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蓝字新丰台即可快速关注
想每天收到类似信息?请果断关注并置顶吧!(微信号:dafengtai)坚持每天清晨为您奉上新鲜、有用、有趣的实用生活信息。
平地一声惊雷!
年关将至,银行揽储大战硝烟再起,其中尤以理财产品一马当先!!
刚刚,银行再传大消息,工行爆54亿理财大案!13家分行卷入!
小心银行把你的钱借给骗子啊!
一
理财产品是陷阱,银行存款也有陷阱
刚刚,中国银监会公布了一个大消息:对黑龙江省工行6支、金额54.7亿元理财产品涉嫌违规进行处罚。
黑龙江银监局发布消息称,经过立案、调查、审理、审议、告知等一系列法定程序后,至2018年1月11日,依法查处了中国工商银行黑龙江省辖内分支机构6支、共计54.7亿元的违规对公理财事件,涉案银行包括工行黑龙江省分行及所辖13家二级分行。
针对此事,工行黑龙江分行称,针对我行部分分支机构在对公理财业务方面存在的不规范问题,我行按照监管要求和总行部署认真进行了自查自纠、严格整改,并严肃处理了相关责任人。
目前,相关资金已全部收回。同时,针对这些问题,银行从合规文化、制度、流程、系统硬控制等多方面入手,釆取针对性措施消除风险隐患,确保相关业务风险可控。
工行黑龙江分行的这件事,为普通投资者敲响了警钟:对于那些金融知识不多却又贪图高额利息的人来说,千万要盯紧自己的腰包。当心啊,就算是浓眉大眼的银行理财,也是有坑的!
具体来看,工行黑龙江省分行及所辖13家二级分行及责任人合计被罚3400万元,其中机构罚款3310万元,高管人员罚款90万元,有15名高管人员受到取消任职资格、警告等处罚。
据以前一些媒体报道,银行拿我们的钱,都干了些什么事?把钱借给骗子,或者把钱借给“骗子大企业”放高利贷。
理财产品是陷阱,银行存款也有陷阱,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咱们的血汗钱,放在哪里才能安心啊?
二
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切忌只关注高收益
目前,银行利息一降再降,存定期已经无法满足储户对存款升值的期望,而股市、互联网金融的高风险性,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银行理财收益虽没有股市或者P2P标榜的高,但是胜在稳健,渐成广大客户投资新宠。但是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频频爆雷,尤其是某些银行员工私售理财产品,让不少投资人遭受重创。
善良的人们请记住,银行理财,也是有风险的!特别是打破刚兑之后,银行理财,更是不保本不保息了!
要知道,影子银行,不等于是银行。而银行理财,更不代表它有着银行信用。如果把两者等同起来,那就是对银行这个概念的滥用!
影子银行是指那些发挥着类似银行功能的非正规银行的活动。美国在反思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根源时,不受监管的影子银行被认为是主要诱因之一,由此引发了金融监管机构和学界的广泛关注。
2011年至2012年,中信银行温州柳市支行一位姓高的员工,以 “中信投资宝”的理财产品为名,诱骗黄乐琴夫妇先后分12 次通过网银汇款2400万元至其私人账户。后经银行证明,此款理财产品为假,合同文本及公章都是假的。
2012年,华夏银行被曝出“员工私卖理财产品巨亏”的信息。在2011年底到2012年初,经华夏银行嘉定支行濮姓理财经理介绍,投资人购买了“中鼎财富”一系列理财产品。
临近2012年11月25日,第一期理财产品即将到期的情况下,却发现理财经理已经被开除,到期的理财产品本息无法偿还。
2013年中信银行员工私售理财产品暴雷。中信银行郑州黄河路支行支行前副行长郭文雅等人以超过银行同期利率数十倍的高额回报,向多位中信银行客户销售“理财产品”数千万元,再将吸纳到的资金通过“发放高利贷”牟利,最终资金链断裂。
据初步统计,大约共有110多名银行客户的4000万元无法追回。
2014年,江门企业家老谭没有料到,其在光大银行珠海分行营业部购买的3000多万元理财产品竟血本无归。
富丽堂皇的装修、训练有素的职员、咖啡奶茶的贴心服务……有谁想到,“高大上”的银行大客户室里竟会发生触目惊心的骗局。
合规是金融机构最基本的要求,即便短期可能还未出现系统性风险,但经营混乱之下,长此以往会出现大问题。如果金融机构连基本的合规经营都没做好的话,还谈何创新?
你买银行理财,以为买的是银行信用,其实往往不是!它的背后,很可能是一个高风险的股权融资计划。信托、基金是为了利用银行的名头募集资金,银行则能赚1%到2%的通道费用。
换句话说,对于理财产品,银行往往只是一个通道,而产品背后真正站着的,是狸猫换太子的——资管公司。
当然,信银行本没错,但盲目相信银行的理财经理则有可能遭遇诈骗,所以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切忌只关注高收益,其背后的风险性绝不可忽视。
三
高出无风险收益率,你就要长心眼了
让套利者无利可图,让违法违规者得到应有惩处。才能让银行树立合规创造效益的理念。
据一位监管部门人士表示,过去监管部门考虑行业发展较多,当下发展质量的要求超过规模的需要,监管部门也在回归监管姓监 的本来定位。
部分私售理财产品的行为被认为是一种非法集资行为,可能触犯刑法并构成犯罪,依法应当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私售理财产品形式有哪些?
1
飞单
银行业的“飞单”,是指银行工作人员利用投资者对银行的信任,擅自销售不属于银行自己的、由第三方发行的理财产品,而且第三方与银行之间不存在委托销售合约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员工擅自销售的第三方金融产品是真实的金融产品,只是没有取得通过银行官方销售的资格。
例如2012年底华夏银行某支行员工私自销售“中鼎”系列产品即为典型的飞单事件。
2
私售银行停售的理财产品
某些银行员工借助银行平台,假借银行名义,私自向客户销售银行或第三方曾经发行但已停售的某理财产品,募集到的资金并未划入银行专户,而是出借给某用资人。
3
私售虚假理财产品
某些银行员工杜撰银行或第三方发行的理财产品,制定虚假理财产品协议书等文件,甚至伪造银行印章或直接盗盖银行真实印章,诱骗客户购买虚假理财产品,诈骗客户资金。
一次又一次血的教训都在告诫我们,千万不要被欲望蒙住了眼睛,当了那只扑火的飞蛾。
既然购买私售银行理财产品危害如此之大,那么购买正规银行理财产品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辨别和购买正规的银行理财产品呢?
一般而言,客户可以通过“两查、两问、五要”的方法进行辨别。
1、两查
(1)查阅“中国理财网”公布的银行自营理财产品目录清单;
(2)查阅银行经营网点或银行官网公布的银行自营和银行代理销售的投资理财产品目录清单。
2、两问
(1)问清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或可能导致的最大损失;
(2)问清银行的法律责任。
3、五要
(1)要核对银行公章,确认购买投资理财产品的合同文件、业务凭证与交易行为一致(一般而言,银行在自营理财产品的投资合同上会加盖银行公章;理财产品发行机构会在委托银行代理销售的理财产品的投资合同上加盖公章,银行则会在汇款等业务凭证上加盖公章);
(2)要在银行网点或银行官网等正规途径购买;
(3)要通过银行系统直接购买投资理财产品,不能将资金转入他人账户;
(4)要妥善保管自己的银行卡、密码、网银U盾等,不能交给他人保管,也不能通过他人购买;
(5)要配合银行对理财产品的销售过程进行全程录音录像。
目前无风险的收益率在4%-5%左右,一旦高出这个水平,你就要长心眼了。
记住,天上掉馅饼是掉在天鹅嘴里的,一般出资者得到的馅饼,多半是裹着糖衣的毒药。
金融不是谁都可以亵玩的游戏,对金融必须保持敬畏!
来源:最爱大北京,新丰台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若信息有误,请以官方为准;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合作/投稿,勾搭主编微信:weifengbbs或QQ:42507651
点击↓↓↓“阅读原文”↓↓↓投稿爆料
题图 / 图源:网络
最新发布的两份调查报告显示,年轻一代有点矛盾,有不少年轻人超前消费,有负债,但同时存钱意识正在不断加强,00后已经开始准备养老了。
出品:NBS新品略 作者:吴文武
01 矛盾的年轻人
日前,中银消费金融联合时代数据发布的《当代青年消费报告》显示,90后、00后将逐渐主导中国消费市场,而且他们的消费观已不再保守。
报告显示,2021年,35岁以下的年轻消费者将创造65%的消费增长,而且超前消费已经成为他们的日常生活。
报告中的一组数据引发了热议,中国有1.75亿90后,其中只有13.4%的年轻人没有负债,有86.6%的90后都接触过信贷产品。从消费信贷年龄分布来看,90后几乎占全国的一半,占49.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逐渐开始注重物质享受,这导致了许多年轻人产生攀比心理,让90后逐渐形成新的“信用消费”。
报告调查显示,除还房贷外,六成以上的90后将消费贷用于提高生活品质和休闲。
然而另一份最新发布的报告却显示,现在的年轻人存钱意识正在加强,而且储蓄率创三年来新高,00后已经开始养老了。
根据富达国际和蚂蚁财富平台于10月27日联合发布的2021年《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调查显示,年轻一代每月的储蓄比例从2020年的20%跳升到今年的25%,每月储蓄金额达到平均1624元。
这说明,年轻一代在增加储蓄的道路上取得进展,主要一个原因是自去年以来,疫情余波未平,有76%的年轻一代表示计划增加应急储备。
值得关注的是,相对于35岁以上人群,年轻一代的养老储备目标更高,预计安享退休需要储备接近155万元,明显高于35岁以上人群的目标139万元。
年轻一代平均到31岁才开始启动养老储备,时间仍然偏晚,不利于他们的养老金累积。
以上两份报告分别从消费信贷和养老投资两个不同角度,来解读年轻人的消费观和养老观。
02 年轻人正在加速改变
在很多长者和大众的眼中,超前消费、爱玩潮玩、爱购美妆、喜欢旅行等等,往往会以“自己一代”的眼光去审视年轻人。
然而殊不知,现在年轻人的消费观、生活观、金钱观及投资观等各方面正在发生明显变化。
第一,年轻人的消费观越来越理性。
潮玩、剧本杀、电竞、炒鞋、旅行……现在的年轻人为了情感、体验和悦己进行消费,催生出一个个百亿、千亿的新市场,这是年轻人消费力的一种体现。
许多人会过度关注年轻人的消费,但根据一项权威调查显示,近六成年轻人只把钱花在刚需上。
企鹅智库报告调研报告显示:22.6%Z世代表示自己目前没有过非必要消费,而认为自己每月的非必要消费占总支出1%-20%的Z世代比例已超过半数,仅13.4%表示自己的非必要消费达到了30%以上。该报告还指出,整体而言,Z世代的消费较为理性,平均非必要消费比例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准。
日前,央视新闻发布了一条经济类节目《不懂就问》短视频,倪萍在节目中对当代年轻人的消费观进行解析,认为这代年轻人消费整体比较理性、有规划意识,实际上特别有头脑去思考面对未来的生活,很有计划,有的孩子很攒钱,很有经济头脑。
再比如,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社交分享平台“滤镜景点”及“虚假种草”事件爆发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反思,逐渐回归线下真实消费场景,更加趋于理性消费。
第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存钱,也爱理财。
同样,很多人看到了年轻人喜欢超前消费,拥抱消费贷,甚至给年轻人被贴上了“精致穷”的标签,然而事实上爱存钱的年轻人远比你想象的多,而且越来越多。
正如前文所述的最新发布的《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数据表明,年轻一代每月的储蓄比例已经明显上升,其实不仅是受到疫情等突发因素影响,同时也反映出年轻人的金钱观趋于成熟。
我们看到许多年轻人有消费贷,全是用于消费吗?答案当然是未必。尼尔森发布的《中国年轻人负债状况报告》显示,半数年轻人只使用信贷作为短期资金周转,并当月还清。
其实,现在的年轻人不只爱存钱,而且也爱理财,渐渐会成为投资理财主力军。
根据腾讯理财通发布的《90后理财与消费报告》数据显示,84%的90后有理财习惯,在各种固定工资收入以外,投资理财的收益是年轻人的最大收入来源,占比达20.4%。
所以年轻人在成长路上也在不断改变,日渐趋于成熟和理性。
03 结语
新一代年轻人成长于不同的时代环境,他们的消费观念、生活观念和投资观念都已经改变,我们应该客观理性看待。
最后新品略用倪萍在上述央视新闻视频节目中发表的观点作分享: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年轻人的消费观。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造就(ID:xingshu100),作者:顾天红,头图来自:日剧《凪的新生活》
#困在花呗里的年轻人#话题在最近上了微博热搜,其中有一组数字显示,全国有1.75亿90后,其中只有13.4%的年轻人没有负债,而86.6%的90后都接触过信贷产品。
接近90%的覆盖面引起了大家的热议,有人把矛头指向花呗,称其鼓励超前消费,在这件事上脱不了干系。有人则替花呗喊冤,认为归根到底还是年轻人太虚荣,想要的太多,又管不了自己的手。
抛开不同的立场和站队,这一数据本身仍然让很多信息扑朔迷离。“接触过”信贷产品是否意味着现在仍然负债,而负债的人中又有多少是及时还款,多少是深陷危机?
对于负债的后果,我们在媒体上见到了很多背负债务压力的年轻人,他们被形容为“被困住”,“被掏空”,“被压垮”,这样的故事好像有太多,永远也讲不完。
但他们能代表所有年轻人吗?到底什么样的人更容易负债?当大部分人都在接触信贷产品的时候,我们又将如何看待负债这件事?
如果真的有东西正在把年轻人困住的话,那是单纯的债务吗?
“欠债”是否已经成为常态?
2015年4月,蚂蚁花呗正式上线。网贷等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诞生与繁荣让年轻人的消费少了很多约束和节制。
2016年,直播、短视频爆发。从此,“恰饭视频”、直播带货成为了网红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95后在眼花缭乱的营销与广告中成长,因此也有人称其为“种草一代”。
过去,和银行借钱需要严格的信用评估,稳定的收入是不可缺少的条件。哪怕是年轻人热衷的信用卡,办理也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和良好的征信情况。
然而,当线上金融普及,小额借贷的大门向几乎所有人敞开。从机构的角度出发,只有当确定借款方没有太大的信用风险时才敢借钱,那么为什么线上金融机构敢借钱给那么多收入不足甚至没有收入的人呢?
因为它们拥有足够多的数据资源,以芝麻信用为例,它可以通过云计算、机器学习等技术客观地评估你的信用状况,你的收入、支出,它全知道,于是自然敢把钱借给你。
其次,小额贷款还有一个重点就是“小额”,相比起房贷,它的额度对很多人来说是零花钱。在这基础上,机构也会定期评估你的还债记录并调整额度,也就是我们的“消费潜力”。
如此便利的工具满足了年轻人消费的欲望,并且渐渐塑造了年轻人超前消费的消费习惯。
根据《90后人群消费趋势研究报告》,2018年,我国90后(含95后)短期消费贷款超过3万亿,约占全年短期贷款总规模的1/3。
从微博账号@北京日报发布的投票来看,面对消费信贷带来的影响,超过半数人都选择了“便于消费,解决燃眉之急”和“改变不大,有能力还款”。
可见,小额信贷机构本身作为发展机构,实现了满足下沉金融市场需求的目标,也就是让本来借不到钱的那部分人能够借到钱,从而拥有更多消费的自由和空间。
然而,同时也有40%左右的人都选择了“超前消费,加重生活负担”,这和尼尔森发布的《2019中国年轻人负债状况报告》中的数据相似。
报告显示,在使用信贷产品的86.6%的年轻人中,42.1%的年轻人只使用消费类信贷并且在当月还清,但实质负债人群仍占据整体年轻人的44.5%。
其中工作90后占57%,工作95后为39%,在校学生的比例则为21%。
从数字的角度看,在金融工具的帮助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欠债”已经成为不争的常态,但却是带来压力和不确定性的“常态”。
上文提到,金融机构会根据你的信用评估可用额度,对于一款产品,可能很多人还可以承担它的债务。
但是深陷负债危机的年轻人往往在透支多种信贷产品,债务的叠加和不断滚动的利息让人难以逃离。
负债是从哪里开始的?
很多年轻人对日积月累的借贷金额都显得很迷茫,不知不觉中,钱都去哪儿了?
在上海读大四的小艾谈起自己的负债经历,“其实上大学之前,我的零花钱一直管得很严。但是上了大学,特别是开通了花呗后,好像一下子拥有了消费的自由,于是在不加考虑中花了很多钱。”
这可能是很多95后在成年过程中拥有的经历。在没有理财观念的情况下提先拥有了消费自主权,借贷金融在这个过程中推波助澜,而很多人都没有控制好这个过渡。
图源:《破产姐妹》
除了理财观念的缺乏,深陷债务和非理性消费还和哪些因素有关?到底哪种人更容易欠债?对此,我们可以从三种不同学科的理论对此进行解释。
解释一:贫穷感与冲动消费
我们都有过这种感觉,“剁手”买东西的时候很快乐。这是因为消费能够增加多巴胺的分泌,而多巴胺能让人处于愉悦状态。不断“剁手”的原因之一便是对于消费的“快乐”缺乏自控力,延迟满足能力低下。
最新研究表明,那些受到更好教育且挣钱更多的父母家的孩子,一般会更容易做到延迟满足。
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消费现实:往往是那些家境普通的农村或小镇青年更容易陷入负债困境。当他们初次步入城市生活,很多人都没有抵挡住光鲜亮丽的物质诱惑。
贫穷感对于冲动消费的影响也早已被研究者揭露。贫穷感是指个体对自身在物质经济方面是否匮乏的主观体验,它会带来金钱的稀缺感和相对剥夺感。
图源:《寄生虫》
有研究发现,金钱稀缺感会让个体在花钱的时候更慎重,正因如此,他们会过多思考如何花钱,并消耗大量的认知资源进行权衡和让步,最终导致执行和自我控制能力的下降。
同时,当个人金钱的稀缺感被启动,为了弥补在金钱方面的剥夺感,人们会做出补偿性的消费。
解释二:贫困与财务决策
上海纽约大学神经学与认知科学助理教授Jeffrey Erlich从神经科学的角度解释了贫困与财务决策之间的关系。
贫困被认为是一种慢性压力,它会对我们的身体和大脑产生严重的长期负面影响。处于贫困状态的人倾向于做出糟糕的财务决策,比如背负高息贷款。
财务决策可以称为跨期偏好(intertemporal preference),也就是相较于当前的我自己,我有多喜欢未来的我自己。如果我更喜欢未来的我自己,我就是有耐心的;或者,如果我更喜欢当前的我自己,那就可以认为我是冲动的。
放在消费实践中,贫困人群会倾向于喜欢当前的自己,他们聚焦的是当下。从神经学的角度解释,慢性压力将我们关注的焦点从未来转移到当下,而这导致了贫困的恶性循环。
可见,一个人的成长环境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他的消费决策和背负债务的可能性。
解释三:“金钱概念”与即刻满足
多数年轻人在消费时的没有节制也来源于“金钱概念”的缺失。金钱概念是指个体认知结构中对于金钱的整体认识,金钱可以象征着不同形式的资源,如安全、自信、自由、权力以及社会资源等。
“自足理论”被用来解释一个人的金钱概念对个体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选择产生的影响。
该理论认为,启动金钱概念的个体会更多地把钱作为一种有利的资源,让人感到自信和自足,这种感觉让个体的意志力更坚强,能够抵御住诱惑,同时会对社会或情境信息客观分析,做出价值最大化的选择。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在消费时更多地考虑金钱能够带来的未来利益,而不是即刻的满足,他就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消费行为。
不论是神经学还是社会心理学的解释,好像都隐隐指向了“放眼当下,及时享乐”的消费精神。
从社畜、内卷到打工人,年轻人在难以改变的现实和未来的不确定性中发现了迷茫的永恒性,于是转身投入消费的汪洋大海,抓住所有片刻的物质拥有。
理财能帮年轻人走出负债困境吗?
腾讯理财通发布的《2019年90后理财与消费报告》中数据显示,84%的90后有理财的习惯。
对此,相信很多人都产生了困惑,年轻人为什么会在一边欠债,一边理财?
随着线上金融的发展,理财产品和课程频出,年轻人也热情地加入理财大军。
在银行工作的95后小奕谈起她对此的看法,“像双11这种节日,我都会买很多东西,主要是因为太划算了,加上最近还买了个中古包,所以难免会有一些负债。但我手头总是会剩下一些钱,这样会让我有安全感。”
她的理财投资路则从大学就开始了,“因为我是学金融的,所以会对这些事情了解多一点。我的亲戚朋友有很多靠投资赚了很多钱。我主要是买基金,赚过一点钱,但也有亏的时候。”
知乎上一位网友则对理财调侃到,“钱越来越难赚,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银行的利息越来越少,想要的东西越来越贵,不理等啥呢?”
根据《90后理财与消费报告》,在各种固定工资收入以外,投资理财的收益是年轻人的最大收入来源,占比达20.4%。
不难发现,年轻人的理财目的非常纯粹——车贷、房贷还不完,钱不够用,抓住一切机会赚钱。这种“精明”看似和欠债时的非理性矛盾,但其实也是消费升级和消费文化下的产物。
图源:日剧《金牌女王》
在消费文化的大环境中,社会的主流价值和基本结构都在鼓励消费行为。根据皮特·斯蒂恩斯(Peter N.Stearns)的定义,消费文化是指:
“在一个社会里, 很多人的生活目标是部分地构建在获取他们显然根本不需要的物质或不是传统地需要展示的东西上。
他们投身于获取东西的过程——买东西中。他们的身份,部分的是由他们所拥有的新买的东西或新展示的东西决定的。”
于是,一方面,年轻人不断追求物质,一方面则是并不富裕的收入,很多年轻人在这种“挤压”中拖欠下不同程度的债款。
这时,短期高息的投资理财产品成为了一剂舒缓长期负债压力的速效药。它不仅能带来快速的收益,而且从心理上给给人以安慰:我还是在理财的,我还是有规划的,我还是有收入的。
根据支付宝发布的《2020国人理财趋势报告》,智能投顾(备注:人工智能理财)的用户中超一半是90后。而在理财用户中,78.5%的人都通过理财成功获利。
从这个角度看,年轻人可能没我们想的那么“败家”。很多年轻人都愿意去为了这件事主动学习,在做选择时也更谨慎。
然而,对于深陷消费债务的年轻人来说,这条路可能治标不治本。
在消费文化下,对生活标准的追求观念散布在社会的各个阶层中。借钱是为了触及中产生活品质,为了“精致”。
一杯奶茶20+,一顿火锅人均100+,一双品牌鞋上百,一次旅行上千……不知不觉中,我们的生活形态被都市打磨成一致的消费模式。
可这是年轻人内心深处想要追求的生活吗?或许不是,或许物质的获得只是生存焦虑和空间挤压下的发泄口,或许消费的喧嚣浪潮盖住的是我们对生活意义的发问。
从鲍德里亚《消费社会》中的视角,人们消费的不是物的使用价值,而是物的符号价值。也就是说,其实在消费中,人们也在努力寻求着“价值”的体现。
然而,这种符号价值被资本社会和大众传媒所操纵,我们所认为的追求的“自由”事实上并不自由,在这之中,主体性仍旧缺位。
困住年轻人的是债务,但不仅是债务,也是对生活内涵和价值的迷失。
面对越来越有压力的物质生活,除了不断追求财富,我们还有第二条路走吗?换一个角度,我们是否可以将精神寄托于别处?
在时代和潮流的漩涡中,独善其身或成为一个逆流者并不容易,但年轻人仍然可以继续追问:
我所要购买的这件消费品的价值在哪里?对我来说,真正有价值的又是什么?
参考:
赵建彬,景奉杰,陶建蓉, 2016,《金钱概念对冲动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
钟志鸿, 2020,《大学生贫穷感与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关系》。
中国报告网,《2019中国年轻人负债状况报告》。
虎嗅,《当代中国年轻人到底理不理财》。
神经现实,《当成功路上的诱惑来临,家境影响你的决定?》。
造就,《贫困会让你长期处于压力之下,甚至大脑都会发生变化》。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造就(ID:xingshu100),作者:顾天红