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
漳州市文化旅游体育和会展夜间经济融合发展大会
在漳州宾馆召开
会上,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伟泽
解读了我市推进业态发展的5份最新政策
分别是:
《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会展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进一步繁荣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增长的实施意见》
干货满满
一睹为快
一
《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每年培育一批文化规模企业,支持一批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 力争年度文化规模工业增加值120亿元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为此,重点要打造“一核两带六大文化品牌”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推进 实施“1+8”文化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1”就是做大做强中心城区文化产业
重点加快建设“一城两家三馆”(漳州古城、女排娘家、闽南老家、博物馆、艺术馆、图书馆); 推进建设闽南文化生态产业园区和闽南水乡示范项目,构建闽南文化保护传承发展大格局。
实施8个方面行动计划
1、推进文化旅游融合行动计划
培育文化旅游新业态,加快建设一批文旅融合项目;开发一批文化旅游新产品,打磨“漳州一台戏”。
2、影视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推出一批具有闽南风情和漳州风味的标志性影视精品,建设一批影视拍摄户外取景地,打响“最佳影视拍摄地”品牌。
3、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发展行动计划
围绕特色文化产业,规划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区和街区,发展一批大型文化企业集团。支持建设乐器产业基地,打造“乐器产业之都”。
4、壮大文化产业规模行动计划
发挥项目示范带动作用,力争引进一批文化产业项目“金娃娃”。每年评出一批市级重点文化企业、一批最具成长性文化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上市。
5、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行动计划
建设一批工艺品集散批发市场、书画拍卖交易市场、书画交易文创空间。鼓励成立文化产业投资公司,建成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6、推进文化创意产业、非遗文化产业化发展行动计划
重点打造“文创漳州”城市品牌,支持非遗保护单位和个人设立各种形式的非遗传习所和文化展示展演展销场所,推动非遗产业化。推进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金融融合发展。培育一批漳州原创文化知识产权和产业知识产权。
7、推进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行动计划
推进广播影视和演艺产品开发等领域的数字化,建立健全“孵化+创投”的创新培育体系。以市级主流媒体建设工程为重点,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建立全媒体传播体系。
8、加强对台对外文化交流合作行动计划
发挥漳州侨台优势,积极对接周边地区文化产业、台湾文化创意产业转移,探索创设海峡两岸(漳州)文化产业园和文化产业对接集中区。依托福建文化精品展、花博会、文博会等平台,积极吸引台湾知名文化高端项目落户漳州。
二
《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以提升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及旅游产业发展质量和整体水平为重点,加强“花样漳州”品牌建设,全力打造旅游产品结构更优、旅游项目品质更高、旅游服务质量更好、旅游品牌宣传更响的全域生态旅游目的地。
1、实施旅游项目带动
编制实施《漳州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优化“一心三带五区”旅游产业布局。
2、实施旅游产品升级
提升世遗土楼旅游、滨海旅游、寻根旅游和乡村旅游等产品,加快培育工业游、研学游、红色教育游和康养体育游等旅游新业态,建立“花样漳州”旅游产品体系。
3、实施产业要素配套
开发“美味在漳州”特色美食、“好礼在漳州”旅游商品、“体验在漳州”娱乐活动。
4、实施文旅融合发展
积极参与承办世界遗产大会,推动文化遗产旅游和非遗旅游发展,推进文旅产业融合,打造文旅演艺精品,培育文旅龙头企业。
5、实施旅游品牌营销
强化和推广“花样漳州”旅游品牌形象,打造“土楼南靖”“浪漫东山”等一批旅游品牌。
6、实施旅游环境优化
完善提升一批旅游集散服务中心、自驾车营地等旅游公共服务配套设施。
三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到2022年,体育健身意识和消费水平明显提高,体育产业体系基本建成,体育产业发展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力争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200亿元以上,常住人口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3平方米。
1、优化提升体育产业区域布局
以建设“绿色生态体育运动休闲城市”为目标,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企业,培育和打造全市体育产业“一核聚集、两带展开、五区支撑”的空间布局。
2、加大力度打造产业发展载体
加快推进漳州“中国女排娘家”基地等一批项目建设,完善龙文山地自行车、东山帆船等赛事基地建设,规划建设东山岛、漳浦游艇运动基地,创建长泰、东山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到2022年,力争创建一批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争创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单位。
3、实施体育用品制造业转型升级
加强体育科技创新,推动体育用品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做优工业品牌。到2022年,力争培育一批全国乃至世界一流的体育用品品牌。
4、实施体育全产业链发展
加快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业,打造国际女排精英邀请赛、全国气排球邀请赛、东山全国汽车拉力赛等品牌赛事。到2022年,力争培育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级品牌赛事、国家级品牌赛事,支持体育中介参与举办政府体育赛事和体育培训。
5、实施多业融合发展
实施体育旅游精品工程、康体文化融合工程、乡村赋能工程,到2022年,力争打造一批国家级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省级体育旅游休闲基地、运动休闲小镇。
6、实施体育设施投资和运营模式创新
鼓励企事业单位、民营机构利用废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等设施,改造健身休闲与商业服务融合的体育综合体。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新建改建体育设施,推动体育场馆向社会有偿开放。推进公共体育场馆“改造功能、改革机制”工程,加快公共体育场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7、实施体育消费提质扩容
建立全市体育场馆信息服务平台,健全群众健身服务指导网络。探索开展健身消费券试点,建立健全财政资金支持健身消费的机制。
四
《会展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到2022年,全市会展场馆面积达25万平方米以上,全年举办各类展览50个以上,培育一批全国性展会品牌、区域性展会品牌和会展龙头企业。会展场馆和配套设施日趋完善,会展产业链基本形成, 力争全市会展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超过100亿元,打造海峡两岸具有影响力的会展城市。
01.加大会展设施建设力度
推进漳州中铁世博城会展中心、会议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周边配套服务设施,打造高端会展平台。提升东南花都展馆等会展场馆,利用漳州“三馆”、五洲博览城等项目,改造提升现有酒店、宾馆,提高会议承接能力。
02.壮大会展市场主体
打造会展龙头企业,培育新兴会展主体,到2022年,全市会展企业数达到100家以上。加快延伸会展产业链,形成以展览企业为龙头,行业配套、产业联动、运行高效的展览服务体系。
03.大力培育会展品牌
发挥我市产业特色和对台优势,力争大健康、大石化、钟表家居等特色产业创办品牌会议项目、专业展览项目。
04.优化会展业发展环境
大力营造良好办会办展环境,组建会展行业协会,加强人才培养引进。
五
《进一步繁荣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增长的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提出, 以主城区为全市夜间经济发展龙头,形成以漳州古城、沃尔玛商圈、中国女排“娘家”基地、万达等区域为核心,以324国道沿线台商投资区、高新区为轴线,以各县(市、区)、开发区为节点的“一核两轴多节点”的夜间经济发展空间格局。 力争到2025年底,打造夜间经济集聚示范区20个以上。
一方面,打造五个夜间经济重点发展区域
夜间消费综合区:漳州古城、万达广场、角美万达、万益广场等
夜间旅游观赏区:南山文化生态园、西湖生态园、云洞岩风景区等
夜间康养休闲区:龙佳温泉、东南花都、金汤湾等
夜间购物美食区:沃尔玛购物商圈、人民广场商圈等
夜间体育健身区:中国女排“娘家”基地、华阳体育馆等
另一方面,培育五种夜间经济健康业态
1、夜餐更美味
重点挖掘闽南特色美食,引进国内知名夜间餐饮连锁品牌,打造一批夜间特色餐饮街区,组织开展夜间特色美食节等主题活动。
2、夜购更丰富
重点鼓励支持购物中心、开设跨境电商展示展销中心、超高清视频体验中心,在夜间举办时尚走秀、时尚展览、新品首发等活动;鼓励开展各种夜间促销活动,引导24小时便利店和无人零售商店布局。
3、夜娱更健康
重点支持市场主体参与建设运营和改造提升音乐厅、剧场、演艺综合体,引进国内外知名音乐剧、歌舞剧、话剧等夜间演艺项目;推动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等场所夜间开放;培育发展夜间实体书店、自助图书馆、深夜影院、读书沙龙等。
4、夜健更多样
重点鼓励公共体育场所延长开放时间,引入24小时健身房、无人健身房,鼓励开展夜跑、夜骑活动等潮流运动,开展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夜间赛事活动。
5、夜赏更亮堂
重点全面提升“一江两岸四桥”夜景工程,打造“水上看漳州、唱响龙江颂”夜游线路,推进购物中心亮化改造,试行夜间旅游门票优惠。
END
来源:闽南日报
投稿邮箱:420938679@qq.com
新浪微博:花样漳州文旅之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