力监测情况,落实好家庭监督。创新建立眼健康科普馆、近视防控官方网站、中国近视防控公众号等线上线下科普阵地,推出《近视防控指南》等系列科普素材。
《中国教育报》2022年12月27日第9版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笔谈
四川省压实四级责任、抓住四个关键、建立四项机制、突出四个抓手,推动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落地见效。2021年,全省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较2018年下降3.87%,实现了全省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的目标。
压实四级责任,统筹谋划推动。把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作为纵深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实际行动,纳入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纳入省政府年度工作重点部署,纳入责任部门具体任务落实;建立“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家校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体系,压紧压实省、市、县、校四级责任;发挥近视防控厅际联席会议工作制度优势,落实工作责任;将近视防控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工作考核,加强督察检查。
抓住四个关键,综合施策驱动。建立四川省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智慧管理平台,规范校园视力监测与数据报送;指导中小学校和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开展学生日常视力监测筛查,全省0—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年平均覆盖率为92.57%。2018至2021年累计投入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166.6亿元,支持各地优化办学条件,推进教室采光照明达标工程。坚决落实“双减”政策,严格“手机、作业、读物、睡眠、体质”五项管理要求,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在成都市推行“健康副校长”配备工作,4101所中小学、幼儿园健康副校(园)长实现全覆盖。
建立四项机制,协同发力联动。建立医教协同机制,统筹学校卫生所、眼科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等专业力量,建立青少年教育培训、视觉筛查、科学预警、科学矫治、效果评估的近视防控模式,建设融合多专业、多层次、多环节、多阶段的近视防控体系。建立体教融合机制,开展“爱成都·迎大运”校园体育系列赛事活动。将近视防控知识纳入课堂教学,融入校园文化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加强眼科医疗机构、视光(配镜)中心等行业监管,对视力矫治定点机构等实行“黑白名单”管理。
突出四个抓手,浓厚氛围促动。加强宣传教育,开展爱眼护眼“五个一”宣传教育活动,即:学校每学期推出一期宣传海报或者主题板报、校长进行一场爱眼护眼国旗下讲话、班级开展一次爱眼护眼主题班会、班主任向全体家长编发一期防近视科普知识、中小学生讲一次自己的“爱眼护眼故事”。强化品牌塑造,打造“熊猫爱眼”主题宣传教育品牌活动,发布“熊猫晶晶”爱眼卡通形象IP。实施精准干预,以学校区域分布为中心,试点建立“视育工作指导站”。注重示范引领,发挥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县(市、区)作用,实施“一校一策略、一校一特色”,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持续下降,高发、低龄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中国教育报》2022年12月27日第9版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笔谈
江西省通过做好近视防控“加减乘除法”,推动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全面深入开展,全省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从2018年的49.4%下降到2021年的48.3%,在2020年度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评议考核中排名前列。
加强体育锻炼,夯实近视防控基础。江西省从加强体育锻炼着手,为学生保护视力和放松身心提供条件保障。一是增加体育课。明确规定幼儿园每天安排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小学阶段体育课增加到每天1课时;建立体育“晒课表”机制,确保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二是用好大课间。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活力大课间 悦动越健康”展示活动,进一步增加校外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确保学生校内校外体育锻炼各1小时。三是规范眼保健操。让学生动起来,坚持每天规范做好2次眼保健操,将落实眼保健操作为省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标要点内容。
减轻课业负担,提高近视防控成效。江西省以开展“双减”行动为抓手,为学生的眼睛减负。按照“校外治理、校内保障、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的总体思路,成立了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处和“双减”工作专班,截至2021年底,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机构已由3082家压减至235家,压减率达92.38%。全面落实“两个全覆盖”和服务时间保障“5+2”要求,将开展体育活动作为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重要载体。
发挥乘积效应,形成近视防控合力。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分管副省长为组长,教育、卫生健康等八部门为成员的全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教医协同、社会参与”的综合防控体系。二是压实防控责任。围绕防控目标,省政府与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签订《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责任书》,建立全省近视防控工作评议考核制度,每年逐级进行评议考核。三是加大经费投入。在省级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专项资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中央补助资金、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等分配中,将近视防控纳入对下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因素。四是加强监测干预。成立省级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心,指导全省各地科学开展综合防控工作。利用省级近视防控综合信息平台建立学生视力健康档案,为学生提供个体化、针对性的技术指导。
消除护眼难题,筑牢近视防控屏障。明确规定手机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教育孩子们远离电子污染。督促指导中小学校按照教育教学实际需要科学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实施教室照明改造达标工程,全面排查全省中小学校教室照明,分期分批进行改造。全省相继开展眼镜制配场所质量监督检查、配装眼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近视防控产品广告监管等举措,严肃处理不符合规定的企业、商家,及时制止违法广告与虚假宣传。
《中国教育报》2022年12月27日第9版
引领航向
党的二十大锚定教育发展新方位
事 件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是2022年最重大的事件,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高度,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并摆放在论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之后的突出位置。10月底,教育部根据中央统一部署,结合教育系统实际,就做好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有关工作作出系列部署。各地各校积极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推动教育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党的二十大报告以更高视角、更大格局统筹谋划教育、科技、人才三项工作,凸显了教育事业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分量之重。这对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党的二十大报告突出强调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加快”一词,表明教育在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也体现出加快教育强国建设的紧迫性。从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看,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对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有着重大意义。因此,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首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率先建成教育强国。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内在逻辑来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摆在首位。不论是科技的创新突破,还是人才的培养造就,都需要优质教育涵养源头活水,都需要教育提供基础性支撑,教育强国是全面实现其他各项强国目标的人力资源基础。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新征程上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有着更高的期盼。党的二十大报告研究新形势,顺应新期盼,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新部署。这些新部署,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进一步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优越性,必将有力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更高水平上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好教育的需求。
蓝图已经绘就,奋斗正当其时。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关键之年。要锚定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以实干笃行开好新局。
在深入调查研究中开启新局。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对于党的二十大部署的每一项任务,都要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把情况摸清楚,把问题找准确,把对策搞对头。
在把握根本任务中开启新局。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全面准确完整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着力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穿融入各门思政课,加快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格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抓好大事中开启新局。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和促进教育公平,是教育事业中的两件大事。更好发挥教育对现代化的人才支撑作用,必须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每一所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教好每一个学生。要将教育改革发展与解决现实问题结合起来,从教育机会、资源配置、制度政策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教育公平的成色,让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在促改革中开启新局。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发挥关键领域改革的作用,增加教材建设和管理、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等新的着力方向,激发教育发展活力动力。
在推动数字化中开启新局。深刻认识党的二十大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入报告的重大意义,深入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着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把我国的人口红利转化为人力资源的显著优势。
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教育作为大事抓紧抓实抓好,各行各业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形成人人关心教育、支持教育、投身教育的生动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教育力量。
(作者石国亮系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战略转型
开启教育数字化战略转型新篇章
事 件
1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3月,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提出深入实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行动;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11月,教育部发布《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以规范教师数字素养的培训与评价,打造一支能适应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需求的师资队伍。
今年是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开局之年,教育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展望未来,前景更为光明,尤其是推进教育数字化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可谓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作为党的一项重大教育战略决策,教育工作者要理解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教育意义和重要使命。
这一年,围绕教育数字化转型重大任务,教育部作出了一系列部署,擘画了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的顶层设计蓝图。一年来,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行动取得了若干标志性成果。其一,教育新基建持续发力,初步打造了坚如磐石的“数字底座”。其二,教育资源和用户暴增,基本建成世界第一大教育资源数字化中心和服务平台。此外,教师数字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明显提升,数字化教学应用逐步扩大。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达成预期目标,构建了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基本实现了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的显著提升;“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成果喜人,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实现了由点到面的有组织扩张,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工作稳步推进等。
深入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落实国家战略和发展蓝图的重要抓手。一方面,教育数字化是减负增效、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利器,是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的必由之路,更是解决教育不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分层的背后隐藏的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分布差异,只有充分利用数字教育资源破解这种差异,打破教育分层的固化,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也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因而可以说,教育数字化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制高点。
另一方面,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产生的新需求和新问题又将不断激发相关高新技术的迭代升级,从而为科学研究和技术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契机和广阔市场。在这个意义上,教育数字化战略也是实施数字中国、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安全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数字化在其中所扮演的串联角色,将彰显其更为重要的历史责任和社会意义。此外,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持续增长,低龄化趋势愈加明显,然而,青少年网络非理性行为依然存在,青少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有待提升。教育数字化是为师生服务的,归根结底是为广大青少年学生服务的,面对目标用户及其困境,我们还需要加快步伐,设计更为周全的方案。
展望未来,面对新问题、新情况、新需求,完善顶层设计和激活基层动力的任务还很艰巨。
要尽快出台新时代教育数字化建设的详细规划和配套文件,开展系统性培训,统一步调,压实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主体责任;要完善数字教育的生态体系建设,依托统一平台,加强资源的深度整合,实现助学、助教、助评、助管、助研的一体化应用;要优化资源建设和应用的激励机制,激发资源供给侧和需求侧的能动性,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活化现有资源、创生新兴资源,提升教育资源服务效率;要牢牢抓住学校基层单位的数字化转型工作,实现常态化教学应用;要着力培养师生数字素养和技能,提升目标用户的数字资源应用能力;要加强人文关怀和伦理教育,以规避教育大数据、教育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可能带来的道德风险。
总之,要发挥自上而下的引领性和自下而上的积极性,实现顶层设计与基层行动的交相辉映,实现教育数字化建设的双向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任何一项重要战略的实施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顺利推行,离不开“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简洁高效、安全运行”的行动纲领,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久久为功,就能打造出数字教育的中国方案和金字招牌。
(作者钟柏昌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系主任、教授)
强师优师
全方位发力打造新时代大国强师
事 件
回望2022年,国家出台实施了多项强师优师惠师政策。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9月初,人社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北师大“优师计划”师范生回信,勉励他们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9月底,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优师计划”师范生培养工作的通知》。
今年出台的系列政策将强师、优师、惠师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予以统筹规划、整体设计、协同推进,构建形成全口径教师队伍建设政策体系,为新时代教师队伍筑基提质、补短扶弱、做优建强提供了顶层设计。以加强待遇保障、营造尊师重教社会风尚为根基,提高教师职业吸引力;以教师教育改革为引领,创新教师人才培养;以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和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以“优师计划”为抓手,改善欠发达地区教师资源供给;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提升教师队伍治理水平。
随着系列强师优师惠师政策的不断出台和推进实施,教师队伍的数量、素质、结构得以协调发展,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基本形成。越来越多的学生主动选择师范专业,年轻人才特别是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教师资格考试和中小学教师招聘,形成“师范热”“教资热”等现象。2022年硕士研究生考试中,师范类大学报考人数显著上升;本科招生中,师范专业、公费师范生报考人数和投档分数线较2021年普遍提高,在一些高校,师范类专业分数线甚至高于本校非师范类相同专业。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由2012年的17.2万人次,跃升至2022年的1144.2万人次,增长约66倍,而同期高校毕业生人数从680万上升至1076万,增长不到1倍。近年在一线城市,还出现国内外名校硕士、博士毕业生扎堆报考中小学教师岗位的现象。
应该充分肯定的是,这些现象反映了教师待遇水平、社会地位和社会认可度的不断提高,反映了强师优师惠师政策的实际成效。但同时我们也需要进行全面、客观、系统的“冷思考”。应当看到,近年强师优师惠师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经济社会发展等综合因素,我国教师队伍建设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据国家统计局2021年城镇非私营单位人均工资统计数据,教师年平均工资尽管在19大行业中排名第7,但与信息、金融、科研、卫生、文化等知识密集型行业相比,仍处于偏低的水平。在一些生源流动性较大的地区,存在教师编制调整难以适应实际教育教学需要,结构性缺编问题普遍,编外用人规范性不足等问题。在中西部地区一些乡村学校,教师队伍仍存在整体素质不足、补充困难、流失严重、老龄化问题突出等现象。
基于以上分析,加快建设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当前应从两个方面发力。
一是对“师范热”“教资热”现象予以积极的“热回应”。借助“师范热”,加强师范专业、公费师范生、“优师计划”的招生宣传,吸引更多的考生报考,从中选拔大批优质生源,推动师范人才培养改革,提高培养层次与质量,为教师队伍提前定制高素质专业化后备人才。借势“师资热”,鼓励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为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是依据对“热现象”深层次影响因素及教师队伍建设现状的“冷思考”,认真面对、深入分析现实问题,深入总结政策经验,持续完善和推进实施强师优师惠师政策。改革完善义务教育教师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教师队伍建设的部门协同机制。深化教师资格、编制、岗位设置管理等综合改革。统筹推进国家公费师范生政策、国家优师计划、地方优师计划和地方各类公费师范生项目,构建“四级一体”的高质量公费师范生培养政策体系。利用教师法修订有利契机,切实提高教师综合待遇和社会地位,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
(作者金志峰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中国教育报》2022年12月27日第2版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